做修正囉: [企業新聞]四大日系機車業者4/4宣布確實要朝換電方向研擬未來發展了

日系四大二輪製造商頂尖造車工藝讚譽全球...期待此次破天荒的合作能加速推出更高階更高效能的電動二輪車...甚至是目前仍少見的大型電動重機......拭目以待!
CLA45 AMG wrote:
別再搞笑惹,到時你就...(恕刪)


等產品出來再看看吧,有時候日本人的思路也很容易在死路中打轉

他們也在搞氫氣車啊,還政府大力補助,結果公規10多年,到現在還是一灘死水,能拿出什麼產品才是重點
CLA45 AMG wrote:
別再搞笑惹,到時你就...(恕刪)


你不是常常被打瞼,如是YAMAHA就不會跟台灣合作
而且照常,而沒有日本4大商合作就取消台灣合作!

拜託商業最少英國,美國,新加坡,台灣,日本,德國,國家
都有投資!!

這些人不是87好嗎?
CLA45 AMG wrote:
其實再笨的人都知道日...(恕刪)


"世界大廠與兩陽及消費者都是最大贏家。讚。"
-------------------------------------------------
不可能只會更可憐,一台機車20萬起跳,看看目前
被保護產業有競爭力根本沒有,2陽賣外國便宜國內貴


說什麼市場機至屁拉~台灣優惠多久補助多久油車,叫
二陽發展電動機車多久做出什麼垃圾車叫民眾買單!

還有某汽車廠約100億發展電動汽車,結果是什麼垃圾車,今年立委說把投資錢要回~

沒被保護產業多強如高科技業世界級,被保護垃圾級
2陽油車多爛N年,我現油車只剩YAMAHA能騎,最少耐用品質好
alexlin1 wrote:
等產品出來再看看吧...(恕刪)


+1 

日人在某些領域技術很強, 但日人思維確實有時在我們看來思考繁複, 如果有看過老侯(留日上班族)的專欄, 就知道日人面對國際業務處理上細膩到極端, 或說謹小甚微甚至留於鑽牛角尖, 難免有時因小失大, 簡單說不是樣樣都一百分
 
單一業者如豐田在其聲稱過渡的油電混合領域確實取得世界第一, 但卻在下一世代連同本田想要力推氫燃料系統上遭遇困境即便日本政府也大力協助

還有在快充上日本業者也搞出CHAdeMO想要力爭標準大阿哥(加入會員標準年會費算便宜50萬日圓樣子), 也粉努力佈建, 但態勢上似以歐美為首的CCS慢慢成為大宗

要表達的是日系四大業者集體合作還得看搞出哪些具體共同規格, 系統產品與商業模式, 甚至驗證到可以成為整體市場接受變成"砲彈"再行擴展

事實上, 山葉自己也幹過電動車換電推廣驗證(機器翻譯):

 世界上兩輪兩輪車的前兩名開始轉向電動兩輪車(EV摩托車)的普及。本田和雅馬哈汽車,埼玉市於2017年7月21日宣布他們將開始一項租賃EV自行車的演示實驗目的是收集用戶對EV摩托車等問題的意見,並將其用於新車開發和服務創建

演示實驗將從同年9月起從JR埼玉新都心站的東口自行車停放場開始。它將成為E-KIZUNA項目的一部分,這是一項在埼玉市推廣電動汽車的措施。我們在自行車停車場安裝充電器和可更換電池,並驗證易用性。

我們計劃租30輛EV自行車。這輛車是雅馬哈出售的“E-Vino(Ebino)”。電池將安裝在座椅下方的行李箱中。它使用可拆卸的鋰離子電池,輸出功率為50 V,容量為0.5 kWh....
===
EVINO台灣也有購車補助, 日本山葉推廣款應該是原付一種50CC以下?但經過一年多實驗似無法取得有效進展

所以是認為即便日系業者合作, 而要得出必然等於(台廠)新創業者末路的結論恐怕太早下了


小客5509 wrote:
看看下周這二陽要端...(恕刪)

還好啦
依目前各處看到的報導來看
四廠合作的區域目前僅限日本
海外還是各自努力
所以YAMAHA在台灣跟睿能的合作不會變
HONDA還是在印尼繼續測試他的電池交換系統
而且合作的詳細會到什麼樣性能的車款也不清楚
IONEX在中國應該還是可以吃到一定電自跟50cc左右的市場

pcian wrote:
這裡就看的出日本隊跟狗肉的差異

日本隊是統一標準 各自開發

狗肉是把自己變成公規
...(恕刪)

政府想要推統一規格的電池跟充電埠
沒人理政府
睿能一開始就是要找其他車廠合作
也是沒人理
而且公規化是政府提出徵求的
又不是睿能自己去遊說的
合作就能成功?

日本電動車的充電樁搞一個日本特規 CHAdeMO,

海外哪裡用了?

orea2007 wrote:
還好啦依目前各處看...(恕刪)


也是, 好比快充還有好幾個規格

初歸納如下:

a. 日本四大業者合作換電規格使用僅限日本市場, 海外市場日系業者各自努力(海外投資所需金額更龐大, 不認為日系業者各別玩得動, 當然本田應該會勇往直前, 其他日系業者要玩應會拉合作夥伴幫分攤風險)

b. 日系業者鎖定商用物流郵務等的換電車輛與系統建置為先比較快達標, 日本一般消費者市場日系業者不見得接著作(睿能系統同時掌握一般消費者與物流等的使用偏好頻率數據)

c. 日系業者也只選定對應125cc以內開發換電系統與載具搭配(對應大馬力的對日系業者短期還是內燃機為首)

d. 對電池的管理後續利用日系業者合作記者座談會尚未提出(一來具體產品尚未出來自然談不上後續, 二來懷疑日系業者主要著眼只有"車"銷售佔比)

大概目前觀察下的註解日後換電沒意外應會有二個規格共同角逐, 那個換電皮充電骨的產物無法登換電大雅之堂囉

ftogt wrote:
本田應該會是GOGORO...(恕刪)
像是F1已經連續幾年都表現平平了
但到今年還是繼續在跑....繼續砸大錢....

從今年大牛這兩站的成績來看
前幾年沒穿褲子的應該是Mclaren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