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機車一輛數十萬的也有?那是重機休閒族,但這輛娘砲車和重機的比較性顯然是連邊都沾不上,何況重機車假日都會全台山海四處跑,這輛也明顯一點都辦不到…
會買這類訂價高於用途的族群,大約只剩下純粹錢太多的奢侈族群,但很明顯的Gogoro只是一個新興品牌,要吸引這些人也變得很困難,最後只剩下極少數人會買來彰顯自己有多環保概念…
但問題來了,所謂交換站概念,是一種需要規模效應才能達到有效利潤產生
前期產品若銷量不佳,那中期之後根本沒得玩…
以下來自Wiki:
臺灣7-Eleven早期因民眾消費習慣等因素,而出現連續7年的虧損窘境,1982年因虧損纍纍被合併入統一企業,而在之後經歷了一段時間的努力與摸索,並調整商品品項與經營方式,由原本完全移植自美國的風格逐漸本土化,終於在1986年轉虧為盈,並於1987年重新獨立為統一超商股份有限公司,其後逐漸在國內的通路競賽中嶄露頭角,最後終贏得臺灣零售業第一的地位,並於2000年4月20日與美國7-Eleven簽訂永久的授權契約。
交換站不得已的情況下就是要這樣玩,拼著前幾年的持續虧損,虧到等於是賣一輛賠一輛,等拼到中期之後才會開始收支平衡,而後期才會產生巨大而穩定的利潤,現在Gogoro定價搞成這樣,即便初期能靠著少數仍然願意購買的人衝出一些利潤,但絕對沒有中後期可言…
-
電池交換問題首先有一點Gogoro要先改進,就是開發出「藍色電池」,與綠色電池不同點在於藍色電池是買斷制,並且可自行對電池充電,當然藍色電池就算沒電了也不能放到交換站與綠色電池作交換,完完全全就是獨立式的自用電池…
「重點是初期不販售」
這個用意在於先解決人們對Gogoro是否有辦法長期持續營運成長的隱憂,照現在純交換式的作法,一但這間公司不營運時,整輛車都變成廢鐵,而如果至少人們知道有這種電池的存在,並且Gogoro承諾至少最後會供應藍色電池,那多少也就會比較放心點
在最初可以設些據點在觀光地區,機車也採租賃制,就算價格比一般租賃機車高一些,觀光的人多少會比較不在意金錢的壓力,於是就會租下去騎騎看,這不但是可以創造另一層面的營收,且也可以當作試騎廣告
另外要跟上時代,推出一次交換計費制,並且可刷悠遊卡或是一卡通,這些都是細節,但Gogoro恐怕根本沒有長遠經營的打算,所以都沒辦法考慮到…
2010巴黎車展, 德國戴姆勒集團旗下的SMART品牌 Smart e-Scooter 電動速克達
auto online 汽車線上
akinv wrote:
無不無聊?只要說 GOGORO...(恕刪)
看了GOGORO的車子材料基本上用料對的起12萬8這價格
光是鋁合金一體成形的車架我想說這也用太好了點
開這價格老實說不意外 至於再家充電..
電動車很多廠商都是這樣推但是也都不成功啊
會失敗就是誰會想沒事買台車折磨自己每天下班回家還要去充電
重點是越充續電力還越差...沒看到滿坑滿谷的廠商已經失敗了嘛?
我倒覺得GOGORO交換式電池到是很棒的構想
就很像加油一樣 我不用擔心電池問題反正有問題拿去換就好了
損壞和賠償問題月租費裡面就有保險了
我覺得車價並不是甚麼大問題 他要用那種很兩光的塑膠車也行啊
他不願意是他想把產品定位最高端的部分吧
等到他生產成本開始降低 開始生產中間價格的車子自然就有人買單
看當然用料就會差一些了 一分錢就是一分貨啊
看到01的反應是這東西能不能再便宜一點啊 標準台灣人性格啊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