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yata wrote:如果能將設備成本讓全民負擔,也許是個好點子然而,分散式的鋰電儲電設備的效能真的能提供尖峰交流用電的需求嗎?這不是我這個“叫獸”能夠想像的。...(恕刪) 如果能賺的話,它根本不用去管能否足夠尖峰時間用電,只要把電賣給台電就好了。關於尖峰時間夠不夠用,那是台電的事。
shenta wrote:我一直在想這篇到底應...(恕刪) 我不知道 Gogoro 到底想賣什麼..但看過實車後, 我知道,,1.車很美, 現代感的造型..2.我不會買,,為了電池交換, 就會有一太堆的問題,,,,那有那麼多時間去交換電池啊,,,
hot635241 wrote:台電本身就有儲電的方式了例如抽蓄發電電力過剩時,利用馬達,將下水池抽到上水池等到尖峰用電力時,在由上水池引到水輪機發電進行電力調節這個還比較經濟實惠..(恕刪) 這真是好方法
現階段靠電動車的電池,能夠做到儲存離峰電力就已經謝天謝地了,GGR頂多靠離峰時段的減價電力,賺點微薄的電費,比消費者自己在家充多少便宜一些。至於尖峰時間還賣電回去給電網,只能說想太多。你想賣,台電還不見得肯買(敢買)呢,這中間的利益糾葛太明顯,一旦如此做,很多人要被抓去關。要作智慧電網,把家家戶戶屋頂鋪上太陽能板,加一顆大的鉛酸電池、再併聯回市電就好,天氣越熱、發電量越大,遠比那個電池站要有效率太多。
樓主說的,表面上好像有道理,但仔細想想,邏輯根本不通如果電動機車只是幌子,實際是要:買台電離峰的便宜電,儲在電池,在尖峰時高價賣回台電那何必入戲太深,還100公尺廣設儲電站(電池站),去買塊農地、工業區便宜土地,蓋棟大樓,整大樓都放電池,電力儲存中心,這樣經濟效益不是更高。如果打的是 儲電/賣電 的主意,那電池還用那麼昂貴的日製消費層級產品,豈不是很不符成本。假如想法是要買電動機車的人,去給電池買單,但問題是:GGR 的電動機車,因為太貴了,根本沒多少人買啊....所以誰來給 GGR 的儲電生意的電池買單。最終若不是電池站廣設不成,就是GGR自己買單。但若 GGR 自己給電池站買單,那它這 儲電/賣電 的生意,實際是賠本的,成本會遠遠高過於賣回台電的錢。************************************台電多少博士級人物,高考那錄取率是低到不行,萬中取一的。核能發電,說明就有原子能專家。這樣簡單的儲電點子,就民間企業想的到,台電公司都想不到?台電之所以沒有電池站(離峰儲電站),是因為電池的成本,根本與發電的成本,不成比例。買電池來儲離峰電,還不如買新的發電機組。再從環保方面考量,鋰電池有壽命的,壽命很短,且製造鋰電池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污染。鋰電池是消費層級的東西,並不適合用來儲存國家電力,且不說:成本高、實際也不環保。都用日本製的,那我國的國家電力,豈不受控於日本。這電池組2~3年就得更換,日本廠商要是不賣了,那全國都得大停電了。從戰略角度來說,完全不現實。儲電這種工業應用,應該用"超級電容"之類的,壽命長達幾十年的電池。或前面網友說的:台電其實本來就有儲電方式離峰時,把水庫的水,從 下池 抽到 上池尖峰時,水力發電輔助加電這是一種自然環保的儲電方式,且完全本土資源,不用受控於外國
電動機車廠商台灣一大堆,不懂為何把GGR捧的那麼高,還為GGR設置電池交換站,要做台灣也可以做,我也相信有台灣廠商有申請,但你也知道獨厚對岸麻.....有人說剩下的電可以賣回給台電,但最近修法開放售電自由化,但問題是真正能自主發電賣店的公司還不是那幾家,老百姓哪能有辦法造電廠賣電。台電也可以自由化,意思是如果立法院核准中資也可以進入。前幾天才看年代新聞,裡面有探討到,如果中資掌握了台灣的電力!那台灣還剩什麼?也許GGR就是前哨站。S樓主大大應該就是在說這個吧。會造電動機車不稀奇,因為還是會消耗能源,一樣為了造電而汙染環境,要厲害就來個''氫氧機車&汽車''倒水就能動,那才是真環保。政院修正電業法 開放發電、售電自由化https://www.youtube.com/embed/M44gbMn-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