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不管是電動機(自行)車,或是電池組本身都有一項保護功能,
就是欠壓保護,這項功能看似不錯,但對於行駛的角度來說,
卻有著相當危險的潛在性問題。
電動自行車因行駛速度慢,駕駛者可能比較會行駛在道路的最外側,
但電動機車因行是速度較快,駕駛者可能就會比照騎機車的方式來行駛,
如果欠壓保護的功能啟動斷電,對於電動車的駕駛者及其他的用路人,
相對是比較危險的。
電池為整車提供電力的來源,但沒有電時,
馬達無法提供動力來驅動車子,燈無法亮,儀表板無法顯示,喇叭不會叫,
而欠壓保護的功能,目前是會造成電動車突然全車沒電,
不知各位有使用電動車的人,有沒有在行駛的當下突然沒電的經驗,
當然沒電的原因很多,但欠壓保護這項功能,
卻只有保護電池不過放,但卻造成行駛中的危險,
而過流保護有保護電池或電動車防止短路所發生燒毀的問題,
想想你正在行駛於車流當中,突然沒電,
後面的車子可能會因此而撞上你,
或在十字路口,轉彎的車子會因此撞上你,
或是綠燈起步後,後面的車子也可能會撞到你,
因為沒電,想要打方向燈都不能,
按下煞車,煞車燈也不亮,想要按喇叭警示都沒辦法。
但你什麼時候會發生?
就是當你的電池電量過低時就會發生,
可能的原因有電池老化、電池間彼此嚴重不平衡、
一個或多個電池損壞或是騎到真的快沒電等,
都會讓電池有負載後,啟動欠壓保護的功能,讓整車突然失去電力。
就電池組本身來說,保護板欠壓保護應該是要警示並記錄,而不是切斷電源,
就車子的控制器也應該只需警示並記錄,也不應斷電,
而電動車本身應分為提供驅動力的電力和提供燈、儀表、喇叭、防盜器等非驅動力的電力,
來減少電動車失去電力的次數或機率,
當發生失去動力時,其他警示或提供來車訊息的燈號能夠正常運作,
來提供駕駛者及其他用路人更好的行車安全。
充電時才需要保護板,放電根本不需要保護板,需要的是知識..
鋰鐵電池放電非常單一與穩定,只要電壓變化一大,那不是要開始過充就是要過放了..
知道這項特點就夠了..負載下的電壓不管,只看靜止電壓..
只要不催油門下,電壓低於49.5v時就要開始做沒電的準備了..
掉到47.5v時,請使用備用電池或下來推車,不要再想慢慢催,硬騎或催油門牽回家..
不要因小失大..再硬騎下去,就要有至少損失整組電池中其中一棵的打算..
如何判斷電池已經完全沒電? 很簡單,如電壓48.5v催一下後馬上變成48.0,不會再跳回48.5,那就是沒電了.
沒電壓表怎麼辦? 請想辦法裝一棵,不然請不要騎電動車,因為不適合這樣不肯多了解電動車的人騎.
最好的方法就是多準備一棵備用電池..騎到沒電時,換一棵就行..
如我自己用的這種..容量也不小..10ah ...

放在馬桶內,還多出不少空間...這樣的備用電池我手上有三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