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漫畫很少在看了,因為通常都會爛尾作者都是先畫幾集,出版社有興趣就繼續出,人氣下滑說停就停要不就是戲一直拖,老梗重覆用要不就是不管什麼漫畫最後都變成熱血打鬥,打完一個又一個,和布袋戲一樣扯很大....結果就是到最後掰不下去草草收場現在頂多偶而看一下劇場版
日本有些漫畫是 漫畫+文學 共同完成的台灣的漫畫家在創意及構思方面比不上文學家如果這兩者能互相結合那台灣的漫畫也不會輸給日本但是台灣的出版社給予台灣的漫畫家的資源實在不如日本也難怪曝光率極低目前台灣發揚光大的, 又有其規模組織的應該只有布袋戲吧
小時候的漫畫風格和現在偏日式畫風差別很大, 陳海虹, 劉興欽, 王澤等人就不說了, 印象中比較深刻則數游龍輝和淚秋兩人, 他們兩位的武俠故事有點像金庸, 古龍的小說, 加上劉興欽的機器人系列, 算是50年代本土漫畫中的逸品, 可惜本土漫畫無以為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