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ON wrote:
購入iPAD2也有一...(恕刪)
有一些小小的建議想給你
1.中文輸入法多一個一聲的鍵,我覺得蠻合理的,因為常常都會打一長串,然後靠空白鍵來選字,其實打起來非常的快。一般電腦上也沒有注音字首的輸入方法吧?我有用過HTC的,對手機來說不錯,我看他的排列是用九宮格那種數字的啊,現在都已經有全鍵盤的注音了,感覺不太需要...
我有個朋友拿HTC,他說他的智慧注音打起來非常快,我就跟他小小競賽了一下,每次都是我贏,我用iPhone4+betterzhuyin(排列和用法就像iPad那種),我覺得我贏的原因就是,我有輕聲鍵可以按,然後靠空白鍵選字非常快,可以先打好一長串,然後慢慢分段選字。
2.相片同步在Windows上真的不好用,因為他是為Mac設計的吧...在Mac上大部分的人都會用iPhoto,在iPhoto裡面都是用事件和相簿整理好,所以在iTunes裡面只要把要選的事件和相簿勾一勾,沒多大的問題~
至於同步的問題,如果以後可以JB,有個軟體可以讓你同步的時候繼續使用,等到九月的iOS5,可以無線同步,而且也可以繼續使用!
3.在以前來說,應用程式不能共通真的有點麻煩,但是在iOS 3.X時代,就加入了open in的功能,所以我的檔案大部分都放在GoodReader等文件管理軟體,有需要用別的程式開啟的時候,就點open in,然後選那個程式。實際使用上,例如影片,我可以選擇要用VLC開啟,或是Oplayer,我要把PDF檔用UPAD開啟,這樣就可以在上面做筆記,把Word檔用Pages開啟,這樣就可以編輯等等,其實也已經很方便了!
有些程式編輯完,可能回不到GoodReader了,不過大部分都有Email的選項,就Email給自己,然後再選擇用GoodReader開啟。
4.桌面的排列...只能說,這就是他的特色吧,對很多一般使用者來說,這很好上手,所以功能都擺在那,只要去點就可以了。對進階使用者來說,沒有Widget就覺得很無聊...不過這樣清爽的介面也不錯。你看Mac OSX本來就不會在說面放一堆Widget,只有要用的時候才另外出現,Win的桌面就可以擺一大堆Widget,而Mac的另外一個特色就是,螢幕下面有一大堆程式Shortcut,真的很方便,只能說設計理念不同罷了。
軟體不好搜尋?在主畫面的左邊有一個Spotlight頁面喔,任何軟體從那邊搜尋就好了,不管在Mac OSX或是iOS上面用起來都超方便!以前我也覺得那個spotlight真的用不到,不過當軟體超過300以後,用那個真的就快多了!另外一個原因就是...以前的機器用Spotlight反應比較慢...不好用,現在快多了!
希望上面能夠回答你的一些問題~
超認同第一點有關輸入法的部分,使用過htc手機之後,才能更深刻感受到apple的輸入法有多不親民,我想要打首字母智慧判斷單字,還有記憶功能與中英文符號混合打字的便利,不然手寫慢;鍵盤輸入更慢。
2.iTUNES,同步相片
沒使用,對我來說也不是必要的功能,若使用同步對我來說也不會很不方便,整體來說對我沒影響。
3.無法共用資料
但若是思考未來性,這點如果可以修正還不錯,我就曾經好幾個檔案不停的傳入各個軟體,是真的很不方便。
4.浪費版面的桌面icon排列
還好,但是將icon排列整理完畢之後再下載新的軟體會亂七八糟,要重新編排比較麻煩之外,桌面的設計還滿喜歡的,而且很方便,找軟體或是資料只要搜尋就好了。
結論:
除了輸入超級超級超級難用之外
其他的我都還算是可以接受
整體來說ipad的使用經驗讓我很滿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