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說,第二代的ipad加上鏡頭,對一般用途的使用者可能覺得還好,但對喜歡畫圖的族群
而言,可以利用某些具有圖層效果的軟體,先拍一張人像或風景,放到軟體中,新增一個
圖層,然後調整圖層透明度,就可以方便用描的方式上色(最方便,適用於模仿練習階段的
好方法)。
本來第一代ipad我覺得給小孩子玩玩還好,第二代一出來,激發出一個想法:
考慮找一些師資(我高中同學,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前身。。國立藝專國畫組畢業,
現在留在鳳山家中經營佛具店,整天畫佛像累積功德


如果真能成功,我一定會寫信給賈柏斯感謝他,給我這麼一個好產品。。。
-------------------------------------------------------------------------------------
題目:獅子王
軟體:Sketchbook O

-------------------------------------------------------------------------------------
題目:幾何線條加圖層
軟體:Sketchbook O

-------------------------------------------------------------------------------------
題目:BUG
軟體:Sketchbook O

-------------------------------------------------------------------------------------
題目:Smile
軟體:Sketchbook O

都市夜更深,不為不幸人停留,只為資本服務;看不清,又何必眷戀。
docse wrote:
大大是在練習對稱筆觸...(恕刪)
,因為我是個半途而癈的老人



所以畫圖要畫兩邊一樣的都覺得很煩

感謝Sketchbook O 軟體有這樣對稱功能,我每張圖只要畫一半就可以



還有一個原因,因為年紀大,不想花太多時間畫圖,還要把握時間看電視,卡通,
上網,帶著單眼當怪伯伯,做做老人操,騎騎踏腳車,除非真的有需求,
要全手工從頭畫到尾

話說,我準備畫個一萬張對稱圖,來證明我真的很。。。。。。。閒



------------------------------------
註:如此說來,實際上我等於只畫一萬張一半的圖?好玩就好!!

都市夜更深,不為不幸人停留,只為資本服務;看不清,又何必眷戀。
soya2212 wrote:
這幾天迷上用zen brush畫水墨畫,練習畫一張金魚圖。
默默期待iPad2的來臨。...(恕刪)
看的出你很有心在畫,但畫圖在台灣除非是走工業設計或商品設計(別忘了還有
流派與師門之分),要不然往往會為金錢所苦,像我這種繪圖愛好者,
如果沒有穩定的經濟來源支撐(現在我就是)那種不如意的感覺,往往會反映在畫風(良性刺激?)。
個人認為,畫圖本身已脫離文字的境界,相對而言具有天馬行空的方便,但畫圖者本身卻需受
限出身,家庭環境,本身喜好等先天限制,儘管如此,基於藝術是一種在痛苦中尋找快樂的本質,
我還是很鼓勵年青一輩,把握當下,不管賺多賺少,喜歡藝術,就趁年青時多吸收,像果樹一樣,
雖然蘋果樹不會長成芭樂樹(除非嫁接,題外話),但可以讓自己變成富有多重風味的蘋果,而不
是只知道吸收農人(外界?社會?家庭?)給予的養分來成長,最後的果實自然會更有味道
(舉例,家裡的八歲小孩,愛畫什麼我就讓他亂畫,我的風格不代表他會吸收,也不代表他會喜歡)
Zen Brush以井上雄彥為號召,代表日本的畫壇對新鮮事物的接受度很高,如果有一天,
台灣美術科系考試會場用iPad當畫具,要受試者現場用手指畫出題目,我想應該會吸引很多目光
,從目前台灣藝術類大學的網頁來看,和日本的類似藝術大學還差一截(如創形美術,武藏野等)
這不代表我們的學生不行,而是上位者必需體認,藝術的多元及互動,已經從傳統入駐美術館,劇場
,音樂廳,逐步轉移到雲端(姑且命名為可攜式藝術),這點要從學校本身做起,而iPad的應用,
更是對藝術工作者的大大加分,至於如何加?就看個人想法及功力而定。
都市夜更深,不為不幸人停留,只為資本服務;看不清,又何必眷戀。
求知若飢,虛心若愚(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
謹以此做為從事藝術或圖像創作愛好者的座右銘
----------------------------------------
不知道是年紀大了,畫風也跟著簡單,還是眼睛有觀察到一些現象,以人像為例,
如果不以漫畫風格為前提,而以肖像畫為題目來畫,其實人的臉型都有些基本特徵,
比如在路上看到某些小孩,小姐或老人,遠看還看不出來,走近一瞧,會發現某些人
的臉型,如果拉長,或者左右再胖一點,就會像某某人,某某明星,或者有人說養寵物
的人,養豬,殺豬,養雞,殺雞的人,臉型就會慢慢的和動物接近,這絕不是在開玩笑,
所以我一直懷疑人類的起源,會不會是各種動物接受外星人基因變種?(照達爾文講,
人類都應該像Monkey才對)
手塚治蟲有出一本教人畫漫畫的書(有中文版,好像是武陵出版社?)
裡頭就有詳細列出他自己畫漫畫的手法與觀察力,尤其是人的表情部份,讓我非常敬佩
其觀察入微的功力,同時裡頭也有小測驗,可以看出自己是否適合當漫畫家,結果我一直
沒達到標準,可見天性懶惰的人,就算真有才華,也會只剩一張嘴的下場,結論就是:
把握年青,努力及機會,應該是成為畫家或漫畫家的基本條件(其他行業也差不多)
。
都市夜更深,不為不幸人停留,只為資本服務;看不清,又何必眷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