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llside wrote:
為什麼行事曆只能「單單讓你知道未來有事情待辦」?
事前、事後提醒,不都是「提醒」?事後的提醒,不是提醒?
一件事,不能有二種提醒?...(恕刪)


假設你排五點去看電影或參加會議,你設定事前30分鐘提醒,時間到了就不會再提醒你了,因為你錯過了不會等你一個人的行動,他不像待辦事項會一直提醒,哪怕是過了時間了他還是會一直提醒,直到你確認,因為照表操課不是提醒事項的重點,重點是完成它才是提醒事項設計的目的,行事曆只是讓你排行程但實務中只是理想狀態,會議可能提前結束,約時間可能改地點耽誤行程,他只是每天翻開行事曆讓你知道今天的規劃,沒去參加的會議事中事後要提醒什麼? 如果照你的邏輯何必分行事曆、提醒事項、記事本,整合成一樣就好了,很多這種APP但它是三種整合在一個介面,而非只以行事曆方式出現。

講白話:一定要做的事哪怕是遲到也要完成的事用提醒事項,錯過就沒有的排在行事曆,樓主很明顯接小孩是錯過時間也要去做的事
,樓主應該選一個整合型的App會方便,比如Awesome Note




shliu wrote:



請問是這個嗎?...(恕刪)

我舉例的是「Refills」
我用免費版就夠用了。
AVCHD wrote:
假設你排五點去看...(恕刪)

「沒去參加的會議事中事後要提醒什麼? 如果照你的邏輯何必分行事曆、提醒事項、記事本,整合成一樣就好了,」

你不是自打臉?
會議中會議後,提醒有什不對?
沒參加,去向主持人、主管說明沒參加的理由、也可去請人寄來記錄等等。
我高度懷你真的開過會。

問題二;我是以行事曆一個程式就搞定「要提醒的相關事項」。
運用之妙,是看人是否有心、對程式的功能是否夠熟、腦筋是否夠smart。

行事曆不能加「待辦事項」?
只能加「參加會議、看電影」這類的?
你嘛幫幫忙。
這跟大狗走大洞、小狗走小洞的邏輯不明有啥分別?
請教:行事曆內有「before」、「after」的設計是為什麼?
你只要針對這問題就好。

當然,如果你自己無法化繁為簡,這樣就處理不來,那是你的事。
你建議樓主用更複雜的方式,也是你的自由。
端看樓主的選擇。

我只用行事曆管理我的得提醒的事,包括固定會議、臨時加的會議、待辦事項、與人約會,不知幾年了。
從Palm時代就開始。
自己想想吧!

hillside wrote:
「沒去參加的會議事...(恕刪)


謝謝hillside提供的refills,已完全解決我的需求。
我也是從palm即開始,應該近20年了。我可以理解行事曆、提醒及記事本設計的差異,但畢竟科技是給人用的,有需求才會衍生出更多符合需求的app。我無意挑起大家對這問題的爭執,沒有所謂對與錯,各自抒發己見,分享彼此的見解的經驗,我認為這才是這平台最大的價值與貢獻。也感謝以上網友的幫忙與答覆。

hillside wrote:
..請教:行事曆內有「before」、「after」的設計是為什麼?
你只要針對這問題就好。(恕刪)


只要意見跟你不同你就拿:「請教:行事曆內有「before」、「after」的設計是為什麼?
你只要針對這問題就好。」來說嘴,請問Apple行事曆有「after」這種東西嗎?
拿第三方軟體想打誰的臉?你要把什麼重要不重要的事放行事曆是你家的事,我只是針對設計者的想法說明,你若不能認同歡迎購買第三方軟體,我不是也貼了三合一軟件的行事曆APP給樓主參考了嗎?


哪來的after?ios11.3版嗎?有樓主還上網問心酸的
不要懷疑別人有沒有參加過會議,你行,你天天開會!
AVCHD wrote:
只要意見跟你不...(恕刪)

內建沒有,第三方有,只表示內建的不用心。
完完全全無法証明沒這個需求,也剛好証明人家是有邏輯觀念的。

樓主的回覆不就是對你最好的反駁?


第三方的,就不是行事曆?
第三方輸入法,就不是輸入法?
真是服了你!
我在第二樓就PO出答案,你還在扯內建。真是醉了。
shliu wrote:



謝謝hills...(恕刪)

不是你的問題。
問題在不會運用軟體功能來解決問題的人。


能幫你找到解決問題的功能就好。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