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抹茶山」是山友取的美名,位於宜蘭礁溪與新北坪林交界的「三角崙山」才是正式山名。從聖母登山步道出發,往返約11公里.沒有登山習慣的朝聖客,走起挑戰感十足!


先上國道5號行駛至坪林路段,窗外出現如抹茶般的翠綠山景,遙想藍天白雲下的抹茶山應該比這還美吧?

北宜高速公路又稱國道五號,還有較冷門的蔣渭水高速公路等名。進入全長12.9公里,台灣最長的雪山隧道,直抵台北後花園宜蘭。

從30頭城出口下交流道,改走鄉道往五峰旗停車場。抹茶山位於礁溪鄉、頭城是明天搭船去龜山島401高地所在。

礁溪地名由來與早期漢人墾荒時看到溪床乾涸,以閩南語稱「乾坑」,演變諧音為「礁坑」,最終變為「礁溪」。 地名原意為乾旱缺水,卻有上天恩賜的溫泉湧出,形成溫泉鄉的獨特景象。


礁溪以溫泉聞名,地理位置從礁溪方向看不到龜山島。從頭城望向龜山島,龜首正好在右邊。隨著觀看的位置不同,龜山島的形態各有不同,正是諺語「龜山轉頭」的由來,宜蘭人因地取材,意指「不可能的事」,或暗諭無法實現的願望。

五峰旗風景區有轉運站與大型停車場,山友開車很方便。大眾運輸從礁溪轉運站,搭計程車前往也行。


搭乘台鐵至礁溪車站,轉乘台灣好行「礁溪線」。下車後步行約15分鐘可抵達登山步道口。

登山入口處有攤商提供各式零食、飲料或補給行動糧。務必多帶飲用水或運動飲料。


攤商旁有大型洗手間。雖然步道有廁所,最好使用後再出發。

入口處有人工水壩,水幕形狀像天然泳池。不登山,舉家玩水,享受大自然之美。


聖母登山步道為天主教徒的朝聖之路,經朝聖地與通天橋,終點聖母山莊,也是登頂「蘭陽五岳」之一的三角崙山(抹茶山)必經之路。


步道林相為次生林與人工造林,沿途有涼亭、廁所。抹茶山給人感覺林蔭很多,少有舒適好走的健行步道。


往前聽到隆隆水聲是五峰旗瀑布。目視三層高瀑布,全長100公尺。日前颱風來襲受損,正整修中。


繼續往上走,輕鬆完成一公里。因為便於朝聖教友上山,才有平坦好走的水泥路面。

朝聖地解說牌。聖母山莊由已故巴瑞士修士與山友,背負建材上山搭設小屋,下山時看到「聖母」在步道終點處顯靈,指引眾人安全下山,後在顯靈平台蓋朝聖地,成了教友上山告解、感恩的聖地。


聖母朝聖地被天主教徒視為聖山,有天壇造型的圓形天主堂。

教堂前廣場正好海拔168公尺,能休息眺望蘭陽平原與海岸景色。


天主堂設有良心商店,山友空手上來也有泡麵與零食弟享用。採誠心經營,在天主面前,証明心靈純淨的小店。

續行步道。略往上走,盡覽朝聖地全景,與宜蘭外海。

再出發山徑有林蔭遮蔽,屬好走的緩坡,偶爾帶點碎石路。


經過古老桂林峰休息站,路旁都是成排桂竹林。


這段登山步道都在竹林裡穿梭。

二公里處,發現代表性蕨類筆筒樹。


路旁源源不止,冒出天然湧泉,難怪園區樹木與蕨類都長的茂盛!

抵達能下背包休憩的一水休息站。


聖母登山步道從天主堂開始,到通天橋的3.6公里以碎石緩坡為主。

沒有水龍頭的泉水來自瀑布,冷涼水源不斷流出。洗個臉,再出發。

沿途幾處廁所,不擔心路邊找不到廁所的尷尬。

經北五峰旗山岔路,雖然是天主教朝聖地,在地原住民依習俗敬上米酒、檳榔,以族語報告山神、祖靈後,返回舊部落。


園區水氣旺盛,闊葉林相有多樣性。常見蕨類在樹上寄生,與樹林結為一體。


走到四公里到通天橋,有休憩站與廁所。稍作休息就要走上坡路。


通天橋旁山友必拍留念的登山口地標。

網紅常去的抹茶山必經聖母登山步道,木牌造型特殊,層疊的中空十字架設計。


通天橋溪流叫得子口溪,起源雪山山脈。炎炎夏日若不登山,適合走到這裡玩水,再走回程。


登山口有幾尊聖母像,出發爬升500公尺,全長1.6公里,步道是天主教徒的朝聖之路。

啟走聖母登山步道開始,轉為階梯步道,帶登山杖不擔心滑倒,更節省體力。


每100公尺都有里程牌,經「巴唐古道」岔路口。巴唐古道是羅東聖母醫院巴瑞士修士,與宜蘭登山協會唐傳和先生共同規劃稱「巴唐古道」。


古道草叢茂密,幾乎被找不到路,沿布條指標走就行。

步道時寬時窄,維護良好,山友相互禮讓,慢慢走,都會到終點。


最後一處休息涼亭,山友休息後再出發。


太久沒登山,腿酸伸直,緩和呼吸,補充水分。涼亭備有醫藥箱,以備不時之需。


最後一段步道是連續上坡,沒有輕鬆的感覺,又累又喘,果然有中級山的水準。

過800公尺就不要放棄,手撐腳走,之字型步道緩慢的走,終點就在前方。


要留意周遭刺藤植物,以免被刺傷。

步道旁設置出水口,雖然是山泉水,只能洗手,不建議喝。

泉水處水氣足,枯樹幹附長蕈菇植物。

剛好走完一公里,視野轉為開闊,蘭陽平原與山林景緻盡收眼底。


展望處正好是「風衝矮林」區。

終年受強風衝擊而改變結構與外形,因為林木長不高大,即為「風衝矮林」。

只剩700公尺,對面山頭是終點-觀景平台。

停車場徒步上來,費時2小時多,剩不到一個操場的距離。最後上坡,目標就在前方。


步道終點是宜蘭縣與新北市交界處,有大型蓄水池,還有聖母與巴瑞士修士銅像併列。


右邊聖母像。左邊義大利籍巴瑞士修士銅像,在台灣行醫傳教多年,經常到此登山,努力起蓋聖母山莊,後方為三角崙山登山口。

觀景平台為朝聖者的禮拜平台。午後雲霧大起,宛如白色牆壁,更別說「抹茶山」了?

先走小徑通往紅頂木造的聖母山莊休息,後方三角崙山也是「白牆」。

聖母山莊是座簡易避難小屋,提供登山客臨時住宿與休憩,海拔950公尺。



聖母山莊床位有限,無法事先預約,須自帶睡袋與保暖衣物。先加入Facebook社團,發文登記入住日期與人數,由管理員核可,才算成功預定。

一日遊山莊是午餐與休息點。入內要脫鞋子,有更衣室,讓山友換衣物,很溫暖的設計。

海拔快一千公尺山上能借茶壺與茶杯,用完清洗放回。不止在南部山上,北部也有友善山友的聖母山莊!

設有醫藥箱與山友意見箱,建議能捐助維護經費,感謝給山友的方便,才能長長久久。


續有山友往小百岳-三角崙山(海拔1028公尺)前行。從山莊出發來回大約1公里即可頂登小百岳。


天氣好時從三角崙山遠眺芒草形成的稜線群山,還有蘭陽平原、龜山島海線一色的美景。從三角點觀看山莊,鮮紅的屋頂與四週綠林,對映藍天白雲,顯得格外美麗。


略事休息。午後起濃霧,說不定還會下雨,山友加緊腳步上觀景台,一拼能否看見「抹茶」美景?更多失望的山友打退堂鼓,相約下次再來補課…

觀景台旁小路進去是網美打卡點。警語讓遊客不要走太進去,避免危險發生。

白天天氣好,水氣足,下午雲霧未消退,擔心大老遠來沒看到抹茶山,走階梯時心情與腳步都沈重…

階梯旁排列聖經中耶穌受難事跡的雕刻作品。

觀景平台看到耶穌受難雕像。網路看到美照都在這裡拍。只是這片白牆,讓人滿心失望…


抹茶山位於向海的迎風面,午後容易起霧,想看到最美「抹茶」要起早上山,或是山莊住一晚。難怪有山友說:「一次遇不到,多爬幾次,好運總會來的」。


濃霧罩山頭,雲霧頗有「抹茶冰淇淋」之感。
雲霧一陣一陣飄上來,只能耐心的等,相信有機會將最美的「抹茶山」盡收眼底。


霧氣越來越重,看不到美景的山友紛紛離開,剩下沒多人堅持。拿出臨行準備的抹茶捲,強力召喚下,也許強風襲來,奇蹟會發生了…

發現吃完抹茶捲後,發現霧氣有點消褪,再加碼抹茶餅乾。今天不喝牛奶,也許會有轉機?

抹茶山覆蓋綠色草皮,宛如抹茶蛋糕切片而得名。適合季節於春季或秋季時,常出現太平洋高壓,天清開朗,最容易看到最美的抹茶景色。

也許感受到餅乾與捲心餅的真誠?突然風吹雲走,抹茶與陽光現身,眾人驚呼的大景即將上演!

原本濃霧的天空居然開大景。緊握發抖手機,趕緊拍照先…

終於一睹抹茶山,辛苦登走上來,看到美景時,一切都值得了

雲層退卻,抹茶山現身,約五分鐘稍縱即逝。遠觀很療癒,不枉「抹茶冰淇淋」的美名。

抹茶山難度在於最後1.6公里登山步道,全是階梯上坡的挑戰,要多帶飲水,出門前評估天氣,才不會失望而回。美麗的景色確實值得付出!

返程有更多遊客上山,能否看見抹茶大景,就看運氣了?

下山要留意步伐,慢慢下坡,不用2小時就到出口。

抹茶山單程約6公里,來回約12公里,總爬升約900公尺,新手而言來回一趟約需6小時。重抵通天橋,上個廁所,把登山鞋擦洗乾淨,再下山。


再經五峰旗朝聖地,下山前的風景更讚了。


回程遇見臺灣獼猴家族。臺灣獼猴是臺灣除了人類外唯一的野生靈長類,為臺灣特有種。

登山口聞到誘人烤肉香,吃根香腸慰勞認真登山的辛苦。


下山後不遠是溫泉勝地礁溪。回台北容易塞車,住一晚再安排龜山島行程剛剛好。


溫泉飯店旁有足浴店,不妨按按腳,明天登上龜山島「勁」有力。

抹茶山不是百岳級大山,晚餐以在地溫泉美食澎湃慶功。開場冷盤有生魚片、宜蘭三寶之一的鯊魚煙。

在地食材代表蔬果手捲與涼筍。水果加生菜與肉鬆,清新爽口又能吃飽。


再來涼拌松阪豬,把登山的疲累補回來…

佐飯最好的紅燒魚、玉米雞切盤。


溫泉空心菜是礁溪特產,特色莖粗、葉大、不易變黑。搭配東北角盛產九孔熱炒,就是爽口在地。


在地小吃三星卜肉、糕碴、炸鳳梨上桌。卜肉由特製麵糊油炸,外觀酥脆,像鹽酥雞的口感,到訪宜蘭必嚐的小吃。

南部常吃的鳳梨變成炸鳳梨,全台灣只有宜蘭吃得到。

糕渣是宜蘭傳統美食,外酥內嫩的口感類似炸鮮奶。外表看來冷淡卻燙口,常被用來比喻宜蘭人「外冷內熱」的真性情。

壓軸的味噌鮮魚湯。

生平第一次來礁溪,吃飽到處走走。

溫泉是礁溪的名片,湯圍溝公園有免費足湯、浴池等,讓遊客體驗泡湯樂趣。


不泡溫泉也能現煮溫泉蛋,釣蝦後動手煮,就像宜蘭人口音「勁」有趣。

礁溪車站前最大馬路是溫泉路,繞富創意的路標,週邊都是溫泉飯店、民宿,


礁溪特產為金棗、空心菜、絲瓜,還有五峰茶、鴨賞、膽肝等傳統肉製品。

溫泉絲瓜的特色是色澤翠綠,瓜肉結實,炒煮時纖維細嫩,不易變黑,美味且甜味適口。

礁溪車站外觀有高低起伏的格柵立面,呈現連綿山巒的意象。車站題字是退休站長字跡,最有人情味的礁溪站。


礁溪站姐妹站是日本伊豆長岡站。兩個車站皆以溫泉聞名,互換鐵道制服與締結姊妹市,能相互宣傳溫泉與觀光業。


站前中山路直走,礁溪分局(礁溪派出所)。

礁溪夜市人潮不比西部城鎮少,徒步體驗在地夜市。

德陽宮主祀中壇元帥,位於夜市中心,位於德陽村而得名。

廟口石獅是大理石材質,特別罕見。

德陽宮建於清嘉慶十二年(1807年),創廟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

休息前要試試礁溪發源於雪山,流經抹茶山的碳酸氫鈉溫泉,也洗去一天的疲累。


一早從南趕到北,歷時六小時完成抹茶山(聖母步道)之旅,能親睹抹茶大景,不枉走一回。
晚上好好休息,明天還要挑戰宜蘭地標龜山島401高地…


延伸閱讀: 用力騎單車遊記大全集
感謝分享&介紹,每次都被內文小吃吸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