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完登抹茶山上品抹茶(聖母登山步道)後,續勇闖龜山島登頂401高地。
每次出遊經過宜蘭,遠望頭城外海的龜山島,總有上島一遊的衝動。完成抹茶山登程,次日有機會登島,最後登上401高地,一償宿願。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登往401高地步道有兩條,「北岸登山步道」,全長約2800公尺,目前沒有對外開放。另為「401高地步道」,全長約1400公尺,共有1706個階梯,登頂後能一睹無敵海景,眺望龜首夢幻牛奶海。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一早起床先吃早餐,等一下去烏石港搭船,萬一遇上風浪,肚子裡的豐富早餐會還給大海。怕暈船,可以帶早餐,等上島再吃!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不暈船的人能放開吃。島上遊客中心有販售零食與飲料,島上午餐與飲水都要準備充足。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登401高地行程每日開放100名登島,先網上預約,現場報名要看運氣好不好?有好幾家船家能報名,行程都是繞島、401高地登頂,島上導覽再返程,全程約6小時。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行前船家會先電話確認海況,若假日前往最好提早報名預約。抵達烏石港,來到聯合售票處報到,也是登船集合處⋯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龜山島位宜蘭頭城外海,海域較淺而平坦,吸引魚群聚集,使龜山島名列台灣三大漁場之一,也是宜蘭的賞鯨豚熱點。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岸上能看見造型特別的蘭陽博物館。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碼頭有海象展示糸統,利用海域的感應浮標,傳送海面狀況給船家與旅客知道,確保航行安全。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不跟團報名的山友可搭國光客運,從圓山轉運站經國道到烏石港轉運站。記得自己是坐那艘船,回來不要搭錯船。上船要穿救生衣,海巡人員清點人數後出發。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港邊有東北角管理處將汰換的公務船。有救護功能的公務船,先將輪值工作人員送上島,才開放遊客登島。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北極星號有冷氣客艙,也有上層甲板區。登山領隊是跟藝人吳宗憲同名同姓的憲哥。啟航港內風浪小,外海逆流時船身起浮較大。回程是平穩的順流。天氣好,是登島好時機。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龜山島位在頭城鎮海岸以東約10公里處,為孤懸海中的火山島,因側面輪廓酷似海龜而得名,具有特殊、豐富且原始的生態資源。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外海船頭拍起白色浪花,近海不會有鯨豚的身影。隆隆引擎聲與柴油味裡,勇闖龜山島前進...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慢慢看清放大版的龜山島,宜蘭每個鄉鎮看到不同視角,讓人有「龜山會轉頭」的錯覺。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船艙外吹海風,比坐在艙內舒服,遠望預報海況的黃色海上浮標(紅框)。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台灣本島最尾端有個小白點(紅框),是建於1935年的三貂角燈塔(台灣極東點),東北角迎接第一道曙光的地方。等下登上401高地,往下看更清楚。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有幾艘船正排隊上岸,為不浪費時間,決定先繞島一圈再登岸。海上黑色礁岩是受海水日積月累沖擊成的「龜尾」。八景之一「龜山擺尾」的特殊景觀。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船長介紹全島面積約2.80平方公里,東西長3.3公里,南北長約1.7公里,海岸線總長約10公里,因外貌酷似浮龜而得名,為台灣唯一確定的活火山地型。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龜山島有南北二座碼頭,不同季節與風向,使用不同碼頭。南岸碼頭在颱風中受損,停用修建中。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船長駛進佈滿礁岩的岸際,細看國軍砲陣地與機槍射口,都是駐軍努力戰場經營的成果,雖然已無軍事價值,仍保留成觀光景點。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島壁有多處砲彈坑,昔日漢光演習時,海軍以艦砲射擊,空軍出動戰機炸射,島上處處彈坑,可見戰地痕跡。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龜山島由海底火山噴出的岩漿凝固而成,地質為安山岩與火成岩。最前方是龜首,千萬不要叫龜頭。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峭壁與海面交接處,受海水侵蝕而形成半圓形的海蝕洞。從海上眺望似「眼鏡洞」列名八景之一。隨漲退潮出現的海蝕洞,在二岸未通商的年代,曾是走私客丟包的天堂。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龜首下方是「牛奶海」,船邊呈現奶白色的海景,超美的。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牛奶海」是海底熔岩冷卻後冒出白色物質,帶著濃濃硫磺味。海景超美,卻聞到刺鼻的硫磺味,是當初在岸上遠望無法體驗的。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繞島經過龜首(火山錐),2024年4月大地震後,網傳龜山島「斷頭」的消息並非事實,僅造成「龜首」發生小部分的土石崩落,非整個斷裂。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龜首背後為島上最高點海拔398公尺,可見3公尺的觀景臺,累高401公尺,取名401高地,僅次於蘭嶼紅頭山552公尺。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高地下方平坦地為島上唯一「類農田」。因為火成岩密佈,只能種地瓜等的作物。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最後一段岸壁為安山岩,可見火山噴發後留下的板狀節理。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拐個彎準備進北岸碼頭。海面平靜,搭乘遊艇或帆船的遊客,從事立槳等水上活動。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靠岸登島,海巡人員在碼頭將遊客拉上岸。清點人數,快速集合。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龜山島分為龜首、龜甲及龜尾3個部分,全島東西長3.3公里,南北長約1.7公里,海岸線總長約10公里,島嶼面積計2.80平方公里。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岸邊掛上綠旗是開放登島,掛紅旗表示「封島」。除海巡署駐島人員外,任何人都不得留在島上過夜。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海堤上昔日駐軍留下空崗哨,守衛著龜山島的北岸碼頭。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崗哨望去是隨季節與洋流變化,龜山八景之一「神龜擺尾」,據說會動的「龜尾」。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迷彩外觀的水泥平房昔日彈藥庫,開放觀光後變身遊客中心,有島上唯一洗手間,水龍頭流出淡化後的海水,有點鹹。憲哥說登島遊客一定要跟團走,以免發生意外。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遊客中心是島上唯一有冷氣吹的地方,爆熱的季節,總是一位難求。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遊客中心有賣零食、餅乾與冰棒,加計運費,比台灣貴一倍也合理。陳展龜山島黑白照片,讓遊客了解昔日島民生活狀況。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著名「龜山八景」:龜山朝日、神龜戴帽、神龜擺尾、龜島磺煙(絕景)、龜岩巉壁、龜卵觀奇(絕景)、眼鏡洞鐘乳石、海底溫泉湧上流。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八景中宜蘭人每天可見「龜山朝日」,日出時頭城海邊遙望龜山島,猶如巨龜朝日而行。「神龜載帽」用來判斷天氣變化的指標,如果龜山頭部被烏雲遮住,就快下大雨了。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憲哥集合登頂的遊客出發。提醒全島都屬於管制範圍,不論一花一草一石一物都不可隨意撿拾摘取,連飛空拍機都要申請,如有違規罰金很重。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全台唯一天然生長的原生蒲葵。製作蒲葵扇的材料。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401高地步道全長有1400公尺,計有1706個階梯,步道設有兩座觀景涼亭。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步道口放有不少的竹杖,下山回登山口時歸還。僅限於上午時段登401高地,因11點過後易起濃霧,下山較危險。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島上有不少的毒蛇出沒,竹杖可以打草驚蛇。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剛啟走,往下看,清楚看見龜尾,還有最後要去的龜尾湖。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剛走100階,發現有保護色的毒蛇的身影。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憲哥說龜山島最多的花就是「龜殼花」,還有無毒的臭青母。據說日本時代為研究毒蛇抓來放養。遷村與撤軍後,沒有天敵的繁殖。島上沒有血清,被咬需後送台灣,遊客必須小心。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登頂路線只有一條,採原路來回,只要不亂跑,不會踩到蛇,更不會迷路。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每100階都有標示階數,越高看龜尾,越來越清楚。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200階來到第一座涼亭。感覺體力不支,隨時可以折返下山吹冷氣,千萬不要逞強!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涼亭是眺望龜尾的景觀點。龜尾隨著東北、西南季風偏左或偏右,可以看出龜山島的季節。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憲哥希望大家徐徐上行,不要搶快,一堆人都到401反而擁擠。邊走邊聽解說,調整呼吸就能在時間內登頂。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重要景點會停下來解說,也讓大家喘口氣。還好沿途都有林木遮蔭,稍感涼爽。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路旁出現疊石駁坎,這是島民圍建的小農場遺跡。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島上土質難以種植稻米,只能在小空地種植蔬菜、地瓜類的旱作植物。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步道早年由駐軍以水泥砂漿簡易施作,開放觀光後,基於生態旅遊需求,再適度加寬,重新調整每階高度,讓山友好走。登頂設有紀念碑,感念歷年駐軍的付出。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與高地同名的401階到了,介紹端午節包粽子必用材料月桃葉(花)。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500階介紹台灣唯一鞭藤科「印度鞭藤」,在台灣北部少見,大部份生長在台東、蘭嶼、綠島、恆春半島。它的卷鬚長在葉子末稍上,會勾住外來物。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700階邊有古墓碑。清朝咸豐八年留下的石碑,黃姓先人已遷葬,留下「皇清顯考」的墓碑,可証龜山島遠在清朝就有漁民與住家。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再往上走,又介紹常見的芒草,與低矮的桂竹林。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853階介紹特有種龜山壁虎。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龜山壁虎屬夜行性動物,日落後才開始活動。龜山壁虎的卵產在岩塊洞裡。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1000階有打氣加油的標語,第二座觀景涼亭到了。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第二涼亭居高臨下,遠方龜尾像牙籤一樣渺小。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1300階最後一段徒上,盡頭就是401高地。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最後一課,介紹林投樹雌雄異株的花朵。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終於走到1600階,剩最後100階。盡頭看到迷彩哨所就登頂了。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1706階是最後一階,有顆聯勤401廠測量隊一等三角點基石。聯勤401廠負責國軍測量、製圖、光電及夜視裝備生產。高地與兵工廠,二者都有「401」只是巧合。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龜山島海拔398公尺,軍方建造哨所約3公尺高,合稱401高地。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哨所最上方才是最高點,設有地殼變動的基準點。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最高點俯瞰龜首,天氣好時與海水交織成牛奶湖。加早餐來不及吃的「蘋果牛奶海」。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哨所四周被大海包圍的美景,只有賣力登頂的山友,才能一睹超療癒的海景。


眺望伸進海水中的龜尾。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本島東北角三貂角燈塔更清楚可見。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對面是頭城鎮龜山里,昔日島民移居的聚落。下轄土地除龜山島,還包含釣魚臺列島。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在山頂休息、吃點午餐,就慢慢下山了。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上坡爬得辛苦,如釋重負的下山輕鬆多了。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重回401階,心情大不同。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登山口返還「登山杖」,只要不往草堆或樹林走,步道還是很安全的。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略事休息開始走繞島步道,參觀聚落與軍事遺跡。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現名普陀巖對照黑白舊照「拱蘭宮」,都是庇祐島民的心靈歸屬。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普陀巖還保留頭城鎮龜山里(路)282號,內部政規定有門牌才能登記廟宇。憲哥說寄信到這地址是永遠寄不到的,因為島上沒郵局。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普陀巖原名拱蘭宮,供奉海神媽祖,1977年遷村媽祖娘娘也移駕,國軍弟兄改奉觀世音菩薩,更名為「普陀巖」。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普陀巖換「主神」應敲掉重建,只象徵性敲毀廟簷不重修,形成特別的廟宇景觀。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去年遭康芮颱風重創,普陀巖也淪為受害戶,災後多名信眾主動捐款完成災後復原,祈求觀世音菩薩繼續庇護遊客安全。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憲哥廟前將火成岩磨擦會有燒焦味…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普陀巖] 有條廟後路,通往後山,步道盡頭有毛柿大樹被島民喻為神樹。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啟走龜尾湖步道,盡頭有白衣觀音乘龍雕像。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昔日島民水源缺乏,唯一淡水來源「冷泉」。因龜尾湖水夾雜海水變鹹,島民稱為「龜尿」。颱風後或漁船沒打漁時,池裡魚類供應島民維生。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以前漁船可由外海駛入,變成內港。因颱風淤塞,已無法駛入。現成為鹹淡各半的湖泊。湖中原有酩嘉亭,為紀念因公殉職的上尉連長曾酩嘉。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憲哥講古時間:民國66年撤村以前居民多以捕魚維生,只住沒有電力的茅草屋,行政區域的劃分屬頭城鎮龜山里。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民國66年島民在縣府協調下,集體遷往本島的大溪里(鄰近大溪漁港),當年有106戶約530人集體遷村,龜山島被宣布為軍事管制區,從此龜山島就無人定居。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涼亭能欣賞龜尾湖風光,遠處白色平房是海巡安檢所(舊龜山分校)。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龜尾湖對岸有座白色觀音像,守護著現有駐軍與遊客。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觀音座騎金龍為少見有耳朵的龍。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拱蘭宮移往本島後,島上沒有神明護佑,駐軍與漁民接連發生怪事,才敦請觀世音菩薩來庇佑大家。龍頭正朝軍事營區,壓住怪事不再發生…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軍事坑道入口位於「島孤人不孤」立碑後面。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主坑道加上8條分支坑道總長約800公尺,參訪路線從坑口進入至1號90高砲陣地,長約200公尺。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隧道在炎熱天氣超涼爽,免費冷氣吹到飽。經過彈藥庫與分隧道。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廢棄90高砲,砲口指向頭城、礁溪、宜蘭外海。還有各種敵艦識別圖。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砲陣地屋頂密佈針狀突出物稱「消音錐」,用以降低砲擊音量免造成砲兵傷害。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洞口外是掛「紅旗」,停用的南岸碼頭。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環湖步道背後山景,近看像隻哈巴狗趴在地上。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早年居民要上學,1949年成立頭城國小龜山分校,1954年設龜山國小,隨島民遷離後撤校。昔日龜山國小分校改為海巡營舍。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島民移往本島後,房舍拆除,駐軍起建500公尺障礙體能訓練場,與武器陳列場。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早期龜山島住戶遺址。昔日島上都是草屋,用卵石建屋是民國40年代才有。水泥建築更是後期才有的。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部隊遺跡只剩「信箱號碼」了吧?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重返遊客中心,島上唯一的郵筒,遊客能寄信回台灣。蓋上紀念章,還有永遠收不到信的「龜山島282號」地址。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有更多遊客來闖遊龜山島。憲哥又帶下一梯遊客出發,重樣的話再說一遍,因為很重要。只是不必再登401高地。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搭船回烏石港。終於在船首,一睹龜山島全貌。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龜山島在滾滾白浪後漸漸遠去。從船尾再看一眼去過的401高地,應該沒有機會再來了…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回程順風船較平穩,加上歸心似箭,約20分鐘就回烏石港。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更多午後遊客要登(繞)島一遊。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品嚐補充體力的名產鴨賞。來宜蘭不會空手而回,更不會餓著肚子離開。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返程進雪山隧道,正好再看一眼龜山島,繞島與遊歷島上風光後,對於傳奇故事與高地步道更心領神會。登島遠眺讓山友對海島風情更為親近,也讚歎生態之美。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勇 闖 龜 山 島 登 頂 4 0 1 高 地


延伸閱讀: 用力騎單車遊記大全集
島上風景真是美麗 真的是很享受
感謝分享&介紹,樓主圖文很豐富
版大豐富人生遊歷全台
詳細解說有如親臨現場
讓人不禁也想登島觀景
感謝版大用心感受分享
介紹得好詳細, 尤其又是在這大熱天之下幫大家提供這些資訊, 真讚
活火山...
38年前我在龜山島當兵9個月,還差一點在龜山島退伍,
十多年前也帶老婆小孩上島參觀,島上的許多建物陳設已經跟我當年當兵時不同,
樓主拍的照片有很多都是當時沒有的,
龜山島開放成觀光景點後的歷史也跟當初在島上不一樣。
那個涼亭(銘嘉亭)也不是在當初的位置.....
我剛到龜山島時是沒有碼頭的,
因為漁船無法靠岸,我們是用一片很大很厚的保麗龍來做接駁,
但是常有新來阿兵哥會落海,後來我們就蓋了簡易碼頭讓漁船可以靠岸,
坑道最裡面的砲台也是我們挖出來建造的,現在想起來滿滿的回憶。
對了,401高地我也有爬上去,
因為要輪班站哨,當年沒有台階,完全是靠樹枝繩索爬上去。
哇 原來龜山島這麼豐富
上次去沒時間登頂有點可惜
下次還有機會一定要登頂看看
這種天氣一定要戴帽子啊
可惜沒遇上海豚...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