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到了 wrote:當初會找到死者, 好(恕刪) 這麼黑,一般不會待在森林裡面,怕會有小動物和小蟲跑出來。死者也沒走遠,應該就一直在哪裡。猜測就是進(掉)了水裡,爬出來之後,躺在乾溪溝路徑的中間,當時可能還有一些少許的月光,路徑的中間光線比較不會被兩旁的樹蔭遮住。在等待救援時慢慢失溫。
bartholomew.simpson wrote:年輕生命的殞落令人惋(恕刪) 您說的可能性也是存在,好像一開始花蓮消防隊,是作這樣的陳述,她們是去程下乾溝就走錯路,但是後來已經改過先前的說法,而且生還者很明確的說她們有到鋸山,然後才回頭。這一點我相信很難去搞錯,因為到達鋸山的指標很明確。另外在登山的過程中,相信她們應該都有在拍照,其實可以從照片去查證回頭點。生還者的陳述是說2點從鋸山回頭,約2點40分的時候下乾溝,就算您所說的,怎麼一小時多前走過的路徑還會走錯,下溯溪溝?這點真的無從解釋
「怎麼一小時多前走過的路徑還會走錯,下溯溪溝?」,這要考慮很多因素,登山者的經驗、天候和光線等等都有可能影響方向的判斷。我算是有點經驗的登山者,多年前去郡大,回程時下小雨、起霧,在箭竹林中下坡時還是一不小心走錯方向,還好及時發現,靠著GPS的航跡以及紙本地圖綜合判斷,沒多久就走回正路。總之、即使是半小時前剛走過的路,因為回程時方向相反,在大腦記憶中的參考點不見的都有效用。
menter wrote:不管步道是不是每100(恕刪) 這跟體力沒什麼關係,死者會死亡主要是失溫,進(掉)入水裡衣褲可能都濕了。從照片中,也可以得知,死者是三個人裡面的衣物最單薄的。很難相信在這種又黑又冷情況下,死者會拋下同伴選擇一個人走
qbuostk wrote:要群組不如約定共同的(恕刪) 台灣登山人口越來越多,無線電業者怎沒注意到這區塊的商機製造專用無線電,用內碼去切割登山區域無線頻道 (固定2~4個頻道應該是夠用)無線電機可租、可買斷 (無線電內建固定編碼由登山用品社去租售,讓民眾登記後使用)(現在市面上的144頻帶無線電需送驗考照才能使用,一年爬沒幾次的人應該不會去買使用..避免罰錢)國外山屋幾乎都會設置救難無線電以備需求,台灣為何沒人去推動?(無線電內建固定編碼以便於辯識使用者)
有看過一個網紅登山隊, 一個體力很好的, 男的壓最後, 全隊好像都有帶無線電但回程, 各玩各的, 因為某女體力不支...獨自一人下山, 很現實的問題無線電並不輕...跟手機一樣有電池的問題根本問題還是路標不清, 危險路段太多能夠減少迷路, 就是大功一件了....無線電到大陸買才便宜, 別在台灣購置...款式舊又死貴車隊比較有用...爬山輕量化....這個不實用..還有, 這個有距離, 地形限制的...
又一個...獨登那羅山沒回家 失聯7天尋獲已身亡新竹縣消防局指揮中心上月29日晚,接獲報案指錢姓民眾在那羅山登山後失聯,消防局和 支援的搜救人員經過7天搜索,5日下午近1時在那羅山三角點下方樹林,尋獲全身冰冷的錢男已無呼吸心跳。據悉,錢姓民眾11月29日獨自攀登那羅山,因當日未按時間返家休息,家屬察覺有異遂報案請求協尋。消防局接獲山難失蹤案後,立即派遣尖石分隊人員進那羅山區搜尋失蹤民眾,並於11月30日至12月5日派遣山難搜救小組及結合新板義消分隊、山難救助協會台北市支會、林務局新竹林區管理處共108人次,前往疑似失蹤地點共同參與搜救。搜救小組在5日下午12時54分許,於那羅山三角點下方樹林尋獲錢姓民眾,但已呼吸心跳明顯死亡,消防局並協助將錢姓民眾遺體搬運下山交由家屬處理後續事宜。消防局指出,新竹縣轄區山域高度約落在2千多公尺的中級山,環境為闊葉林較多,行走路徑較容易被遮蔽,加上山區會有很多獵徑造成登山客混淆,一旦不注意就會走錯方向,離出口會越來越遠。消防局提醒登山民眾,登山前請先準備充足的裝備,包括背包、雨衣、食物、水、簡易地圖、手機及行動電源,並要有登山基本常識,迷路時不要輕易移動並停留在路徑上,登山要結伴而行千萬不要落單或獨攀,手機無訊號可撥打112或傳送簡訊描述該處地理環境,或上切至陵線有訊號處求救,千萬不要任意下切溪谷,做好萬全準備,才能增進登山安全。
意思到了 wrote:這個有距離, 地形限制的... 民國80年代無線電聊天風行,我在一樓屋頂架設一支汽車天線用手持式無線電 5W就可跟桃園的友台聊天...若在高山就更不是問題!若人在低谷,是可以發訊息看高處的人有否聽到呼叫,是一樣可以將訊息轉達出去的!那幾年只有BBC的時代沒手機,我人在苗栗山內台北家人在找,我也是用無線電連絡苗栗基地友台,幫忙打電話回家...後來因為無線電使用太過混亂,造成官方困擾政府就開始規定要考照才能使用,自此玩無線電的人就少了非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