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目的則是建立完善的山難救援制度。
不是強調山難救援機制的缺乏就表示不需要加強登山者的登山教育
加強山難救援機制及加強登山教育是可以同時並行的
張母覺得山難救援機制不夠完善所以去推動這塊
您覺得登山教育不夠完善也可以去推動這塊,兩者並不衝突無須相互攻訐....
事實上登山教育這塊近年來很多人在努力,包含GPS手機計畫、面山教育、PLB的開放推動、
各組織的初嚮訓練、各私人組織的救援隊伍、各種層級的山林教育課程的培養....
大家都在努力著...希望能讓大家在登山時能有更充分的準備及知識...進而減少山難發生的可能
但山難救援機制卻數十年如一日,沒人推動就不會有人改善....
有心推動者也會因難以著手而退卻...畢竟牽涉到的範圍跟反彈實在太大....
消防署...林務局...警政署...內政部....balalbala....
電話一個轉一個...永遠找不到人...
過程中最常遇到的困難有幾點:
1.山難救援基層的反彈
救援基層的聲音是他們已經很辛苦了,為什麼還要否定他們的努力?
事實上辛苦救援者確實很辛苦,但偷雞摸魚者亦不少見..
當你心急如焚時卻看見有人在虛晃應付,你能忍受嗎? << 這是張母無法忍受的一個點
但這不是問題的重點,從制度面去改善才是對的。
簡單說明一下搜救情況,五個人一組的搜救隊伍,第一天上山,第二天搜救,第三天下山;
三天十五人次就沒了。重複個幾次,五、六十人次就用掉了,但搜救範圍呢?
第一天跟第三天無法搜救,僅有一天的第二天搜救天,卻重複在差不多的範圍內搜尋
(因為只有一天,還要留下時間來回,能找的範圍很有限...)
這樣是非常缺乏效率的搜救....
同樣的地方走了N次,卻又被長官命令還要再去走N次,是我也會心生偷懶之意...
這不是搜救者的錯,而是搜救制度的問題...
改善方法也有人提出來過了,有心者可再詳細瞭解之。
2.救援組織間的不協調
各個官方救援組織及私人組織甚至山難者家屬自掏腰包請來的救援者
大家的心態立場不一,在現場缺乏統整的領導者,資訊難以流通
即便有比較大的"長官"上來發聲,也因缺乏經驗而難以服眾。
情況一:A組織今天決定搜索這條路線,B組織明天又決定搜索這條路線...
C組織後天又再搜索一次...看起來是浪費了兩個組織的資源跟時間....
情況二:A組織今天決定搜索這條路線,B組織知道了想再去搜索一次,
A組織覺得~~是怎樣?我搜得不夠詳細嗎?懷疑我沒搜索好嗎?B組織只好作罷
<<這是張母遇到的情況之一
情況三:家屬自掏腰包請來的救援者...努力搜索者有之,偷懶摸魚者也有之...
反正都這麼多天大概沒救了...多混幾天多賺幾天工錢嚕.... << 少見...
情況四:A組織好像找到了蛛絲馬跡...不告知他人一起加強搜索因為需要這項"功績"....
3.資訊資源難以調度
手機定位是很重要的搜索依據之一,但竟然需要一個月才能拿到...
人都死透啦.... <<這是張母遇到的情況之一
這制度不改後續只會死更多人....
另一個是PLB的使用開放...PLB是個人衛星定位系統,在發生山難時能即時衛星定位
讓搜救人員把範圍縮減到最少最少~~~這東西沒一個官方願意開放,因為開放就代表要管理...
誰來管理?若沒有張母的努力,今天PLB還只是一個國外傳說中的"名詞"...
即使經過這幾年張母的努力推動,也還沒能建立起相關制度....
4.缺乏專業訓練
撇去民間私人組織不談,因為他們有經驗有熱忱,總是在自主訓練...
這邊說的就是官方組織....官方組織是有最多資源的,
但卻缺乏專業的訓練,但也不能怪他們...
試想消防隊或警察局平常任務就不少,一年能安排個一趟山域訓練就不錯了...
一趟山域訓練能有多少成效就不說了....
送上去一組搜救隊結果搜救隊還需要人家來救的情況也發生過...
但這絕對不是消防隊或警察局的問題...
而是制度面的問題...
5.記者的加油添醋...
只能說記者編故事導風向的功力真不是蓋的...非常無奈...
我一直覺得很奇怪,台灣有專門的海域救援組織,為什麼沒有專任的山難救援組織?
http://ind.ntou.edu.tw/~tony/1.doc
不管是人員的訓練、裝備的添購調度、資訊的取得共享、現場的指揮調度...
在在都需要長時間經驗累積才能發揮最大的效用...
上面的很多問題也都能迎刃而解...
每每看到與論確總是令人感慨...
不詳細瞭解狀況又大肆抨擊者有之
身在其中隨波逐流不願意改善者有之
更不泛冷言諷刺者...
1.山難者的爸媽耗費上千萬私人資金去推動山難救援機制。
2.張母研究國內數百件山難搜救個案,以及德、英、美的搜救標準作業程序,還親赴南非找例證
呈給法官2700頁、逾百萬字資料,證明此次山難搜救是浪費資源、草菅人命。
3.成立「博崴面山基金會」,提升山難救援設備,避免不幸事件再次發生;將把國賠的錢捐給基金會。
以上簡短的三點,說的容易做起來卻比登天還難...
再次強調,推動改革困難並不代表現場搜救容易,兩者並不衝突也無須比較
大家常常囿於其中而產生無意義無結果之爭論....
以上是一點感想...若您能看完並能多了解一些...那我就沒有白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