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務正業 wrote:
除了說讚,我說不出什麼了
只剩下罵不負責任的嘴砲家屬和官員了 ...(恕刪)


你把媒體忘了...
為甚麼有人一直在及時救援上做文章,
那各地點,氣候,搜救人員,的各種狀況是否應該列入考量.

在平面道路上有人順著GPS導航,把車子開進危險地帶,
也有人在離都市不遠的健康步道健行也迷路,
這些情形都發生過很多次,

想想那些登山者所走過的路線,那不是你我想去走走就去的地方,
都要有計畫才能去,而且必須步步為營小心謹慎,
就算老手也有失足的時候,就有如這次山難,

受難家屬心急,所以希望各界及時幫忙救援,
說話有些失禮這可以體諒,
但是媒體過度渲染就是不對,
要指責或是建議,請先到現場走一趟再說.
我想這件事情需要分幾個層面來看,

首先,救難體系有沒有檢討的必要?
我想是有的,除了很明顯的,民間資源和政府資源沒有能夠有效整合之外,還出現彼此爭功的疑雲,甚至是救難隊員訓練不足的可能(去救難的反因高山症被救)。

再來,救難隊員需不需要被感謝?
當然是需要的,畢竟這些救難隊員是賭上性命救人的,而第一線的救災隊員也只是聽命行事,爭功諉過往往都是坐辦公室的人在那裏高來高去。

另外,家屬的言論需要被譴責嗎?
個人認為,真的不需要。先不說許多人譴責家屬背後其實是因為仇富的心態(只因為人在宏達電上班),各位可以回想一下,在前幾天生死不明的情況中,有任何人譴責家屬的言論嗎?沒有。若最後康姓工程師不幸身亡,會有譴責家屬的聲音嗎?我想也不會。只因為現在人被救出了,所以就該譴責家屬得了便宜還賣乖嗎? 說真的,在山上受傷,糧食耗盡,又拖了7 天的情況下,人要平安救回真的命要很大,相信家屬一定是從一開始的滿懷希望與感激,到後來覺得希望越來越渺茫,無奈、煎熬、又憤怒的不解為何一開始有找到位置了,卻拖了這麼久? 這次能平安救回,真的是命大的因素大過了救援的因素,不難想見家屬的憤怒。

結論:
大家請抱著同理心去包容家屬的言論,抱著感恩的心去感謝辛苦的無名救難英雄,抱著追根究柢的心去檢視救災過程,這樣社會才能在平和中不斷進步。



臺灣的公家機關問題都一樣
出在沒有退場機制
要是能規定已經知道座標,三天內到不了現場的取消公務員資格
相信效率會好很多
406 wrote:
就我是一個消防隊員的立場,我贊成救援過程要接受公評,這樣大家應該會知道發生這種災難時,消防隊員是多麼倉卒就成軍,傻傻的就坐上直昇機、飛到3000多公尺高的山上,身體不適之後被罵的半死。明明知道消防單位所謂的山訓不就是一年或半年去山上訓練個幾天,長官的思維就是把裝備發給你,就把你當成超人在用。以為訓練個幾天就比那些民間登山社團厲害,簡直是笑死人了。如果真的拿出來透明檢討,消防隊員的保險職業等級說不定會從6級直接跳到拒保。
還有一堆人在說的特搜隊是以城市火警救災、震災為訓練重點,山訓永遠是不足的。把事情鬧大,再成立一個專門搜救山難的團隊,是我們所樂見的(20-30個人一天到晚去登山訓練,然後再被在野黨罵浪費廣大納稅人的錢,之後打破建制回歸一般消防隊,然後久久沒爬山突然又被叫去山難救助,再出包一次...無限循環),反正領了危險加给、專業加给,就是要什麼都會,抓狗、貓、鱷魚、牛、馬、豬...比木柵動物園還熱鬧。
回歸正題,把整個過程透明化,成立專業單位才是對民眾大利多,至於嘴砲,留著跟對岸的互射還比較實在一點。


+1

消防隊員們~~~辛苦了


mediciaaa wrote:
臺灣的公家機關問題都...(恕刪)


你以為山區像平地.
有些目的地看的到但是山路走個3,4天還走不到.距離也不過4,5公里.
打嘴砲 練身體
叫名嘴號召一些01上的神人組一隊救難隊,沒有太大的意外的話,應該半小時以內就救回來了啦
可能有人以為救難人員有任意門或是竹蜻蜓...
可以很快就到達現場....
wdjwdj wrote:
我想這件事情需要分幾個層面來看,

首先,救難體系有沒有檢討的必要?
我想是有的,除了很明顯的,民間資源和政府資源沒有能夠有效整合之外,還出現彼此爭功的疑雲,甚至是救難隊員訓練不足的可能(去救難的反因高山症被救)。

再來,救難隊員需不需要被感謝?
當然是需要的,畢竟這些救難隊員是賭上性命救人的,而第一線的救災隊員也只是聽命行事,爭功諉過往往都是坐辦公室的人在那裏高來高去。

另外,家屬的言論需要被譴責嗎?
個人認為,真的不需要。先不說許多人譴責家屬背後其實是因為仇富的心態(只因為人在宏達電上班),各位可以回想一下,在前幾天生死不明的情況中,有任何人譴責家屬的言論嗎?沒有。若最後康姓工程師不幸身亡,會有譴責家屬的聲音嗎?我想也不會。只因為現在人被救出了,所以就該譴責家屬得了便宜還賣乖嗎? 說真的,在山上受傷,糧食耗盡,又拖了7 天的情況下,人要平安救回真的命要很大,相信家屬一定是從一開始的滿懷希望與感激,到後來覺得希望越來越渺茫,無奈、煎熬、又憤怒的不解為何一開始有找到位置了,卻拖了這麼久? 這次能平安救回,真的是命大的因素大過了救援的因素,不難想見家屬的憤怒。

結論:
大家請抱著同理心去包容家屬的言論,抱著感恩的心去感謝辛苦的無名救難英雄,抱著追根究柢的心去檢視救災過程,這樣社會才能在平和中不斷進步。


...(恕刪)


路過~但是看到你用【仇富】來形容這些批評者,美化家屬的言論,讓我忍不住想回你...


我也只是一般民眾,但是我對這件事實在印象很差,印象差的原因也

就是在於連續下了好幾天的雨,這位【某大工程師】就偏要一個單獨

上山。在我的感覺是【找死】,就算你能耐多麼好,多熟悉路況,還是

會有萬一。前一陣子不是剛摔死了個科技公司的總經理,那時狀況都

天候好,也有隊友隨行都還會摔死了,更何況是他!

這樣的批評算仇富嗎?
我看到很多人也都是在批評這件事,第一句話就是:落雨天去被山,黑下細應該!
但跟他的職業及他家多有錢無關~你說這樣仇富嗎?

就不提家屬的憤怒~你家人下雨天去爬山,妳不勸他,出了事,反倒怪起救人的人了~
真奇怪? 況且還四處找媒體放話:八掌溪的再版??為何不把力氣給省下來,跟著救人的人
去上山看看!

真的是出一張嘴!!

抱歉~有感而發不小心認真了~
至於我們這些前浪的心酸,聽不聽,後浪自己評估吧,反正後來的修車錢及浪費的時間是你在付的...

問題是

11/2入山,11/5出事,您可以查查天氣這幾天好或是不好...
11/6 天氣依舊不錯...

mrmask wrote:
路過~但是看到你用【...(恕刪)
~Welcome to my BLOG~ http://leonsway.blogspot.com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