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chang74 wrote:
因為樓主都没回他的狀況,
所以大家的建議說實在誰也不知道適不適合他..(恕刪)


先感謝大家的意見!
由於大家的建議都有其道理,
看的真讓人覺得應該增加預算讓它們全部到齊!
基本上個人是百岳幼幼班等級,目前行程都是以2~3日的行程為主(非跟團)
由於週遭山友都屬喜愛挑戰自我的類型,所以未來長程縱走的行程應該少不了

之前因考量下個行程應該是冬季的雪山主峰
所以才會以先買防風外層為主(內層長排汗衣和刷毛衣個人已具備)
但看了各位的意見,似乎外層用平價雨衣代替好像也不錯
所以還是決定先衝個背包,再看看有沒有預算衝個睡袋了.
基本上gore-tex的外套我覺得是看設計 , 如果有腋下拉鍊或是雙頭拉鍊, 行進時都蠻通風的不會反潮 , 鳥牌會排濕較好也是因為設計 , 畢竟布料都一樣 , 所以如果要買GTX外套我寧願花多一點錢買設計好的 , 也不一定要鳥牌啦 , 像OR or TNF summit series也可以考慮 , 因為有一些鳥牌的GTX外套也沒腋下拉鍊 , 那就真的不如買達新牌。

老烱 wrote:
基本上gore-te...(恕刪)


心有戚戚焉.....

一開始還嫌風衣外套的口袋怎那樣高.不是一般外套口袋位置
後來背包上肩.才發現口袋位置不會被腰帶綁住.可以輕鬆打開透氣
先刪掉4.GTX買兩件式,後面想換掉又捨不得,會很後悔

基本上就是先投資登山時會用在身上最久,讓你舒適度增加最多的為優先。

睡袋睡墊都沒的話,只能選3.
有基本的睡袋睡墊的話,選1. (5k的睡袋+睡墊,往後應該是會想換 XD)


**事實上一年內沒要長程縱走的話,我覺的鞋子並不是那麼必要,除非你是出去兩天三天都要背20kg以上的人。。。


hjy0921 wrote:
個人在今年初次完成(...(恕刪)



1.單件式GTX風雨衣、褲(10k),背包5k
2.單件式GTX風雨衣、褲(10k),睡袋+睡墊5k
3.單件GTX風雨衣(5k),睡袋+睡墊5k,背包5k
4.兩件式GTX保暖衣(15k)

hjy0921 wrote:
基本上個人是百岳幼幼班等級,目前行程都是以2~3日的行程為主(非跟團)
由於週遭山友都屬喜愛挑戰自我的類型,所以未來長程縱走的行程應該少不了


重點是你個人興趣和時間啊~未來會不會參加長程縱走...跟週遭山友没有關係.

我之所以這樣說, 是因為我個人也喜受挑戰自我, 但我老公被我帶去一次西巒,
回來就罵我罵到臭頭, 你覺得他還有可能去爬什麼長程縱走行程嗎?

所以他那一顆貴森森的睡袋也繼續躺在儲存室...
早知道不會爬下去, 買什麼睡袋....
不過他那一件GTX到是快樂地穿著四處趴趴走.

hjy0921 wrote:
所以還是決定先衝個背包,再看看有沒有預算衝個睡袋了.


背包一定要慎選, 不要急.
好的背包讓你上天堂, 不好的背包...讓你不再爬山.



stchang74 wrote:
背包一定要慎選, 不...(恕刪)</blockqu


我爬了十幾年的山了,,一開始每年得上山4,5次

現在比較少了

裝備可以慢慢加,,但是建議,,買適合自己的,,很多是用不壞的

睡袋,,我的用快20年的當初3000多,,用到現在,,還是很好用

背包,,第一次買犀牛的,,但他不好用,,之後換了一個75L,,5000多
用了十幾年,,依舊健康

風雨衣:防水透氣,,我覺得重要,,除非冬天你不上山,,不然薄的軟殼衣也行

慢慢加貴的不一定好,,但買了不用的話,,可惜了

風雨歸來故國中,戰雲血染劫萬重. 生死英烈千秋名,青天白日滿地紅

牧葉 wrote:
睡袋買個0度左右的三季睡袋~~
初期就冬天先不要上山~等真的有山癌了~
再另外買冬季用的睡袋~
(恕刪)


+1

話說幾年前小弟第一次睡山屋(排雲),那時還沒有買睡袋,是跟團用租的
你也知道,排雲的睡袋哪跟你分季節
那顆睡袋是很暖沒錯,我猜大概1000g羽絨填充,當天晚上室外8度山莊內人滿為患14度
實在是睡得太熱了,拉鍊拉開手腳露出來,露出來的地方一下子就冷了,在睡袋的部分卻又很熱,真不舒服

所以,睡袋不是一顆很大很暖就好,我認為至少要分兩季

首先,要很清楚你買來的這顆睡袋對自己而言可以耐到多少度低溫
再來,要很清楚估算出來你要去的地方大概會有多冷

我自己是買一顆250g填充的羽絨睡袋,很輕壓縮後很小
規格是極限0度,單穿排汗衣+內褲,大概可以14度一夜好眠,再低溫就不行了

小弟我今年夏天去雪山,平地夜間30度,預估369山莊外10度,山莊內人滿為患應該高3度以上
所以我就偷輕,帶這顆250g的上去,路上遇到山友都認為我的背包看起來不想是有塞睡袋的size
結果當天山莊外8度內11度
穿著輕量外套鑽進睡袋,剛剛好

台灣百岳的山屋大概都是2500~3500米,我覺得買顆400g填充的羽絨睡袋,再加上本來就該帶的羽絨衣當buffer,三季夠用了

CWC20030205 wrote:
+1

話說幾年前小...(恕刪)


排雲和369假日人滿為患..拿來當例子覺得不是很適合

若換是住翠池、圓峰..
甚至自己搭營在合歡北
就算在夏季上山,夜間溫度大概都低於10度左右
若是秋季上山,我想溫度都接近0度,甚至更低...

不過我覺得睡袋分冬夏季這想法很好
但耐寒程度不是依重量來分,還要看羽毛的蓬鬆度..

相想自己裝備的敗家歷程
以前幾乎沒什麼好裝備時也一樣上山...
現在裝備逐漸升級,走的速度也沒比以前快~
畢竟裝備會升級,但人會老XDDD

不過好的裝備主要在應付劣的天侯
若是大好天氣..
就會聽到有人說穿一般球鞋上玉山也沒問題的經歷出來:P
個人的使用心得, 請參考
周圍的一些友人, 對爬山都是起頭很熱, 到後來就...
避免以上的狀況, 建議
初期能借就借, 藉由借來的裝備使用經驗再去買你要的裝備
小弟的背包是LOWE, 就是學長先買, 我借來用後覺得不錯才跟著買的
這個背包用了16年了...
不容易借到的裝備再考慮用買的...
以下為個人不負責任說法
狗腿(GTX)的衣服可以買, 天冷或騎車時都可用
買了之後不會覺得少用而有浪費的感覺
但 狗腿的褲子建議就免了
或許是我挑的那件丹尼數太高加上他有內裡
穿上他爬山或做運動, 實在是熱到爆(冬天下雪穿也一樣)
(我覺得我買錯了, 他是穿來釣魚的....)
穿過一次就供起來拜拜了....(放了有7~8年以上了)
另, 冬天爬山若有紮營
一顆質輕, 強而有力的睡袋是必備
有時睡袋並不容易借到, 有些人認為他是貼身的物品, 比較不願意借
就登山活動而言, 排汗衣或許比保暖衣更實用
以上請參考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