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川 風 wrote:
43
法官有去幫忙檢討國家制度面上對消防單位的不合理問題嗎?
你有看到這些嗎?...(恕刪)
這是監察院該做的事,事實上也糾舉了很多次
但政府主管機關還是無作為
反倒是張博崴父母在此案後推動或加速促成了很多事
節錄WIKI內容:
在搜救結束之後,其父母投身「山難救助體制」推動工作,並於2011年8月8日透過立法委員田秋堇與中華人權協會協助,在立法院召開首次公聽會,達成11項初步結論,包括內政部消防署須編列預算強化搜救、定期結合原住民演練山難救援、和高山型國家公園成立專屬搜救隊等內容[4]。
因兒子的登山意外體悟到登山安全知識的重要,張母(博崴媽媽)[5]開創「面山教育」,化悲憤為力量投入「面山教育」[6]及山難救援工作。後張父接任台灣登山教育推展協會理事長,籌辦「2013第一屆全國面山教育與救難機制國際論壇」及「2014第二屆全國面山教育與救難機制國際論壇」,邀請國內外學者專家討論,希望達到讓搜救工作能有效率運用民間能量,並協助臺灣政府改善山區搜救機制的現況,以杜絕登山迷途及提升搜救成功的機率。
推動歷程
事發後博崴媽媽四處奔波,並致力讓野外緊急醫療救護法通過、落實登山保險、衛星手機開放、嚮導授證、推廣面山教育、促成面山學校成立及揹工制度健全等,多年來促成多項山域登山安全教育急搜索與救援系統的進步與改變:
2011年7月4日 推動「登山保險」,納入登山申請條件[7]
2011年7月20日 發起「面山教育」 (TWN Mountain Education)
2011年9月26日 推動消防署編列預算強化山區搜救
2011年10月25日 推動「往山走」里民大會[8]
2011年10月4日 推動簡化直升機緊急救員申請辦法
2012年2月9日 爭取完成開放衛星電話申請[9]
2012年2月22日 推動完成「山域嚮導認證管理辦法」之重新修正
2012年7月19日 申請「博崴登山無線電專用頻道」
2012年8月10日 推動原生種台灣高安犬復育,以協助山域搜救工作
2012年12月21日 台東面山學校成立[10]
2012年12月25日 推動修訂完成緊急醫療救護法,野外救護入法
2013年4月20日 博崴爸爸接任「臺灣登山教育推展協會」理事長,推動面山教育與救難機制的精進與整合
2013年4月23日 爭取「揹工」基本勞動權益與合理工資 [11] [12]
2013年7月24日 完成無線電頻率430~440MHz開放
2013年11月12日~11月19日 舉辦第一屆 全國面山教育與救難機制國際論壇
2013年11月18日 推動並引進可達高山及時救援的PAC (攜帶式加壓艙) [13]
2014年10月8日 爭取PLB(個人遇險信標衛星定位器)在台進口及註冊使用開放
2014年11月22日~11月30日 舉辦第二屆 全國面山教育與救難機制國際論壇 [14]
2015年1月24日 舉辦推廣面山教育之北投近兩千人貴子坑親子健行活動[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