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溪阿縱走登山八人迷路被尋獲...漢堡事件

你贏了
全解釋清楚了.......

吃漢堡=吃飽了
擦防曬=沒棒賽


chuenjia wrote:
防曬=棒賽..

我去面壁...

kenkenken001 wrote:
我想這件事是 鳥人 ...(恕刪)


台北市8名登山客14日攀登阿里山已封閉的溪阿縱走路線迷途,嘉義縣救難人員冒險翻山越嶺救援,今天順利將人員救出。

嘉義縣消防局第三大隊大隊長蔡建安表示,來自台北市8人(4男4女)的登山隊,平日常相偕挑戰困難登山路線。14日,8人準備挑戰已封閉多年的溪阿(溪頭至阿里山)縱走,當天就夜宿在阿里山鄉豐山村,不過,因不熟悉地勢路況,在水漾森林附近迷路,便向嘉義縣消防局求援。

蔡建安指出,昨天派遣阿里山、奮起湖等消防分隊人員前往搜救,除了從千人洞往水漾森林搜尋外,第三大隊並在仙夢園停車場,也就是水漾森林登山口成立前進指揮所,不過,昨天並未搜尋8名登山客。

蔡建安說,這8人登山隊中,不僅擁有豐富登山經驗,也有成員是民間搜救人員,他們在迷路的第一時間,則躲在可以遮風擋雨的廢棄隧道口內,但僅帶1天糧食的他們,面臨糧食短缺,將1日糧食分成多日份因應。

消防救難人員於上午會同民間救難協會人員,從阿里山森林鐵路的眠月線沿線下切亞杉坪林道支線,再往水漾森林方向搜尋,一行人須經過九二一地震的3處大崩塌地,地勢陡峭,救難人員在架好繩索後,還要小心翼翼地手腳並用攀登。

蔡建安表示,一行人經歷險峻地勢後,終於在上午10時左右發現受困人員,這8人精神狀況還好,只是餓了2天,身體較虛弱,在進食後,救難人員帶領這8人於下午1時54分順利回到阿里山消防分隊。

=> 8人登山隊中,不僅擁有豐富登山經驗,也有成員是民間搜救人員
怎會帶13 歲去走這山??

wcc996 wrote:
都講這麼多了 還是層出不窮
以後出動就是附上費用單據要他們繳款就對了...(恕刪)


不應該是費用單據繳款, 而應該是罰款.
因為如果用收費模式.
依現在台灣消費者老爺意識高漲到莫名其妙的現況.
只怕救難兄弟收入不會增加, 但鳥氣會受更多.
[你們是我付錢請來的耶! 這是什麼服務品質? 我要見你的經理! 我要退費!]

跟他們說那你們在這邊繼續等,我們下去幫你買,三天後再回來!!
秋天,葉落的季節,徒留孤單的我,獨自面對一切... 想愛...卻提不起勇氣...
這種人在山上看多了,
只是這次被新聞報出來~
我是開版的山友,
我覺得漢堡,肉粽,薯條...都是小問題啦,像我就愛在山上吃xxx啊,
愛吃啥,帶啥吃的都是小事,何況可能只是有些小誤會,兩造當面打個招呼就得囉!
怎麼樣讓官方,還有媒體,教育對登山活動比較没接觸的一群比較重要,
讓普羅大眾意識到怎樣情況可能會讓我們在山上陷入險境,要怎麼處理.

要不然改天我爬山不小心被 "山羌或竹雞" "撞斷腿",
請求救援,然後救難人員到時我開心脫口說我餓到可以吃下"七盎司的牛肉",
下山後某記者大哥大姐太亢奮,用跪在水裡報颱風的心情說我"想吃七分熟的牛排",
那我下山後,豈不又要趕快逃到山上.

我們可以對一些可能選項哈啦幾句:
像是如部份狀況收費的救護車模式,部份狀況罰鍰,
官方的固定的山難報告書 讓大家搜尋參考(這次走錯的點在那裡,路線和當時狀況如何,有加強那些標示.),
這些正常情況登山活動都跟既有方式完全不變,山友們去登山不會有任何的不同,
只是多了些警愓(像:隨便没規畫去爬山,出狀況可能被罰xx元),這些都是現階段可行且可以討論的.
當然全面入山收費是另一個課題,每個國家有當地的民俗風情,顧慮,或法規上施行的難度,
這個小弟暫時没能力去討論.

其實像近年來多了很多免費登山安全講座,或是很多免費培訓救難技能的團體,
還有官方也辦了登山學校,
身旁有經驗不足的人想去登山,
大家也或許也可以推薦朋友家人去參予的.

(祈禱不要歪樓啊~~)

0921234960 wrote:
這八名登山客,4男4...(恕刪)


真誇張 這樣教育出來的小孩...
如果來鍋薑母鴨或燒酒雞.....不知道又會發生甚麼事情?

tramoll wrote:
(祈禱不要歪樓啊~~)...(恕刪)


來不及了,一堆只看新聞或第一樓就開罵的人...

tramoll wrote:
我們可以對一些可能選項哈啦幾句:
像是如部份狀況收費的救護車模式,部份狀況罰鍰,
官方的固定的山難報告書 讓大家搜尋參考(這次走錯的點在那裡,路線和當時狀況如何,有加強那些標示.),
這些正常情況登山活動都跟既有方式完全不變,山友們去登山不會有任何的不同,
只是多了些警愓(像:隨便没規畫去爬山,出狀況可能被罰xx元),這些都是現階段可行且可以討論的....(恕刪)


其中一名登事者有在補給站澄清
但老實說,身為一名登山客
我關心的是當初他們的計畫為何?
(是否真的如報導,要一天內從眠月線出豐山?)
在哪個環節上出了問題?
過於輕忽? 體能不濟所以無法如期下豐山? 迷路? 裝備準備狀況? 隊員組成?
因為這些都是每個登山者會面臨到的問題

取消高山嚮導制,加上運動休閒風氣大開
這十年登山人口增加不少
但是登山教育並沒有相對的提升
導致登山意外層出不窮
這不是登山人所樂意看到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