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
Day 0 伊勢原朋友家集合
Day 1 0500伊勢原出發→塞車兩小時→1030稻子湯→本澤溫泉
Day 2 本澤溫泉→殘念硫磺岳→本澤溫泉→八王子站
主要花費:
來回油錢、過路費→3500日幣
去年秋天,因為朋友的一通電話,突然就決定今年冬天該是開始挑戰雪地登山的時候了。因為兩個人都完全沒有雪地的經驗,整個前置準備過程可以說是花了相當多的精神。跟夏天登山比起來,冬季登山最大的不同就是多了很多需要特別準備的東西,還多了雪崩的危險。以裝備來說,硬底鞋、冰爪、冰斧是最基本的裝備;雪崩發信器、雪鏟、探測棒,則是自救救人不可或缺的東西;如果不想要睡在冬季也有營業的山屋裡的話,雪季對應的睡袋、帳篷也要另外準備的。對喜歡登山的朋友來說,在網路上搜尋各種裝備的資訊,到處看別人使用後的評價,尋找特價的網站,都是相當有趣的事情。不過真的要下手購買的時候,花了超過整整一個月的薪水時,可是相當的心痛啊,這也是冬天的山伴難找的原因吧。這次雖然順利找到兩個人一起爬冬山,但其中一個人是連夏天登山的經驗都沒有,讓人不禁擔心起這趟旅程…
開車抵達稻子湯的停車場,路上已經有不少積雪了,同時間也有不少人準備要上山。

剛開始的路線很簡單,只要延著夏天的車道前進就行了,當作暖身。

雪地裡的光影。

しらびそ小屋。就算是冬天,在日本也是有許多山屋全年無休的在營業。對初學者來說,這些小屋是進可攻退可守的最佳選擇。

已經結成冰的みどり池(綠池)。天氣雖然看起來還不錯,但氣溫一直處在低於零度的情況下,停下來休息超過五分鐘就會開始覺得冷了。

稻子岳

在台灣幾乎派不上用場的冰爪。

因為是初心者路線,所以大概三、四個小時就可以抵達本澤溫泉。

在進山屋前,所有的裝備都要放在外面。除了冰爪外,雪鞋也是不錯的選擇!

夕照硫磺岳。


本澤溫泉號稱全日本最高的野地溫泉,因位於山谷裡,除了溫度低(-3度)以外,風也相當的強。同時因為沒有更衣室的關係,所以要跳進去溫泉前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氣。不過跳進去後,才發現可能是因為真的太冷的關係,連溫泉都變成溫溫的水而已,是待在裡面勉強不會發抖的溫度。等到要出來的時候,實在不是罵幾聲髒話就能克服的了全身發抖到衣服都拿不住的慘況。

挨過了約-15度的夜晚後,第二天一早開始準備登頂硫磺岳。這次的帳篷是REI的Mountain 2,重量稍重,但抗風性和強度還不錯。不過在雪地搭營,隨帳所附的金屬製營釘幾乎可以說是完全無用的東西。除了無法在鬆軟的雪地裡固定外,當手碰上營釘的瞬間還有被黏在上面的風險,下次一定要找其他東西代替。日本人則大部分使用類似單層帳的帳篷,雖然沒有前庭,但搭建方便,重量也少了很多。

準備延著陵線慢慢上山。


再往上走,積雪高度快跟山屋一樣高的地方,山小屋就沒有在營業了。

越接近山頂,氣溫越低風勢也越強,有時候還需要蹲下做三角抗風姿勢才不會被吹走。而同伴之一的越南人因為沒有登山經驗,在快接近山頂的地方就已經幾乎耗盡體力,只能用爬行的前進,使得我們不得不放棄攻頂機會,下撤回較安全的地方。

不知道為什麼下山的時候看到的雪比想像中的還少XD

其他攻頂完正在下山的人。

回到樹林後,環境不再嚴荷,同伴也恢復正常了。

原本以為在雪地找路和地形判斷會是很困難的事,但實際上是比較簡單的路線都有不少人走過留下來的痕跡,只要跟著走就不會出錯了。

本澤溫泉的山谷。

趁著最後的機會練習滑落制動。

還有利用雪崩發信器和探測棒來玩尋寶遊戲。

然後平安回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