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討文)我賭瘋了 - 我的尼泊爾島峰之旅

(如果文章過於廣東口語化或碎碎念而令大家難於理解,煩請指教更正)

前言:「人生如賭博,贏輸無時定;」如果要分享尼泊爾島峰之旅這個主題或相片,我想在網絡上搜尋一定是多不勝算的。我要分享共勉的反而是,從一個失敗的登山旅遊安排的自我檢討,看看如何日後避免不必要的賭博。山從來也不是用來征服的,假如要跟她對賭,我想輸的一方基本上是肯定的。

(自討文)我賭瘋了 - 我的尼泊爾島峰之旅
作為一個生活在都市的小職員,在難得的假期中尋找一個作息的機會,到處逛逛、吃吃喝喝,實屬無可口非。而我是比較另類的選擇在假期中,去追尋各式各樣理想的活動。不過在這一次到尼泊爾的旅行,我才發覺骨子裏我並沒有什麼特別,一樣是沒有捨棄(至少是暫時),都市人對低成本和高效益的追求。或許其他的活動可不必那麼認真,但套對於這個攀登活動,我必須承認我做錯了。

(自討文)我賭瘋了 - 我的尼泊爾島峰之旅
尼泊爾的島峰是我計劃今年一連串登山活動中的重頭戲,作為自己第一個的六千米高山,我想是需要較認真地去對待。過往困擾我的強烈高山反應,我已經有一定的認識和體驗,我亦頗有信心可以掌握,和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年中順利地攀登過兩座五千米以上的高山後,我也急不及待地去確認攀登島峰的活動。但事總與願違,在預定假期的前一個多月,我仍然未能確定攀登島峰的行程,在計劃上是一個失誤。然而正當要放棄攀登島峰這計劃之時,卻剛巧知道有朋友可以直接聯絡到尼泊爾的響導,忽然又可以按照我的計劃去實行。對於這個失而復得的機會,我承認我沖昏了頭腦,在急趕著確認機票、假期等的情況下,我應該多些去想這個完全吻合我假期的攀登的活動,是否太過樂觀或理想。或許其他的活動可不必那麼認真,但對於這個攀登活動,我必須承認我做錯了。

(自討文)我賭瘋了 - 我的尼泊爾島峰之旅
難得的十九天假期,在攀登島峰的行程只能夠說是剛剛足夠,途中經過往珠峰基地營的路線,當中還需要有充足的高度適應, 所以是快不了的。然而這個失而復得攀登島峰的行程,卻仍可增排往Goyko,現在反過來看,若此非狂想必定是太過理想。當時我有跟另一位專業登山朋友討論過我們的行程。因為我個人以島峰為這次活動的目標,也曾經想過建議隊友放棄Gokyo那邊,反過來有需要則預算多一、兩天爬島峰。雖然這位登山朋友也認為三天登島峰的部分是太趕了,少了高度適應的時間,而登頂下撤又排得太緊,她婉轉的說如果經常爬超過五千米的高山,體能經驗都很好的才或許可以完成,我當時卻沒有認真地去看待。或許其他的活動可不必那麼認真,但對於這個攀登活動,我必須承認我做錯了。

(自討文)我賭瘋了 - 我的尼泊爾島峰之旅
還有一樣令我去沖昏了頭腦的,就是特別優惠的響導費用。由始至終,我都認為只有合理的利潤,才能驅使服務供應業者提供合適的服務。再簡單的一句話:一分錢 、一分貨。這個失而復得攀登島峰的行程,重點是太過便宜,加上又能夠度身訂造,滿足了每個人行程上的不同需要,稱得上是經濟實惠又完美的計劃。回頭看,我想怪不得他人,貪總是要付出代價的。三天登島峰部分,只有一個晚上在基地營,也沒有後備日方案,作為多次出國攀登的旅行者,莽自為有些經驗,又沒有堅持多做一些市場調查,我必須承認我疏忽了。

(自討文)我賭瘋了 - 我的尼泊爾島峰之旅
當一切都落實了,計劃就只會按步就班的在運行。我認為這是我第一次連旅行目的地,都不敢向家中長輩交代,縱使他們從來也不曉得我要到的地方在那裡。其實簡單的說往尼泊爾旅遊,他們也許如常攪不清在那裡,反正也不是第一次我要去一個他們不認識的國度。心底裏,我只能說我也不知道自己是要往那裡去,島峰只是一個名字,需要暫且放下家庭、犠牲了年假、浪費了金錢、脫離了安逸的生活,換來最多是一個名字,美其名一座六千米的高山,值得嗎?每一次的出國旅行,我的答案都是肯定的,但這一次我多少有些猶豫。所以我想就連旅行目的地,我也說不出口。

(自討文)我賭瘋了 - 我的尼泊爾島峰之旅
尼泊爾的登山響導是一個剛二十出頭的年輕人,我不敢輕看這個小伙子,我們在加得満都第一天的見面後,不太了解他有別的事要忙,直到第二天出發前往Lukla,我們才知道有另外一對由德國來的男女,也一起跟我們同行,而我們彼此之間並不知道對方的存在,直到我們在這內陸機埸碰面。起初我們也不太清楚這響導的安排,後來我們逐漸知道大家都是來爬島峰的,只是行程上我們這一隊是較先前往,而德國隊就在好幾天後,但究竟這個響導最終的葫蘆賣甚麼藥,我們暫且都攪不清楚,至少我們知道對我們攀登島峰的行程上是沒有影響的。

(自討文)我賭瘋了 - 我的尼泊爾島峰之旅
前半段的高度適應健行都沒有大問題,個人感覺亦非常良好。最後一次的高度適應在四千四百米的Dingboche,適應日是攀登上五千米的後山,我們大致上都順利完成。第二天我們來到基地營前的最後一站 - Chhukung。來這裡的大慨都是要爬島峰的,然而真正像爬山的人卻不多。前幾天我們經常與往珠峰基地營的徒步旅客交談,得知我們要爬島峰大都感到稱讚,然而稱讚背後,有多少值得驕傲呢?有一位香港的登山家說過,當你完成珠峰甚或七大洲頂峰後,你才知道原來還有更多人,超過一次登七頂峰,又或者驚覺有多少人能完成全球十四座超過八千米的高山;島峰只是這些八千米高山群中的小矮人。我們攀登島峰的行程上,我想我們忘記了對山的謙卑和恭敬,就連登頂日的天氣預報,雖然我們多次追問響導也說不出,看來他不大擔心甚或關心。我想怪不得他人,行前我還強調會隨機應變,按需要預多一、兩天登頂,如今連基本的資料也沒有,我必須承認我疏忽了。

(自討文)我賭瘋了 - 我的尼泊爾島峰之旅
在Chhukung的一天,碰到一團來自台灣的登山客,大部分人都被陽光曬傷,應該是登頂後剛從基地營下徹回來的。為了我們明天的登頂安排,我硬著頭皮上前搭訕,原來他們昨天從高地營出發,那裡與基地營距離有五、六百米的高度差,而他們登頂後返回基地營休息,然後再下徹到Chhukung,到達時已經差不多是晚上七時。反觀我們後天由基地營出發,登頂後再下徹到Chhukung,看來情況只會更壞。唯一可能比較優勝的,是我們有自己的整套登山裝備,或許走起來會快一些。響導不知是了解我們的能力不足,還是希望捷足先登,催促我們在到達基地營那天的凌晨,就出發去攻頂;幸好前一天在Chhukung時,我們堅持先做些使用器械沿繩上昇和下降的訓練,否則按行程我們要在基本營才有機會實習,浪費了在基地營寶貴的休息時間。就是因為島峰被列爲Trekking Peak,事前不需要攀登訓練,器材可以最後一刻才租賃,不講求技巧和器材的運用。用得其所就想當然沒有問題,然而很多技巧上的細節,只有不斷的實習才領略得到,之所謂能熟能巧。出發前我自持在攀登的經驗,接二連三提出沿繩下降比器械攀登更危險,強調如果可以最好在出發前先到山坡上做一些練習,然而最終仍是胎死腹中。登島峰頂後隊友告訴我,使用八字環沿繩下降時,在固定繩的交接位失手打把八字環掉下,所以被困在近乎垂直的雪坡上。其實這一點我有提醒過,在Chhukung的練習時,我亦借機向響導再提出八字環的使用方法,以喚醒沒有經驗的團友。雖然如此,我在隊中盡量不想取代響導在提供攀登技術支援的角色,以為運用自我的能力去減輕響導的負擔,然而當時他已經下降至雪坡的最底處,幸好隊友在不知所措期間,有另外一隊的響導,應該幫他利用意大利半結,只運用鎖扣以取代八字環沿繩下降。回頭看,我想怪不得他人,慫恿門外漢參與看來容易卻具高風險的攀登活動,我必須承認我疏忽了。

(自討文)我賭瘋了 - 我的尼泊爾島峰之旅
說回登頂日,我們如期凌晨出發,原來也有好幾隊亦是提前起行。穿過基地營便是一漫長的石坡,我想行了好幾個小時,響導才告知那裡是高地營區,然而看不到有人在那裡蓋蓬帳,可能已經出發了去攻頂。走到天快亮的時候,即差不多走了五、六個小時,我們才到達穿冰爪的位置,而往上看已經有隊伍在筆直的雪坡上攀登。本來響導說在那裡會稍待休息才上路,當我們急急趕趕、不太熟練地把登山裝備整理好後,響導又催趕我們繼續上路。由於需要經過幾個有冰隙的險坡,我們都必須用繩連繋著整隊人一起通過。在雪坡上走了不一會,就已經來到筆直的雪牆,而當時亦有領先隊伍登頂後下徹。響導吩咐我們打冰斧留在雪牆底部,當時我沒有深思,但後來再想這樣會不會太過武斷?為了節省重量而自行放棄一件極有用的攀登工具,值得嗎?我們不敢怠慢,把上升器接上繩索,起初坡度不太大,我們行動仍然迅速,而越接近山頂斜坡就越陡,加上海拔已經超過六千米,任何的身體活動都令人氣喘如牛,根本想快也快不了。本來我們沿繩器械攀爬應該不會太困難,怎知道我們彷彿有心無力,而隊友亦離開大隊越來越遠。響導這個時候跟我說,他跟協作先登頂然後再回來幫我們。我還未及深思熟慮,響導已經離開,我眼看隊友的疲態亦愛莫能助,這個時候我只能做好自己,也期望響導可以早些折返來解困,始終時間不斷溜走,我只怕隊友撐不下去。終於我亦登頂,響導跟協作替我歡呼,然後他們就繼續在山頂拍不同的造型照。我看得傻眼,氣來氣喘下向他們執問,不是說過會返回來協助我們登頂嗎?我不知是我太過氣喘還是動氣了,他們回應不明白我想甚麼。經過一番對話,響導終於動身下徹協助隊友。等到隊友登頂,他累得連站起來也不行,雙手更是擧不起來拍照。當他坐在山頂時我開始替他擔心,因為整個攀登行程中,在登頂後還有撤下山的路程,如果他已經筋疲力盡,又怎能下徹到基地營,而且我們的計劃還要走多好幾個小時到Chhukung。幸好他休息一會兒和吃了點能量包後,仍然可以撐下去,之後還發生上述過下降時失掉八字環的事件。雖然最後我們幸運地能夠按計劃返回Chhukung,但大家討論過,餘下往Gokyo的行程就沒信心完成。我想起出發前專業登山朋友給我們的意見,不幸地她對我們的估計正確無誤,我們只好取消往Gokyo的行程,提早結束這個登山活動。事後我曾與隊友再討論過,為什麼他那麼辛苦仍不選擇放棄登頂,他告訴我以為除了登頂外就沒其他辦法。回頭看這次登山活動無疾而終,我想怪不得他人,換個角度看,我們運氣比較好,有終而無疾,而我亦必須承認我疏忽了。

(自討文)我賭瘋了 - 我的尼泊爾島峰之旅
後語:我經常跟響導說,十三年前我來過尼泊爾走珠峰基地營路線,現在再來就是為了島峰。想當年我因為能力、裝備、經驗等問題,決定在開始往Kala Platar的路上就折返,直到今天我仍然認為,當日下徹的決定對自己是最合適的,我並沒有為此而覺得可惜;然而今年重踏故地,雖然能力、裝備、經驗上都有所改善,我亦不因為能夠登島峰頂而有半點自豪,要不是我們的運氣比較好,仕何半點的差池,也足以令這場賭命的攀登活動中,令我們成為下一個失敗者。我相信我們只是一群比較運氣好的賭徒,才能可在這次過分投機的攀登活動中全身而退。
超讚的自我挑戰!感謝分享。
catfelix wrote:
(如果文章過於廣東口...(恕刪)

catfelix wrote:
然而今年重踏故地,雖然能力、裝備、經驗上都有所改善,我亦不因為能夠登島峰頂而有半點自豪...(恕刪)


令人感動 也發人深醒的好文章
謝謝分享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