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之細路】(左線)十分崠茶亭-出關古道:山不在高、有仙則靈 (下)

樟之細路/(左線)十分崠茶亭-出關古道:山不在高、有仙則靈 (下)
  • 行走路段:約17.8公里,RSA-50~RSA-51
  • 沿途行經:十分崠茶亭→聖關段→新開
  • 路線難度:
  • D9-D10路線GPX載點
重要:本段不建議無登山健行經驗之網友前往,部份路線目前指標仍未完善,出發前請務必下載GPX軌跡檔,搭配離線地圖使用,以避免發生迷途之危險;並請詳讀以下踩線紀錄、了解路況,做好事前準備。


【樟之細路】(左線)十分崠茶亭-出關古道:山不在高、有仙則靈 (下)

▲螢光筆處為今日路線


樟之細路的日出美景

「山不在高  有仙則靈」,今天一早的景致頗讓我有這樣的感觸。
昨晚查好日出時刻,一早醒來發現對面山頭雲層頗厚,雲層中泛出紅光,卻不見朝陽。【樟之細路】(左線)十分崠茶亭-出關古道:山不在高、有仙則靈 (下)【樟之細路】(左線)十分崠茶亭-出關古道:山不在高、有仙則靈 (下)

悠閒的準備早餐時,忽然雲層開了一個縫,透出了雲隙光的美景。【樟之細路】(左線)十分崠茶亭-出關古道:山不在高、有仙則靈 (下)

出發!往十分崠茶亭方向前進
昨日文末的住宿推薦中說到,十分崠茶亭是相當合適的紮營點,只是昨日大雨、我們無法走到。今日下坡走一段路後,就看到好幾塊整理過的漂亮露營地,這裡是「十分崠蓁愛休閒農場」經營的露營區。
【樟之細路】(左線)十分崠茶亭-出關古道:山不在高、有仙則靈 (下)
▲還有桌椅、雨棚,不用擔心下雨;水龍頭管線也拉好了!

蓁愛休閒農場│洽詢電話:0921-750-056

十分崠茶亭
過了露營區,很快就遇見古色古香的十分崠茶亭。早年這兒可是個熱鬧的趕集所在,從海邊運往內陸的鹽貨、從山區運往平地的農產,都利用十分崠古道來運輸,所以古道上也就設立了許多客家先人建的茶亭,以供來往過客歇腿、休憩,十分崠茶亭就是其中一座。
【樟之細路】(左線)十分崠茶亭-出關古道:山不在高、有仙則靈 (下)


往聖衡宮前進
出關古道以聖衡宮分成東西段,從十份崠至聖衡宮為「出關古道東段」,聖衡宮往關刀山為西段。而我從網路上查到的資訊分段,我覺得更為完整與清楚,他把出關古道縱向分為三段:
  • 北段:出磺坑城隍廟到十份崠茶亭包含了出雲古道+雲崠段。(第1天的路線)
  • 中段:十份崠到聖衡宮古稱十份崠古道或是挑夫古道。(現在正在走的路線)
  • 南段:聖衡宮到關刀山又稱聖關段,是今天下午預計要完成的路線。
【樟之細路】(左線)十分崠茶亭-出關古道:山不在高、有仙則靈 (下)
▲一開始是產業道路,一路向上。轉角有間美麗的老房子

不久後遇到一處相當美的展望點,今天天氣比昨天好太多了!【樟之細路】(左線)十分崠茶亭-出關古道:山不在高、有仙則靈 (下)

接下來的這段路,看到不少楓香樹種跟芒草,秋天來應該會有紅葉跟芒花點綴。有段地面上灑落了白色的油桐花,油桐花季節來應該也會有不同風光。【樟之細路】(左線)十分崠茶亭-出關古道:山不在高、有仙則靈 (下)

開始登山後,很慶幸認識了幾個好夥伴,通常不會抱怨路程辛不辛苦,只有一句「一直走就對了,堅持總會走到終點」,所以旅程中有時候只要人對了,就甚麼都對了。

本段緩坡走到頂,會看到刻有「出關古道」字樣的大石頭,過了大石之後,路況開始變得比較混雜,草長的特別長,有點掩蓋住了石階,但小心行走是沒有問題的。這段路況也是整段旅程中比較差一點的,小黑蚊也特別凶猛,請記得穿長袖長褲來。
【樟之細路】(左線)十分崠茶亭-出關古道:山不在高、有仙則靈 (下)
 ▲較雜亂的路況,要小心腳下
 

路是人走出來的,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故事。而古道沿線,處處可見昔日先民生活留下的痕跡。
【樟之細路】(左線)十分崠茶亭-出關古道:山不在高、有仙則靈 (下)
▲被荒煙漫草掩蓋的石砌駁坎
 

 
【樟之細路】(左線)十分崠茶亭-出關古道:山不在高、有仙則靈 (下)
▲路況雖然不佳,但路徑都還蠻清楚的


抵達東坡肉岩壁
顧名思義,這片岩壁長的就像一塊方方正正的東坡肉。這塊巨岩夾雜著粉砂質砂岩及頁岩,層層分明,成為這一區的特色景觀。【樟之細路】(左線)十分崠茶亭-出關古道:山不在高、有仙則靈 (下)

過了東坡肉,進入芒草奇高的區域,環境原始,看得出來平時較少人造訪。路徑一樣頗為清楚,只是路況混雜,部份區域需要泳渡植物叢林。
【樟之細路】(左線)十分崠茶亭-出關古道:山不在高、有仙則靈 (下)

三叉路口:十分崠古道石碑
走完了原始山徑,來到鞍部平地,見到十分崠古道的石碑。此時前方出現三條岔路,其中有一條可以直接通到聖衡宮,但我們要照著樟之細路的GPX軌跡踩線,只能選擇看起來最陡的那條山徑往上走了。
【樟之細路】(左線)十分崠茶亭-出關古道:山不在高、有仙則靈 (下)

一直陡上就會抵達百壽亭,也是新百二份山的三角點位置。接下來的路徑變寬,路況也轉好。
【樟之細路】(左線)十分崠茶亭-出關古道:山不在高、有仙則靈 (下)

觀雲樓
下圖左為暸望台,右為觀雲樓,下一個目標「薑麻園桐花步道」的入口位於瞭望台往觀雲樓路上的大岔路口往下走,所以在觀雲樓看完風景,記得還要原路回頭喔!
【樟之細路】(左線)十分崠茶亭-出關古道:山不在高、有仙則靈 (下)
▲左為暸望台、右為觀雲樓

薑麻園桐花步道
附近有很多餐廳跟小吃可以補充能量,出口的對面就有販售熱食飲料,往左是聖衡宮有廁所,附近有許多民宿、客家餐廳、露營區,也有遊客中心,可以在裡面休息吃個午餐、補充補給品。
【樟之細路】(左線)十分崠茶亭-出關古道:山不在高、有仙則靈 (下)

薑麻園休閒園區位於關刀山海拔700公尺處,因早年遍植生薑而得名,現在則是一年四季都有蔬果可採。
【樟之細路】(左線)十分崠茶亭-出關古道:山不在高、有仙則靈 (下)

最後一段健行:關刀山
吃飽喝足後,準備邁入這趟踏查旅程的最後一段-聖關段,這兒登山客較多、路徑維護良好,走起來輕鬆愉快。
【樟之細路】(左線)十分崠茶亭-出關古道:山不在高、有仙則靈 (下)

關刀山的由來
當地有個傳說,據傳當年在鯉魚潭中有鯉魚精作祟,當地居民便到處種植有毒的魚藤,並將東面狀似青龍偃月刀刀背的山命名為關刀山,用意是以關刀斬斷魚藤毒殺鯉魚精之意,即「關刀斬魚藤,魚藤毒鯉魚」。

關刀山位於三義鄉與大湖鄉交界處,海拔889公尺,名列台灣小百岳,也是今日旅程的最高點,沒有再爬坡了。【樟之細路】(左線)十分崠茶亭-出關古道:山不在高、有仙則靈 (下)

後續往卓蘭新開的方向前進,下山的山徑並不長,一下子就來到了古道出口。看到這塊石頭就可以吶喊 : 阿母,挖出關了!!
【樟之細路】(左線)十分崠茶亭-出關古道:山不在高、有仙則靈 (下)


古道出口銜接的是寬敞的水泥產業道路,有非常遙遠的馬路要踢,踢到台三線出口處會遇到新竹客運的站牌,此時看到站牌比看到三角點還感動,從這兒就可以搭乘客運回市區囉!
【樟之細路】(左線)十分崠茶亭-出關古道:山不在高、有仙則靈 (下)
今年五月曾經追隨樟之細路走薑麻園-出關古道石碑來回探查,過了菜壽凸山之後,就鮮少人跡,一路雜木、黑蚊伴隨,路跡棧木依稀存在,不知往年是否曾經嘈雜過?但是沿路實在無大景,要變成人煙熙攘郊山勝地實在有難度,看到這些照片依舊是荒煙漫草青苔據路,這路段還有漫長的推廣、修護時間。
alan1482 wrote:
今年五月曾經追隨樟之(恕刪)


個人蠻喜歡拍照的,其實蠻喜歡十分崠這個位置,是有機會出景可以拍的。

有時看過大山大景,這種古道探險反而是另一種風味。

其實台灣的登山路徑很多真的是仰賴非常多熱心的山友、登山社團、不知名的人士在默默維護,路經才能得以保留,而這條樟之細路前陣子還是仰賴千里步道協會與健行筆記砍草特派員去把路徑找回來。至於推廣細路這條充滿歷史與人文的路徑,還需要很多的配套措施才有可能興旺,至於爬山健行這件事情,我想每個人想要的與獲得的都有所不同,如果有興趣的其實還是可以去走走看看不同的路線人文風景。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