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為在美供應鏈可能會進一步恢復。
由於沒有GMS系統,華為Mate 30系列在歐洲上市時間相比往年明顯延遲。余承東在慕尼黑的發布會上也未宣布明確的上市時間,至今作為首發市場的歐洲尚不能買到該系列手機。
好在Mate 30系列的主要市場是在國內。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認為,由於華為高端手機約70%是出貨至中國,故因欠缺GMS預裝而無法在海外市場銷售對Mate 30出貨影響有限。因此,正向看待華為Mate 30系列需求,認為華為Mate 30在今年下半年的出貨約為2000萬部。此外,華為還將在本月17日在歐洲發布nova 5T進行補救。
但沒有GMS系統終究是致命傷,華為手機將不能在同等條件下與其他手機品牌競爭,2018年華為海外手機出貨量佔比接近一半。
華為事件之後,華為在海外市場遭遇重挫,將重心轉向國內,保持了手機出貨量的增長。但這會導致華為過於依賴國內市場的增長,影響到華為手機的全球化佈局。
Countpoint數據顯示,二季度華為在歐洲出貨量同比下降16%,份額跌至18.8%。而在一季度出貨量則同比增長70%,份額從去年同期的15%提升到26%,反超蘋果手機升至第二位。
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在幾次發布會上也都提到,如果沒有華為事件的話,華為手機出貨量今年可能會衝到全球第一,但目前的情形之下,今年只能排在全球第二。
雖然華為有鴻蒙系統作為備份選擇,但鴻蒙系統的成熟和生態培養尚需時日。華為也在近日表示,今年不會推出鴻蒙系統的手機。此外,即便華為推出鴻蒙系統,想要在海外取得用戶的信任和認可,沒有被用戶廣泛使用的谷歌應用也影響用戶的購機選擇。
如能在近期得到谷歌GMS系統支持,華為海外市場的困局將大大緩解,Mate 30系列在首發市場不能上市的尷尬也有望破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