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cl0648 wrote:
感覺有點像技術成果發表!比較好奇的是智能系統會僅限magic系列會,還是會取代emui成為後續的系統!


取代應該是早晚的問題
三行移動部門高層
也提到S8會強調AI的部分
所以這種類似功能會是17年的重頭戲

只是畢竟是測試用功能
直接放上現有的旗艦系列
一旦出包很難處理
所以用一個子系列來測試
算是一種比較穩健的做法

為什麼充電技術不用在Mate9上啊
台灣會賣嗎?151515151
j808010 wrote:
取代應該是早晚的問...(恕刪)
stacl0648 wrote:
竟然不是用上麒麟96...(恕刪)


麒麟950
stacl0648 wrote:
竟然不是用上麒麟96...(恕刪)


沒上960 我覺的是產品定位
榮耀在華為定位包辦中階低階手機
麒麟950沒這麼爛至少夠用 ,自己mate8 也是順順玩遊戲保証沒問題,在來950功秏低又省電

kaohc wrote:
台灣會賣嗎?151515151

明確結果可能要靠歐大去問
但是發表會前的流出資料是這台只會限量生產
所以我覺得出中國的機會應該不大

j808010 wrote:
明確結果可能要靠歐...(恕刪)


神通廣大的黃牛還是有的 小米MIX網拍還蠻多XDD

不過我看了YOUTOBE的發表會測評

覺得這手機有點醜說.... 畢竟是2012的項目了...

曲面螢幕我覺得還是不夠實用

缺點倒是不少... 誤觸 易碎 成本高

NOTE4 EDGE哪種單邊曲面附加快捷的方式倒是不錯

sfg34mm wrote:
為什麼充電技術不用在Mate9上啊


因為可靠度啊
尤其在NOTE7的事件之後
各大廠商肯定是對電池更加小心

這次的快充也是大電流方案
更是高達5V 8A
除非是做電力電子的
不然一般人聽到8A還是挺嚇人的

不管在實驗室多麼仔細的測試
在現實生活中有太多的非理想因素
任何小缺失都可能造成大問題
把一項沒有經過商用驗證的功能
直接套在自家的旗艦機上
風險很高
出問題整個系列都不用賣了
一搖滾兔子一 wrote:

神通廣大的黃牛還是有的 小米MIX網拍還蠻多XDD

不過我看了YOUTOBE的發表會測評

覺得這手機有點醜說.... 畢竟是2012的項目了...

曲面螢幕我覺得還是不夠實用

缺點倒是不少... 誤觸 易碎 成本高

NOTE4 EDGE哪種單邊曲面附加快捷的方式倒是不錯


畢竟還是要加價
且沒有保固

曲面螢幕
的確在2016年中
沒有看太多的實用功能
絕大部分廠商也是為了彎曲而彎曲
就當作是外型的賣點吧

不過我覺得這應該是為了之後鋪路
既然可彎的可靠度被驗證了
那更大的彎曲應該也不遠了
(類似小時候一種凹下去可以纏在手上的尺)

這次的賣點外型應該不太是其中之一
畢竟曲面在2015大家都看過了
不管你是幾面彎,還是彎啊(而且搞死想要貼膜的人)
快充跟人工助理應該是最重要的地方
可惜人工助理走出中國應該就半殘了
畢竟需要搭配高度的在地化

stacl0648 wrote:
竟然不是用上麒麟960...(恕刪)


定位混亂

1.榮耀之於華為等同紅米之於小米,原先定位跟小米競爭,走的是平價路線,卻出了款往4000 RMB靠攏的手機,即使有一些賣點,但放在副品牌加值能力大幅降低

2.號稱未來手機卻用去年的CPU,造型也沒新意,就是各家已經紛紛出過的曲面屏再搞個前後左右四面八方曲,也許外型已經很難有突破,但是在材質上下下功夫也交代得過去,可惜並沒有

3.麒麟950跟960差距最大的就是GPU,結果MAIL884卻配上2K屏,遊戲效能恐怕比驍龍625配1080P差,難道榮耀認為未來大家不玩遊戲嗎?

4.號稱AI卻無法支持GOOGLE NOW!何況其他智能功能不見得適用中國以外,而且感覺東一鎚子,西一鏟子,沒整體設計.比較像手機去裝了幾個特定用途的APP

5.唯一比較實用的應該是快充,不過經過BOOM7事件,一下子加到40W,我覺得疑慮也不少,畢竟普遍使用的一小時出頭的快充方便性已經不錯,你充電速度再快點,邊際效應並不算大,到底夠不夠安全?反而成為購買考量點之一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