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28570 wrote:就跟你看到的一樣當...(恕刪) 所以生魚片不一定能生吃? 去餐廳沒寫餐具使用費,然後結帳時說,因為使用餐具,所以餐具清潔費10萬,你願意付嗎? 這裡是台灣好嗎?你講的唬爛世界,在中國才會發生吧?
"上"防水膠,應該是指廠商製作手機時,以防水膠做為防水功能。而非使用者自行上防水膠吧?且依標準內容,"無水流清水"這點在現實中難以符合吧?簡單說,掉入馬桶瞬間,馬桶的水或許無水流,但手機是以自然落體入水,此時對手機而言,當下並非無水流,對吧?總之,別讓手機掉入水中或拿去沖水清洗,才是上上策吧?
好了,用這個想黑華為的,可以停停了,這種爭議不只是在華為,所有目前號稱IP68的手機,通通都有進水的危險,只是看你的運氣好不好而已。我老婆最近換P30pro,我也是告訴她沒事別真的去淋水,免得真的進水了,原廠是不保固的,這點目前samsung、Apple、Huawei、Sony通通都一樣,沒有例外。現在來講重點,我自己是用iphone xs max 256G,今年才換的。兩星期前週六我們去河堤邊騎Ubike,下午三點後恰巧下點雨,我們冒雨趕緊著騎回家附近,我們身上都淋濕,但沒有濕透。我手機就放在上衣側口袋,雖然有濕一些,但也沒真正面的淋到水,回家後馬上發現我的face ID就固障了,原以為是一時當機,重開機多次後仍然一樣,我仔細觀查在前鏡頭上似乎有一點點小水氣,這晃然大悟,原來我的iphone 進水了!不是ip68嗎? 怎麼這麼兩光啊。手機拔掉sim卡槽,放防潮箱整夜後,隔天馬上預約apple送修。結果,第三天他們打來,說明我的iphone裡頭有一片濕度指示卡已呈紅色,意思就是內部已受潮,總公司不保固。因為在保固期內,可以換整新機,但因為經檢查內部已有零件受潮,要先付12000的維修保證金,如果新加坡總公司發現仍有其它的項目損壞,損壞維修的金額超過12000的話,要再另行收費。WTF 我相信大多數的人如果收到這種結果,絕對是幹聲連連。我以為我特別衰小拿到機王,後來上網查一下,結果有驚人的發現,iphone的faceID 因受潮壞掉的一大堆,從mobil01查都有幾個案例。youtube打關鍵字去查 face id failure water damage下面一大片,各種修復的範例,影片的結果就是,這種內部受潮而faceID 壞掉的案例非常多,絕對不是個案。但是蘋果公司的保固條款,用內部受液體入侵不予保固的這項條文,就直接吃死你消費者,用這種完全不對等的保固方法,欺負消費者,不服氣你咬我啊,手機公司家大業大,幾個小蝦米能耐我何,每個都是這種令人作噁的態度。不是防水嗎? ip68嗎?為什麼只是雨水都擋不住?你們根本就是不實廣告,如果連一點小雨水的能力都擋不住,你有臉拿防水當作主打功能之一嗎?笑死人。所以這種新聞,不要說華為,現在台面上做ip68的手機廠,吃相通通一樣難看。良心建議,就算ip68 也儘量不要碰水,前面已經有太多案例是不歡而散的,也別賭運氣,因為莊家是球員兼裁判,你贏不了的。
響應樓上的沒錯,不管標綁防水能力多強,手機千萬都不要拿去試防水功能,個人原來使用的U11 4/15在奇萊主峰下大雨拿出來拍照完,下山途中太有自信沒把手機放防水袋,放在雨衣口袋裡GG了,原本要再買U12,剛好看到P30預購排隊禮送watch gt,跟看上P30的拍照能力,立馬變心改換P30,雖然防水沒有pro 有IP68,提醒自己爬山下雨時乖乖的放防水袋收好,哈。掛掉的U11 (Edge Sense 側框感應真的好用)
red violin wrote:好了,用這個想黑華...(恕刪) iPhone XS Max放口袋又不是直接去淋雨水連雨水都無法防那還真的不能稱做IP68我自己去台東東河拍海浪,整個大浪打來我跟XZ1手機都被大浪打到全濕不跨張上半身和下半身的牛仔褲及XZ1手機全濕,牛仔褲後來乾了都是白色的鹽但XZ1手機就是沒事影片在這裡影片在這裡我還是對 Sony的IP68防水最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