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bbs.nga.cn/read.php?tid=16775365&rand=378
整理一下這個訪談裡有關華為手機的拍照能力如何登峰造極的秘密。

這次的潛望模組能夠有這種效果,華為其實耕耘佈局了三年,而非從 P20 系列推出後才開始動工。可見要完成拍照霸主的功績,得很早開始起步。


許多人都指出華為之所以能有這種成就,都靠索尼願意獨家供應它最好的感光元件,所以功勞應該歸給索尼的硬件,華為只是出錢購買。訪談裡似乎不認同這種說法,反而是表示索尼配合了華為的構想去製造才能做出如此強大的感光元件,從設計到算法都是華為團隊的功勞,索尼方面也相當配合。這代表索尼根本只是做代工,真正的成像技術與強大的展現其實是華為團隊的心血,所以到頭來最厲害的不是索尼,是華為這個負責出主意的團隊。但是仔細看時程,也是要至少一年多的時間。
甚至有關ToF模組的算法,都是索尼開放讓華為去開發,最後才能夠有這麼好的效果。所以其實也還是索尼搭了華為的順風車,索尼不如像徠卡一樣去冠名在華為手機的後頭,沾沾光,他自己的手機團隊根本和人家差了十萬八千里,無法讓索尼享有華為這種榜上第一的榮耀。



華為的團隊來自世界各地,又直接和供應商合作來解決問題。像是一個馬達,為了讓OIS模組能夠在有限的空間裡搭載,華為親自投入與供應商間的合作,像蘋果一樣,共同來想解決方案。最後問題解決了,技術也成為華為獨有,雙贏。從整個相機的每一個零件都投入研發,而非直接套用現有的方案,才能有更好的展現。

目前看來這一系列的感光元件確實為華為獨佔,但是即使別人拿到了,沒有華為強大團隊的算法加持,也不會有好效果。當然,這系列感光元件主要的設計者是華為,自然是由他們獨佔比較合理。
放眼手機界,敢送測 DxO 的廠商,目前也只有三星能夠勉強和華為上一代旗艦追平,利用較差的感光元件盡力地調校,勉強追上,但是即使如此也還是被抨擊得體無完膚,更不用提其它連稍微追上華為都追不到的那些拍照更爛的廠商,看看華為這種認真程度與佈局之久,那些廠商恐怕是永遠也追不上。
沒送測的 Oppo 也或許有那個潛力和華為一搏,只是三星或 Oppo 如果無法像華為這麼全面地主攻拍照功能,恐怕也還是力有未逮。不過競爭才能進步,現在也只能期盼他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