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高時,無線充電會變慢嗎?

長期近距離使用有可能有交流磁場影響人體健康,就像高壓電線、變壓器,有可能有致癌的疑慮

這句在台灣實在是沒啥影響

害怕磁場致癌前我覺得比較需要擔心食物的問題

對了記的WIFI要關掉喔全身曝露在高功率的電磁波好恐怖喔

如果這東西這麼危險這麼爛那全球廠商是在研發啥的?

沒記錯某樓貼的東西是2013年寫的

當年920用上無線的時候

也是這些論調

都過幾年了更新一下拿新的東西來說好嗎

我想當蘋果內建無線充電時這些問題應該都會不見

====================

回到本文我也有發現如果今天溫度過高

就會發現充電版上的燈會開始閃然後充不進去

必須等機子冷卻後才能繼續充

而且開WIFI的時候會充不進去

但是開基地台分享就不會

但是會很熱充很慢就是了

測試機子920

話說現在直立充電板好便宜阿

微軟快把WIN10搞定拉市占不然我快要拋棄WP拉

cwlin33 wrote:
可能我沒說清楚,我...(恕刪)


量磁場應該知道磁場是旋量, 電磁波可以用天線去收, 但磁場卻要用線圈去框. 用對器材很重要.

若無線充電的效率偏低, 那剩下的能量去哪裡? 是熱還是電磁場. 能量不會消失吧.
因為沒有發現單磁極, 磁力線必為封閉曲線, 所以磁場必定由線圈發出, 發散在空間中再導回線圈, 形成封閉曲線.
除非你有超導態的材料, 否則要談遮蔽磁場, 很拚. 而「洩露」是理所當然.
s90711 wrote:
而且開WIFI的時候會充不進去

會這樣嗎?使用無線充電時,我從沒刻意關閉WiFi,至今尚未發生充不進去的問題耶!
umts wrote:
若無線充電的效率偏低, 那剩下的能量去哪裡? 是熱還是電磁場. 能量不會消失吧.

能量當然不會消失。使用無線充電時,手機會發熱,熱就是一種能量。
至於洩露的部分,當然不可能完全沒有,重點是洩露多少,所以我第一次使用無線充電板,就先用高斯計量它洩露的量,發現真的非常低,遠比電扇、吹風機等電器用品低得多。尤其吹風機使用時離頭很近,遠比無線充電危險多了!我習慣讓數據說話,而不是只憑空想來判定什麼東西安全,什麼東西危險。

cwlin33 wrote:
能量當然不會消失。...(恕刪)


簡單的說, 你確定量幾十Hz大電的高斯計, 可以量到幾百KHz的磁場嗎? 你確定你知道磁力線分布的位置嗎?

讓數據說話當然沒問題, 但是要知道訊號以什麼形式出現, 怎麼量它.

我的矛盾是 Qi的線圈規範通常可以工作到4000 Gauss, 有甚麼理由會只量到百萬分之一強度的訊號強度 (mini-Gauss). 遮蔽的太好了, 簡直神乎其技. 這跟號稱75%的轉換效率相比, 太不相稱了.

再說, 若磁場真的這麼容易遮蔽, 那你所熟知的吹風機, 電風扇早就量不到磁場.
umts wrote:
簡單的說, 你確定量...(恕刪)


雖然我對無線充電沒什麼興趣
我的j88和現在的家用電話也是無線充電

你說了這麼多
為何不拿個數據出來
馬上就可以證明你的論調
大家也不用在這邊一直鬼打牆

別人拿出了數據,你說不準
你就拿你的儀器出來測啊

這個社會只會講道理的太多了,也不需要這種人
實際的行動,和數據拿出來
如果是因為頻率不同,以致於一般的交流高斯計不適合用來量無線充電板的話(不排除這種可能性),希望有人能提供正確的數據。如果沒有數據,討論無線充電的安全性是毫無意義的。

回歸主題。今天早上再次作了一次實驗,無線充電時使用電扇在旁邊吹,充電速度真的比較快。所以如果在意充電效率,氣溫過高時是比較不適合使用無線充電的。

cwlin33 wrote:
回歸主題。今天早上再次作了一次實驗,無線充電時使用電扇在旁邊吹,充電速度真的比較快。所以如果在意充電效率,氣溫過高時是比較不適合使用無線充電的



現在6月正熱

不論用無線或usb充電.手機背面和玻璃都會發熱
因此都會放在小風扇旁邊或是用電扇吹著
手機整體就涼涼的

去年使用8x.充電時必會發熱.冬天可暖手心
但我認為這樣子熱對電池和手機都不是好事
因此充電時都用12v小風扇吹手機散熱

太陽升起前的最後一顆星.....就是晨星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