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的行銷為什麼那麼受客戶歡迎, 有點不解?

便宜好用,此外與樂視的不同是它在不斷進步,不斷注入新動力,也慢慢地建立起自己品牌地位,如果只是鬥cp而沒有自我提升,很大機會步樂視後塵
繼小米之後

不是多了一堆智慧家居產品公司?

很多大公司在搶吃這塊餅

大部分小米產品不錯

也有少數的地雷啊

issyo wrote:
繼小米之後
不是多了智慧家居產品公司?...(恕刪)


不過有希望成長的都是美國 中國的大公司
目前看不到台灣的那一份
Jimmy in Netherlands

bbctank wrote:
作業要自己寫,不要...(恕刪)


老兄,

你要不要看一下我過去的發言,

我沒當學生已經很久了,

雖然我也想再回學校當一次學生。

我來這邊是想聽聽大家的意見,

很多東西我還真的是不太懂。

因為這邊有很多熱心的人是可以給我一些啟發。

你怎麼對「作業」這種東西的聯想能力那麼高?

我猜你也應該不是學生很久了吧?
Rubon 3rd

isma2266 wrote:
報告樓主世界很大 ...(恕刪)


仁兄你好,

我也有這種感覺,

不過有的時候朋友或同事會互相討論,

討論沒結果的時候,

就只好來這邊請教大家。

從這個版上討論的狀況,

好像大家都很有想法,

收穫很多,

這個也很好。
Rubon 3rd
Rubon 3rd wrote:
拼裝貨公司


原來拼裝貨公司就可以獨立設計cpu



那一顆自主cpu都沒有的

htc.lg.sony.asus..oppo是撿破爛公司嗎?

jay406 wrote:
除了大家說的這些原...(恕刪)


謝謝你,

這件事情我沒有注意到。
Rubon 3rd

jack881120 wrote:
貼牌機?我不知道你...(恕刪)


我反而覺得原生的不好用,這次入手1+5T近原生的OS就更顯的MIUI的成熟穩定跟便利!
MIUI OS的設計我是給最大的肯定,當然它借鏡IOS不少但現在也自成一樹!

小米行銷做的並不好喔!遠遠輸給OPPO、VIVO、華為等等,但有接觸過它體系的產品基本上都給肯定的態度,物美價廉穩定度又好!
小米的前瞻是要整合你的生活這大方向並沒有錯,但都要獨力完成這是不可能的,光資金規模三星、蘋果之類的才有辦法,所以跟其他專業商家合作並配合自己體系UI做整合才是上策!
其實如果一開始就把問題定調在小米產品受歡迎是行銷的因素,那有時問題或答案之間的關聯反而不容易找出。
另外就是如果用的是傳統通訊行的觀點,也不容易突破這問題。
單純建議樓主跳脫以上兩個預設點來重新尋找答案。其實這篇文章也算成功了,很多人參與了討論。
Rubon 3rd wrote:
小米手機可以成功到...(恕刪)


樓主要了解小米發展到今天的地位真的需要從頭開始了解小米,小米成功不是只靠行銷,受歡迎也不是小米的行銷,所以這文章會很長,不想看得請跳過

小米一開始是單純從MIUI做起,後來獲得融資才開始了手機事業,小米強調的是互聯網,倚靠的是網路的傳播力量,而小米搭上了大陸互聯網起飛的時代,加上MIUI迎合中國人的使用習慣,所以就算小米沒自家手機載體,光MIUI就有上百萬的使用者,而當小米有了資金做了小米1出來並召開了發布會,光米粉的追捧就已經先讓小米有了立足之地,但當時的手機市場三強鼎立(APPLE HTC SUMSUNG),低規高賣是常態,高規要更高賣是正常的,這就是小米1抓住的市場切入點,扣除了所有廣告.經銷商.電信商成本,自己在網路賣手機,同時在發布會普及了硬體規格的知識,創造手機CP值的神話,同時狠狠了打了所有手機廠牌一巴掌,以後想要低規高賣要先過小米這關,至此小米迎來了高峰,雷軍說的豬站在風口上也會飛起來

雷軍說過小米是互聯網公司,對照小米現今的智能生態鏈模式,不難理解雷軍的意思,小米不是單純把自己定位在手機公司,小米要做的是所有有關互聯網的東西,手機只是一個載體,只是其中的一個產品,只是因為普及性與接受度的原因,手機成為小米創業的基石,也是擦亮小米招牌的工具,所以可以猜測小米一開始的藍圖的就是智能生態鏈,只不過在整個藍圖中最直接關鍵的入口就是手機事業,只有小米手機成功了才有帶動整個生態鏈發展的機會,如果小米手機失敗了就不會有今天的小米了,當然這都是根據現在狀況的不負責推測

再來說小米的行銷,雷軍說過豬站在風口上也會飛,小米第一個高峰趕上了中國互聯網的崛起,所以小米的CP值行銷取得巨大的成功,但是小米當時還是創業初期的小公司,連手機事業都是融資獲得的,隨之而來的饑餓行銷更是深植人心,但雷軍也說過以前小米找富士康代工手機時被拒絕,不難知道小公司要找大型代工廠的難度,不是每家都願意接這種賣CP值的手機小咖,加上小米當時只靠網路賣手機,沒有電信商.經銷商.實體店面,所以對手機庫存量的控管勢必更加嚴謹,一旦量做大庫存多了,賣不掉的沒地方倒貨勢必造成虧損,所以饑餓行銷順應天時的出現了,一直到了2015-2016年,小米進入了低潮期,手機事業嚴重下滑,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線上飽和,大家都學會了小米這套,看看魅族 鎚子 1+,小米遇到創業至今最慘澹的一年,但不得不說小米高層做決策的成熟度,小米開始積極布局線下市場,不停的開設小米之家,感覺這對手機事業下滑的小米是艱難決定,但再深入看待小米之家,可以了解這個決定是小米最關鍵的決定,因為小米原本就不是一家單純的手機公司,其實小米在這幾年誕生了不少子公司(華米.紫米.雷軍說過有10幾家),加上ODM廠(手機.智能家居)的助力,成就了小米之家的健全性,小米之家賣的就是小米智能生態鏈,小米智能產品賣的也是CP值,換句話說小米產品的利潤不高,而開設實體店面承擔的所有成本必須由這些產品的利潤分擔,所以小米必須要有健全產品生態鏈才能支撐起一家小米之家,單靠手機利潤想支撐小米之家的營運是有困難的,因此在2016之前小米主要靠的是互聯網線上行銷模式,當線上飽和了,2016小米就開始了小米之家實體線下行銷模式,而線下行銷模式就是傳統行銷,靠的就是實體店面.廣告,所以小米開始有了代言人,有了節目廣告,開始當金主爸爸了(雷總還親自上了大陸綜藝節目--奇葩說),讓大家開始認知小米不是賣手機的,是賣智能生態鏈的,也因為小米有了比較健全的智能生態鏈才能又迅速的擴展小米之家,而小米之家又不像華為 VIVO OPPO只賣手機,賣的是智能家居,看看台北對比大陸等於半殘的小米之家都可以創造千萬營業額了,不得不佩服小米在手機事業低潮時,可以用小米之家創造第二個高峰

2015-2016是小米低潮期,但隨著小米加大小米之家展店速度的力度,同時又開始布局海外市場,曾經拒絕小米的鴻海富士康,如今跟小米在印度合作小米代工廠,台積電跟小米合作澎湃晶片,小米之家又有人說堪比智能家局的無印良品,身為手機CP值的領頭羊,到如今說是智能生態的領頭羊也不為過,我個人覺得是小米一開始的藍圖就很大,大到雷軍說小米是互聯網公司時,一般消費者都只注意到了手機,只發現小米不務正業的搞一些體重計.掃地機器人.自行車.跑鞋,當手機銷量下滑的時候,大家都等著看小米怎麼生存下去,會不會成為第2個HTC,這時才發現小米不是要只靠手機存活的,是要靠整個智能生態鏈立足市場的大藍圖,在手機市場日漸飽和的劣勢下,又創造了另一個切入市場的機會,說到這不得不對比一下小米跟HTC,說實在的HTC是小米CP值戰略最大的受害者,當整個大陸手機市場都被小米教育一番的時候,HTC還傻傻的在幹低規高賣這檔事,姑且不論換芯事件跟紫光事件,HTC在手機業務下滑的時候,還一意孤行的走老路,甚至發展了VIVE事業,可惜對整個市場的誤判造成如今賣掉ODM廠要重返榮耀困難重重,反觀小米在手機事業下滑的時候,雖然感覺有點反應不及,但及時調整策略加強實體店面的鋪展,而之前一直發展的智能家居也在此時爆發,由此可知兩家公司對於市場的掌握度有很大的差別,而高層決策更是一個上天堂一個住套房,所以小米成功是靠行銷靠手機還是靠智能家居,我倒覺得小米用6年的時間從一家小公司到現在的規模,靠的是天時(網路)地利(內需跟印度市場)人和(手機與生活息息相關,智能家居是潮流也是未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