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積分:7485分
文章編號:88514782
449828 wrote:
小米14比較好奇的事...(恕刪)
近年來手機上的大廠認證都是協助調整色調,尤其中國牌,並不像以往的Sony或Nokia在部分的硬體有那些大廠的部分硬體技術下放…不過就算是後者也還是貼牌沾光居多,目前唯一有看到那麼一點成效的僅有Vivo的蔡斯T*鍍膜,抗耀光能力確實在手機中特別出色
回來說14Pro吧,主鏡的片幅從1"縮減到1/1.31"不見得是壞事,在手機這麼有限的空間下要做好能夠跟1"片幅搭配得宜的鏡組還是太難了…雖說小米&其他中國牌目前的1"手機做出來的成果都還算不錯,但是那個鏡組凸起真的已經不是人人都能接受
縮減到1/1.31"最直觀的影響就是同樣焦段、光圈的條件下,鏡組可以有效縮減體積…然而14Pro則選擇往上擴大光圈以及加入光圈葉片機構,至少可以確定的是沒有浪費多出來的空間
然後官方說法是這片全新訂製的OVX9000感光元件在SN與DR的表現上都優於原本的IMX989,那就基本可以確定在畫質這件事上只要鏡組設計不雷,就沒有理由輸給前代的13Pro…至少從目前我自己有看到的評測影片來看,也確實跟13Pro比起來是只好不差,跟13U比則基本沒有差別,因為13Pro它本來就是偷料版的1"鏡組,實際操作是等效21裁切23,就算只比主鏡也是輸給13U這是事實
相機本來就不是只看片幅大小來決定畫質好壞…約莫20年前吧,APSC的單眼剛開始風行,DC市場中還有片幅僅2/3"(手機界慣用的說法是1/1.5")的超級DC存在,在差不多的預算下F828之類的超級DC雖然片幅遠遠小於單眼,但是鏡頭的優勢也海放那些單眼的入門Kit鏡,導致很多人產生選擇障礙
同樣的故事在大約10年前也再發生過一次,只是那時候流行的是無反了…市場上一樣也存在RX100之類的旗艦小DC,還是一樣在類似的體積&價格上讓不少人買了無反卻沒有得到碾壓DC的畫質,都要把入門Kit給換掉才能取得片幅該有的優勢
手機上面遠比相機還要苛刻的空間限制,我是真心覺得堆到1"就只是為了規格上的一個爽度…對於大多數人來說≥1/1.5"都已經無感了,多出來的空間我寧願你拿去死命的加大光圈,從最根本的進光量來解決現在單位畫素過小導致進光量不足的問題
甚至我還覺得如果14U全面改用僅1/2.51"的IMX858,把光圈一口氣推到≥F0.9,跟13U比起來誰輸誰贏還不好說呢…畢竟F0.9可是比F1.8大了整整2EV,也就是400%進光量
而且如果真這麼幹了,這還會是相機發展百餘年來第一顆可以自動對焦的F0.9鏡頭,這個噱頭遠比1吋片幅要大多了
個人積分:6745分
文章編號:88514898
featheringer wrote:說的太好了,我也是感覺鏡頭大於感光元件,感光元件多大的底,沒好的鏡頭來配合,細節要好有限(就單看不少人分享的別品牌感光元件小底照片),畢竟看單眼相機,鏡頭是貴於機身(含感光元件),只是在手機空間有限下,改鏡頭後如何表現,就再看看,只是過去小米12su有改外褂鏡頭的,那時看不少人分享照片,感覺是不比單眼差了,只可惜那外掛鏡頭也不比小米12su手機便宜
近年來手機上的大廠認...(恕刪)
鏡頭跟感光元件是相輔相成的,國際大廠們都很有默契的停在1/1.3"這個大小,然後各自展開算法與高畫素的進化,這需要強大的軟體實力才玩得轉…中國牌在這方面真的比較弱,才一路堆到1"試圖用硬體來彌補軟體
軟體比較弱的還有Sony這家,所以你也看到他們的手機出現了真光學變焦還有ExmorT的全新型態CMOS…他們雖然沒像中國牌一樣堆料,但一樣是試圖用更先進的硬體來彌補貧弱的軟體
小惡魔市集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