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a金融卡購買台灣小米官網配件的問題

小金剛寶寶 wrote:
小弟不才,懇請蝦米大...(恕刪)



1、請問蝦米大大如何得知paypal請款貨幣一定是新台幣?那它到底怎麼請款?
2、銀行以國外交易名義收手續費,意思是無國外交易之實胡亂收取不實費用,因此舉違反金管會相關法令,而蝦大可如此肯定台灣某些銀行有此行為,想必有所本,請蝦大提供名單,以供網友檢視,該份名單小弟亦會提供金管會。
3、回報消費地是銀行回報的嗎?那銀行故意回報國外地,就屬於偽造文書及詐欺囉,請蝦大提供造假銀行,本人自當向金管會檢舉。
以上,為了廣大的網民們,為了公平正義,請蝦大不吝提供相關資訊。


我替蝦米爸爸回答

1.
PAYPAL是依照購物網頁的標是金額請款的..
因此他寫新台幣就是用新台幣請款...
如果標示人民幣就是人民幣請款

2.
國外交易手續費<==代表是國外交易
如果請款地點是國外就會被收取這個手續費
有些銀行是自己吸收
這完全是看收單地點

這都是以新台幣來說的

如果以人民幣或其他外幣來說
不管收單地在哪都會被收取

3.
回報消費地是請款商回報的
這跟銀行沒關係的



不了解麻煩多查一下GOOGLE
不然提出來的問題是會被笑的
更不用說去檢舉了
會笑掉大牙的

白癡豪 wrote:
1.
PAYPAL是依照購物網頁的標是金額請款的..
因此他寫新台幣就是用新台幣請款...
如果標示人民幣就是人民幣請款

2.
國外交易手續費<==代表是國外交易
如果請款地點是國外就會被收取這個手續費
有些銀行是自己吸收
這完全是看收單地點

這都是以新台幣來說的

如果以人民幣或其他外幣來說
不管收單地在哪都會被收取

3.
回報消費地是請款商回報的
這跟銀行沒關係的


小弟不是不想用google,而是google這個手續費所能得到的資料,也不如各家銀行、商店、國際組織、聯合信用卡中心每天給我的資訊多,信用卡關於處理交易、清算這工作小弟也做了十多年,有些人用google得到的資訊、自己推理的結果,就以為是目前的實際情況,那我也。小弟就目前這家公司交易模式,提供整個交昜過程給大家參考:至於手續費收取合理與否,是消費者自己的選擇。

小米委託paypal收取它在台灣網站銷售商品的款項,paypal不是直接向發卡行要求支付新台幣。所有消費者跟商店間款項的支付都是銀行對銀行,發卡行付給收單行,收單行再付給paypal,paypal它的收單是國外銀行,這中間就必須透過國際組織清算轉換,這就產生了所謂的手續費,不然新加坡收你新台幣幹嘛?你新台幣也不是國際允許的清算貨幣。於是國際組織這中間就先抽1%走。金管會明示最多只能收1.5%,所以銀行最多就是收0.5%,而銀行公告的會員條款都會明示這一條。

所以這手續費就非關小米承諾新台幣付款,各位消費者收到的帳單的確跟訂單上的一模一樣,只是因經過國際組清算,就會有手續費。所有商店都會說都是銀行收去,銀行只收那0.5%,實際上國際組織收入更是可觀。

另外消費地,是以刷卡機申請地為準,小弟曾遇過德國商人把他家的機台拿到馬來西亞刷,消費者雖然在馬來西亞刷,消費地卻在德國,請款商沒義務也不用回報,刷卡機登記在哪,消費地回報就在哪。

上述請大大提供原因通知金管會也是其來有自,有人指出某些銀行胡亂提供消費地而多收這筆國外手續費,而所謂的消費地也就是國別 ,這資訊在刷國外交易時就由收單行傳到了國際組織,再到聯合信用卡中心,最後才到發卡行,所以你覺得發卡銀行為了收你這國外手續費,要跟上面幾個單位串通,才能更改交易軌跡,是有可能的事嗎?為了你台灣一家小銀行,敗壞信譽,可能嗎?所以有銀行幹這種勾當,當然要檢舉。

至於樓上說退貨能被收取兩筆手續費,那我肯定你用的是visa卡,去跟你的發卡行反應吧,這可以取消的,也只有visa才有這問題。

簽帳金融卡約過一個月商店沒來請款,即會解除圈存,即可動用,自行刷摺即可。

小金剛寶寶 wrote:
1、請問蝦米大大如何得知paypal請款貨幣一定是新台幣?那它到底怎麼請款?
2、銀行以國外交易名義收手續費,意思是無國外交易之實胡亂收取不實費用,因此舉違反金管會相關法令,而蝦大可如此肯定台灣某些銀行有此行為,想必有所本,請蝦大提供名單,以供網友檢視,該份名單小弟亦會提供金管會。
3、回報消費地是銀行回報的嗎?那銀行故意回報國外地,就屬於偽造文書及詐欺囉,請蝦大提供造假銀行,本人自當向金管會檢舉。

我就說了,有人搞不清楚狀況吧!

以新台幣計價的交易,收單銀行回報給發卡銀行的消費地是國外的話,有些發卡銀行會收取"國外交易手續費",一個例子就是微軟的Win8: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00&t=3020811
如果你覺得上面提到的中國信託、聯邦、台新...等銀行(因數量繁多不一一列舉),是胡亂收取手續費的話,那你趕快去檢舉,我等著你去檢舉!

我在7樓提到:
蝦米爸爸 wrote:
底下這篇是說Paypal會回報"交易地區是SG(新加坡)",不知Paypal有無改變作法?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1&t=1319233

後來根據網友提供的資料,Paypal回報的消費地仍然維持是SG(新加坡),所以顯然Paypal這幾年關於華人地區(or亞洲?)的交易做法沒甚麼改變。

但這種事情,2009年是回報新加坡,難保2013年Paypal不會更改,例如增加設立供台灣地區使用的虛擬刷卡機(指網頁刷卡)--回報消費地區就是台灣,所以之前只是大家還不清楚Paypal的最新作法時,在討論回報的消費地區可能會是哪裡?竟然也可以被你說成銀行亂回報?你自己不也舉出下面的這件事:
小金剛寶寶 wrote:
另外消費地,是以刷卡機申請地為準,小弟曾遇過德國商人把他家的機台拿到馬來西亞刷,消費者雖然在馬來西亞刷,消費地卻在德國,請款商沒義務也不用回報,刷卡機登記在哪,消費地回報就在哪。

老話一句:請先搞清楚討論的狀況,不然你老是拿A狀況來B狀況的案例討論,就算你A狀況講的再怎麼對,但明明就不適用在B狀況。

台灣小米網站的例子已經很明顯了,我貼過兩張圖,一張是小米結帳的頁面--新台幣1130,另一張是我的信用卡銀行所顯示的未出帳消費明細--也是新台幣1130。

小金剛寶寶 wrote:
小米委託paypal收取它在台灣網站銷售商品的款項,paypal不是直接向發卡行要求支付新台幣。所有消費者跟商店間款項的支付都是銀行對銀行,發卡行付給收單行,收單行再付給paypal,paypal它的收單是國外銀行,這中間就必須透過國際組織清算轉換,這就產生了所謂的手續費,不然新加坡收你新台幣幹嘛?你新台幣也不是國際允許的清算貨幣。於是國際組織這中間就先抽1%走。金管會明示最多只能收1.5%,所以銀行最多就是收0.5%,而銀行公告的會員條款都會明示這一條。

我從我的Paypal帳戶查交易明細,以及從我的發卡銀行帳戶查消費明細,你這段的第一行就已經不成立了。Paypal的確是以新台幣1130向我的信用卡銀行(即發卡銀行)請款。你這段講的一堆東西(例如「新加坡收你新台幣幹嘛」等語),看起來都跟現在的這個案例不符合。

補一張Paypal的交易明細,Paypal向我的信用卡銀行收費"新台幣1130",沒再轉換成其它貨幣。


我的信用卡銀行也顯示:消費地區是SG,但是簽帳金額是新台幣1130,跟Paypal顯示的一致。


最後再提醒一次:你要去金管會檢舉銀行,趕快去檢舉喔!我猜大家都等著看你檢舉。
蝦米爸爸 wrote:
重點是:在台灣小米購買配件,paypal請款的貨幣是新台幣,照理說請款的貨幣一樣,不會有你提到的外幣交易的手續費,但台灣就是有某些銀行還是會以"國外交易"的名義收手續費,但有些銀行不會。對於那些即使以台幣交易但仍想收"國外交易"手費續的銀行而言,回報的消費地就是重點了,消費地不在台灣才能符合"國外交易"這名義啊!

我都已經點出這一件事了(paypal請款的貨幣是新台幣),小金剛仁兄沒實際去台灣小米刷卡買東西,就說這件事不會(不應該?)發生。以小金剛仁兄的能耐,應該很好查證看實際請款的貨幣是不是新台幣?

小金剛寶寶 wrote:
上述請大大提供原因通知金管會也是其來有自,有人指出某些銀行胡亂提供消費地而多收這筆國外手續費,而所謂的消費地也就是國別 ,這資訊在刷國外交易時就由收單行傳到了國際組織,再到聯合信用卡中心,最後才到發卡行,所以你覺得發卡銀行為了收你這國外手續費,要跟上面幾個單位串通,才能更改交易軌跡,是有可能的事嗎?為了你台灣一家小銀行,敗壞信譽,可能嗎?所以有銀行幹這種勾當,當然要檢舉。

請小金剛兄看是不是下列的國內發卡銀行如他說的胡亂收取手續費,趕快向金管會檢舉,以造福大眾。
法蘭克熱狗 wrote:
收取國外交易手續費的發卡銀行與卡別,括弧內為所購買作業系統價格與所收取的手續費:
中國信託 VISA、MasterCard---(439 手續費6元)-(1299 手續費16元)
聯邦---(439 手續費7元)
萬泰---(439 手續費6元)-(1299 手續費16元)
台企銀 Visa---(439 手續費7元)
台新---(439 手續費實收2元)
華南銀---(439 手續費5元)
富邦 MasterCard---(439 手續費6元)
日盛---(439 手續費6元)
永豐---(439 手續費4元)
台新 Visa---(1299 手續費25元)
澳盛銀行 Visa---(439 手續費7元)

不收取此筆交易國外手續費的銀行與卡別:
花旗 VISA、MasterCard
富邦 VISA
國泰世華 VISA
第一銀行
玉山
上海銀行 VISA
小金剛寶寶 wrote:
以上,為了廣大的網民們,為了公平正義,請蝦大不吝提供相關資訊。

相關案例(微軟和小米),以及相關銀行都提供給你了。
請記得要去檢舉喔!

補個中國信託的說明,國外消費以新台幣向國內發卡銀行請款的狀況也是有的:
https://www.chinatrust.com.tw/html/announce/financialinfo/content_931129_popup_2.html


微軟去年在台灣銷售Win8升級優惠方案,以新台幣439(或1229)計價,不少消費者也是在台灣上網購買,卻被收取"國外交易手續費",很多人被收取的很心不甘情不願。

連微軟都沒辦法要國內的發卡銀行別收這筆手續費,如果你去檢舉且成功的讓國內發卡銀行別收手續費,真的是造福萬民啊!
蝦米爸爸 wrote:
我都已經點出這一件事了(paypal請款的貨幣是新台幣),小金剛仁兄沒實際去台灣小米刷卡買東西,就說這件事不會(不應該?)發生。以小金剛仁兄的能耐,應該很好查證看實際請款的貨幣是不是新台幣?




唉!小弟不買哪會來這邊分享。樓上分享新聞的大大講了個大概。
重點就不是在新台幣結帳請款,是清算走的路線。

刷卡時:
消費者下訂單-->輸入卡號-->發卡行核准-->聯合信用卡中心-->國際組織-->收單行-->PAYPAL(出貨)。
請款時:
PAYPAL請款-->收單-->國際組織-->發卡行-->付錢-->國際組織(轉匯)-->收單行-->PAYPAL
中間卡了一道最重要的關卡:國際組織,它收走了1%。
即使當中所有的角色都知道是新台幣結帳,但新台幣不是國際認可清算的貨幣,只能轉為外幣再轉回新台幣。
如果小米委託的是台灣收單金流如ezpay、suntech,清算直接透國國內聯信中心,不會有手續費這問題。

這個是國內民宿松X居網頁上訂房注意事項:它也是新台幣結帳 ,收到帳單也是台幣訂房金額 ,但會有手續費,它也相當細心提供PAYPAL付款注意事項:



小金剛寶寶 wrote:
paypal申請刷卡機台是在新加坡、美國,但是重點不是他設在哪裡、回報消費地在哪,而是到底他清算的貨幣是哪種。只要是他請款的貨幣不同,都一定要透過國際組織清算轉換,就至少有1%以上的費用產生。

小金剛寶寶 wrote:
小米委託paypal收取它在台灣網站銷售商品的款項,paypal不是直接向發卡行要求支付新台幣。所有消費者跟商店間款項的支付都是銀行對銀行,發卡行付給收單行,收單行再付給paypal,paypal它的收單是國外銀行,這中間就必須透過國際組織清算轉換,這就產生了所謂的手續費,不然新加坡收你新台幣幹嘛?你新台幣也不是國際允許的清算貨幣。於是國際組織這中間就先抽1%走。金管會明示最多只能收1.5%,所以銀行最多就是收0.5%,而銀行公告的會員條款都會明示這一條。

小金剛寶寶 wrote:
重點就不是在新台幣結帳請款,是清算走的路線。

即使當中所有的角色都知道是新台幣結帳,但新台幣不是國際認可清算的貨幣,只能轉為外幣再轉回新台幣。
如果小米委託的是台灣收單金流如ezpay、suntech,清算直接透國國內聯信中心,不會有手續費這問題。

這個是國內民宿松X居網頁上訂房注意事項:它也是新台幣結帳 ,收到帳單也是台幣訂房金額 ,但會有手續費,它也相當細心提供PAYPAL付款注意事項:

真奇怪啊!
有人的重點變來變去的,一下說重點是請款的貨幣,後來又說重點不是在新台幣結帳請款。

一下說在國內以新台幣結帳的刷卡消費,發卡銀行根據回報的消費地在國外而收手續費是亂搞,要去跟金管會檢舉,後來又改口說是所有的角色都知道是新台幣結帳,並舉例國內的某民宿用新台幣結帳,但透過Paypal付款就會有手續費。

雖然看起來你的說法在變,變的跟我一開始提到的狀況越來越像了 --> 我提醒大家,即使以新台幣結帳,但若是發卡銀行所收到回報的消費地不在台灣(後來證明Paypal回報的消費地是SG新加坡),就有可能會被收取"國外交易手續費",可能的意思是指有的銀行會收、有的銀行不會收。

但你還是沒釐清一個問題:以新台幣計價的國外交易(發卡銀行顯示的消費地在國外),不是所有的銀行都會收取國外交易手續費,例如國泰世華銀行就不收取這費用。而且不是只有我一個人可以證明,先前用台幣刷卡Win8的某些網友也都回報了有些銀行沒收取此筆手續費。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00&t=3020811

小金剛寶寶 wrote:
visa、master幫你清算固定收1%,所以剩下0.5%;就銀行收。銀行本身頂多不收0.5%,但1%絕對不會替你付給國際組織,所以別再放出謠言,銀行是營利機構,不是慈善行業。

老話一句:有人搞不清楚狀況(把A狀況擅自套用在B狀況),就說別人講的是謠言。但隨著有人開始搞清楚狀況,似乎也一直在修正自己的說法。

以新台幣計價的交易但消費地被算成國外,你想要知道哪些銀行有收手續費、哪些銀行沒收手續費,我已經有把相關資料列給你看了,你到底還要不要去檢舉啊?當然如果是你自己沒搞清楚狀況,後來才搞清楚,那我猜你大概也不敢去檢舉了,因為檢舉成功的機率很低,雖然我也希望你檢舉成功,讓一些銀行別收取這種名目的手續費,但很多家銀行敢這麼收就表示這名義合法啊!不過還是有沒收手續費的銀行。

但重點是:你到底要怎麼解釋為什麼有些銀行沒收取以台幣計價之交易的國外交易手續費?如果你要解釋成是那些銀行自行吸收了,那請你回頭看看你寫過的話「但1%絕對不會替你付給國際組織」。

小金剛寶寶 wrote:
1、請問蝦米大大如何得知paypal請款貨幣一定是新台幣?那它到底怎麼請款?

小金剛寶寶 wrote:
唉!小弟不買哪會來這邊分享。

我之所以會認為你沒跟台灣小米買東西,是因為你問的這個問題。我認為如果你有買東西,查Paypal的交易紀錄你就會看到Paypal也是以台幣向發卡銀行收費,或是你查銀行的帳單明細(或未出帳明細),原始交易幣別是新台幣。有兩種管道供你查詢請款貨幣,你怎會不知道該筆交易的請款貨幣是新台幣?

如果請款貨幣是美金(或其它外幣),我的銀行就會顯示消費地簽帳金額是美元(或其它外幣),然後外幣折算日一欄也會有日期、不會是空白,你自稱有這方面十多年的經驗,除了你沒實際跟小米買東西這情況,我想不出你怎會不知道你的信用卡銀行被請款的貨幣是不是新台幣?如果你有買東西,那你應該可以先查證好你自己的發卡銀行被請款的貨幣是哪一種,又怎會問這種問題呢?
小金剛寶寶 wrote:
1、請問蝦米大大如何得知paypal請款貨幣一定是新台幣?那它到底怎麼請款?
2、銀行以國外交易名義收手續費,意思是無國外交易之實胡亂收取不實費用,因此舉違反金管會相關法令,而蝦大可如此肯定台灣某些銀行有此行為,想必有所本,請蝦大提供名單,以供網友檢視,該份名單小弟亦會提供金管會。
3、回報消費地是銀行回報的嗎?那銀行故意回報國外地,就屬於偽造文書及詐欺囉,請蝦大提供造假銀行,本人自當向金管會檢舉。
以上,為了廣大的網民們,為了公平正義,請蝦大不吝提供相關資訊。

蝦米爸爸 wrote:
一下說在國內以新台幣結帳的刷卡消費,發卡銀行根據回報的消費地在國外而收手續費是亂搞,要去跟金管會檢舉,後來又改口說是所有的角色都知道是新台幣結帳,並舉例國內的某民宿用新台幣結帳,但透過Paypal付款就會有手續費。

厲害耶,自己加文字耶~這些話我什麼說過?我往上翻了很久真的沒看到
所有的角色都知道是新台幣結帳->消費者知道、小米知道、發卡行知道、收單行知道 ,大家都知道,有說錯嗎?清算時還不是要經過國際組織清算,跟大家知道有何關係,我有改口什麼?從頭到尾我一直在說是「貨幣清算」的問題。
蝦米爸爸 wrote:
以新台幣計價的交易但消費地被算成國外,你想要知道哪些銀行有收手續費、哪些銀行沒收手續費,我已經有把相關資料列給你看了,你到底還要不要去檢舉啊?當然如果是你自己沒搞清楚狀況,後來才搞清楚,那我猜你大概也不敢去檢舉了,因為檢舉成功的機率很低,雖然我也希望你檢舉成功,讓一些銀行別收取這種名目的手續費,但很多家銀行敢這麼收就表示這名義合法啊!不過還是有沒收手續費的銀行。

厲害耶,自己加文字耶~我什麼時候有說過要檢舉你說的情況?找不到這篇文?
我要檢舉的文就在上面,你發的哪個符合我檢舉的條件?你自已講的怎麼又變成是我要檢舉的條件?

蝦米爸爸 wrote:
有人的重點變來變去的,一下說重點是請款的貨幣,後來又說重點不是在新台幣結帳請款。

唉!我三篇文章回覆三個文,根據前面的文,每次回覆的文所要提的重點當然不一樣。前後文故意不引言,直接拼在一起,再說我重點變來變去
蝦米爸爸 wrote:
雖然看起來你的說法在變,變的跟我一開始提到的狀況越來越像了 --> 我提醒大家,即使以新台幣結帳,但若是發卡銀行所收到回報的消費地不在台灣(後來證明Paypal回報的消費地是SG新加坡),就有可能會被收取"國外交易手續費",可能的意思是指有的銀行會收、有的銀行不會收。

真的很愛裝想法一致,paypal是跟singapore的royal bank申請刷卡業務,交易國別自然帶SG。
另外paypal的客服電話也可以撥,對岸同胞接的,他會明明白白的告訴你:「即使新台幣交易,雙方都在台灣,仍然會出現國外交易手續費,因為我們paypal是國際支付公司,會透過國際清算...」(字正腔圓)

蝦米爸爸 wrote:
但重點是:你到底要怎麼解釋為什麼有些銀行沒收取以台幣計價之交易的國外交易手續費?如果你要解釋成是那些銀行自行吸收了,那請你回頭看看你寫過的話「但1%絕對不會替你付給國際組織」。

這東西有趣了,小弟真的去問了其中一家,蝦米推的那家,他告訴我他們真的沒收。所以「但1%絕對不會替你付給國際組織」,這句話先我認錯。
但原因當然不是消費者。他跟我說他們家的系統已經很久了,以前也很少這種金流交易,所以系統當初設定清算完是沒出現外幣就直接出台幣帳,不會去檢核,而且這類交易1%的手續費相較於所有卡片每個月清算數百億國外交易的銀行來講,裡面短差幾萬,沒人知道。所以這問題根本沒人發覺。我再度確認,他們的確走國際組織清算路線,所以他們的確被收走1%。這1%也的確是他們付掉。

附上paypal的信,如果你是因為paypal付款產生國外交易服務費,是可以申請退費,由paypal負擔。

小金剛寶寶 wrote:
蝦米爸爸 wrote:
重點是:在台灣小米購買配件,paypal請款的貨幣是新台幣,照理說請款的貨幣一樣,不會有你提到的外幣交易的手續費,但台灣就是有某些銀行還是會以"國外交易"的名義收手續費,但有些銀行不會。對於那些即使以台幣交易但仍想收"國外交易"手費續的銀行而言,回報的消費地就是重點了,消費地不在台灣才能符合"國外交易"這名義啊!
老話一句:請先搞清楚討論的狀況 --> 台灣小米是以台幣來交易。

小弟不才,懇請蝦米大大開示:
1、請問蝦米大大如何得知paypal請款貨幣一定是新台幣?那它到底怎麼請款?
2、銀行以國外交易名義收手續費,意思是無國外交易之實胡亂收取不實費用,因此舉違反金管會相關法令,而蝦大可如此肯定台灣某些銀行有此行為,想必有所本,請蝦大提供名單,以供網友檢視,該份名單小弟亦會提供金管會。
3、回報消費地是銀行回報的嗎?那銀行故意回報國外地,就屬於偽造文書及詐欺囉,請蝦大提供造假銀行,本人自當向金管會檢舉。
以上,為了廣大的網民們,為了公平正義,請蝦大不吝提供相關資訊。

小金剛寶寶 wrote:
厲害耶,自己加文字耶~這些話我什麼說過?我往上翻了很久真的沒看到

你才厲害吧!
我從頭到尾哪有講過你紅字的那些話?也可以被你說成是這樣?
看來喜歡幫人加文字的是你啊!我有說過銀行"無國外交易之實胡亂收取不實費用"這話嗎?我往上翻了很久也都沒看到我說過這樣的話,所以"無國外交易之實胡亂收取不實費用"這話是你說的沒錯吧!
(現在流行自己做的事,說成是別人做的嗎?)

我從一開始講的都只有一件事:台灣小米雖然是以新台幣計價,消費地如果是國外(後來證實是新加坡),台灣有些銀行會收取手續費,有些銀行不會。然後你就突然跳出來說別再放謠言了,我回說是有人(你)搞不清楚狀況,你就要我開示這些事,所以你要我開示的這些事當然是建立在這一件事情的基礎上,你要檢舉銀行當然也是建立在這一件事情的基礎上。(但現在看來你想改口說你講的是不同的事情)

小金剛寶寶 wrote:
你發的哪個符合我檢舉的條件?你自已講的怎麼又變成是我要檢舉的條件?

怎麼當初你要我提供銀行名單、你說你要去檢舉,我也列給你看了,現在你又改口說我講的東西哪個符合你要檢舉的條件?既然我講的東西還無法構成檢舉條件,那當初要我提供資料供你檢舉這些話難道不是你說的?我就說嘛,有人搞清楚狀況後應該是不敢去檢舉了,請回顧當初你說那些話的情況: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34&t=3377677&p=2#44135476

蝦米爸爸 wrote:
老話一句:請先搞清楚討論的狀況,不然你老是拿A狀況來B狀況的案例討論,就算你A狀況講的再怎麼對,但明明就不適用在B狀況。

小金剛寶寶 wrote:
小米委託paypal收取它在台灣網站銷售商品的款項,paypal不是直接向發卡行要求支付新台幣。所有消費者跟商店間款項的支付都是銀行對銀行,發卡行付給收單行,收單行再付給paypal,paypal它的收單是國外銀行,這中間就必須透過國際組織清算轉換,這就產生了所謂的手續費,不然新加坡收你新台幣幹嘛?你新台幣也不是國際允許的清算貨幣。於是國際組織這中間就先抽1%走。金管會明示最多只能收1.5%,所以銀行最多就是收0.5%,而銀行公告的會員條款都會明示這一條。

小金剛寶寶 wrote:
所有的角色都知道是新台幣結帳->消費者知道、小米知道、發卡行知道、收單行知道 ,大家都知道,有說錯嗎?清算時還不是要經過國際組織清算,跟大家知道有何關係,我有改口什麼?從頭到尾我一直在說是「貨幣清算」的問題。

從頭到尾大家關心的是發卡銀行會不會在這種案例中收取手續費,你提「貨幣清算」只是你做為發卡銀行一定會收手續費的理由,結果後來你自己終於也搞清楚還是有些銀行不會收手續費。怎麼你現在想把事情導向到「貨幣清算」,可惜這不是重點,重點還是在「向消費者收國外交易手續費」,請勿本末倒置。

我已經說過「請先搞清楚討論的狀況,不然你老是拿A狀況來B狀況的案例討論,就算你A狀況講的再怎麼對,但明明就不適用在B狀況。」雖然你講的有些事是對的(也有些是錯的),但你卻搞錯重點了吧!請問一般消費者有誰關心貨幣清算?大家關心的是手續費,貨幣清算只是你用來做為銀行一定會收手續費的理由,現在已經得証有些銀行不收手續費,也就是你的推論"貨幣清算->銀行必定跟消費者收手續費"不一定成立了,現在你想改口問題是貨幣清算?壓根就沒消費者關心貨幣清算這件事(除了你)。

小金剛寶寶 wrote:
唉!我三篇文章回覆三個文,根據前面的文,每次回覆的文所要提的重點當然不一樣。前後文故意不引言,直接拼在一起,再說我重點變來變去

我得再佩服你一次!
從頭到尾討論的都是"同一件事情"--以新台幣計價、消費地是國外,哪些銀行會收手續費、哪些不收?

我已經說了,是有人搞不清楚狀況(把A狀況套用在B狀況),怎麼你現在想改口你的三個文是三種狀況?不管幾個文,討論的都是同一件事情。還是你現在的意思是你講的是不同狀況?如果你講的是不同狀況,那你不就是搞不清楚狀況(亂套用狀況)?來回顧一下你一開始是怎麼說的:
小金剛寶寶 wrote:
看到上面有人po有些銀行不收手續費,我提出看法,去查一下所有銀行的信用卡條款吧~每家都會收!!這條早期沒規定收多少,銀行收取不同標準,出帳單時都算在消費金額裡,大家都不知道有這條,現在金管會早就強制規定收取不得超過上限1.5%,且必須和消費金額分開列示,最重要是要列在信用卡約定條款。
visa、master幫你清算固定收1%,所以剩下0.5%;就銀行收。銀行本身頂多不收0.5%,但1%絕對不會替你付給國際組織,所以別再放出謠言,銀行是營利機構,不是慈善行業。
paypal申請刷卡機台是在新加坡、美國,但是重點不是他設在哪裡、回報消費地在哪,而是到底他清算的貨幣是哪種。只要是他請款的貨幣不同,都一定要透過國際組織清算轉換,就至少有1%以上的費用產生。

小金剛寶寶 wrote:
這東西有趣了,小弟真的去問了其中一家,蝦米推的那家,他告訴我他們真的沒收。所以「但1%絕對不會替你付給國際組織」,這句話先我認錯。

要認錯請甘願點!而且該認錯的重點不是你講錯的這句話--「但1%絕對不會替你付給國際組織」,而是你在沒搞清楚狀況時,就隨便說別人講的是「謠言」。即使你搞不清楚狀況講錯了,我也都沒有用「謠言」來形容你說的那些會誤導大家的話。

你不覺得你先跟某些銀行查證手續費這件事應該要先做嗎?結果你先隨便說別人講的是謠言,發現自己講的狀況兜不起來以後,現在又改口說你的三個文是不同的狀況。我一開始就指出有人搞不清楚狀況時,你那時還不趕快去搞清楚狀況?

小金剛寶寶 wrote:
他跟我說他們家的系統已經很久了,以前也很少這種金流交易,所以系統當初設定清算完是沒出現外幣就直接出台幣帳,不會去檢核,而且這類交易1%的手續費相較於所有卡片每個月清算數百億國外交易的銀行來講,裡面短差幾萬,沒人知道。所以這問題根本沒人發覺。我再度確認,他們的確走國際組織清算路線,所以他們的確被收走1%。這1%也的確是他們付掉。

如果現在那些少數不跟消費者收手續費的銀行,往後都要跟消費者收取的話,那你這個動作就是害了消費者啊!但可能幫了你服務的銀行,因為消費者沒得選免手續費的銀行了。

小金剛寶寶 wrote:
附上paypal的信,如果你是因為paypal付款產生國外交易服務費,是可以申請退費,由paypal負擔。

這點給你鼓鼓掌,幫大家爭取回一些權利!
你也幫你自己爭取回一些權利了,因為你本來以為每一家銀行都會收這種手續費。

小金剛寶寶 wrote:
小弟不是不想用google,而是google這個手續費所能得到的資料,也不如各家銀行、商店、國際組織、聯合信用卡中心每天給我的資訊多,信用卡關於處理交易、清算這工作小弟也做了十多年,有些人用google得到的資訊、自己推理的結果,就以為是目前的實際情況,那我也。小弟就目前這家公司交易模式,提供整個交昜過程給大家參考:至於手續費收取合理與否,是消費者自己的選擇。

怎麼看起來有時Google到的資訊,其實還蠻有用的。反而是你一直以為的實際狀況(每一家銀行必定會跟消費者收手續費),當你真的去求證時,才發現別人講的是對的!

即使你講的10句話對了9句,但你講錯了最關鍵的1句(也就是銀行跟消費者收手續費的問題),關鍵說錯就是錯了,大家關心的是手續費,你一直提貨幣清算做啥?為了證明你有十多年經驗絕不會講錯嗎?說錯沒關係,但發現錯了以後就改口說另外對的9句才是重點,不覺得這彎轉的很硬嗎?當初要我提供銀行名單給你、你說要去檢舉,現在改口說我提的情況不符檢舉條件,那要我提供名單是講好玩的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