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貢獻是把低價機標準提高了, 要 720P 螢幕 4.7吋以上
各家中國手機廠為了不被紅米打掛,所以拼命推出更好機種,像華為榮耀3C
可惜台灣買不到
當然也把紅茶店打趴了 低規高價很難賣
聯發科 3G 解決方案在偵八核推出後
已經不輸高通了
上次有報導國外測試
性能差異不大, 省電大勝!

現在只差配上高規螢幕和相機
然後壓在一萬以內就會非常有競爭力
各家機皇什麼的大概都會很抖

不過小米供貨不足是問題
比較起來
收購 moto 的聯想
可能更有機會藉這個真八核方案往上衝

自已使用紅米機。
紅米已足夠應付我日常生活使用(不玩遊戲),雖然軟體仍存有bug(中華電信3g會偶爾通話沒聲音)
但紅米的價格,卻已深深打敗其他名廠。也迫使大廠們紛紛推出低價機種因應。
這乃是消費者之福。
我覺得他的貢獻是, 讓聯發科的晶片效能讓普羅大眾都看到..

也能了解到,手機的價值就是有新的選擇,而不是被大廠給牽著走.
尤其是看到大廠用同樣晶片,卻要貴上好多錢的例子比比皆是.

最重要的是,讓許多長輩也能較容易的因價格關係,離開智障型手機行列

漫步蔚藍晴空下 wrote:
聯發科 3G 解決方...(恕刪)


小米供貨從來不是問題.小米是故意這樣做的.這樣才有利潤
以下是我在另一篇的回應

紅米從頭到尾都不是想要產能一次到位的.那樣她會虧本的

不是產能問題.是利潤問題
紅米必須分批定量以時間換取利潤.也就是說每次向廠商訂的成本是不同的.越後面成本越低.利潤就越高.最後一年周期到了.就變所謂的紅米2.然後又從頭來一次

產量是依據大家所預約的量.下去估算下次預定的量.所以紅米不會有庫存問題(這就是為甚麼他要用預約方式才能搶購的原因)

他的周期大概是
第1個月紅米可能是虧本或接近成本.所以量不會太多.第2.3個月已經是可以打平或小賺.然後進入穩定利潤期.然後利潤最大期.然後進入尾聲.開始降價.但還有有利潤.因為一年了.各規格成本也都在最低價了

小米價錢能低的另一個關鍵在於網路直銷.不須通路商.這部分有人估計起碼價差3成
華為如果來台開賣榮耀3C 3X就好了,紅米都就沒人鳥
它實現了低價高規,與白牌機不同差在陀螺儀和地磁感應計。
手機有多這些可玩的範圍更廣。
小米機會勝過其他低價手機
我是覺得MIUI是最大的誘因

大家對於白牌手機的印象就是
買來後幾乎都不會有甚麼更新
然後介面幾乎都是Android原生的

MIUI固定都會更新,內建的功能也多絲毫不輸大廠的
雖然是抄..但對於消費者來說好用才是重點
Canon 5D3 + Canon 24-70 F2.8L II
小米會先預估消費量,再以低於消費量的方式向供應商下定,這樣就可以避免庫存。(但前提是預估也要夠準確才行,在前期供不應求出貨不及的情況下是有可能,但後期市場漸漸滿足後,再以新機因應繼續造成供不應求的情況)

如果供應商價格已接近最低價時,恐怕成本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越來越低,因為零組件的供應價格是以簽約方式提供,不太可能逐月調降。

利潤來源應是採薄利多銷的模式。

chmot wrote:
紅米必須分批定量以時間換取利潤.也就是說每次向廠商訂的成本是不同的.越後面成本越低.利潤就越高.最後一年周期到了.就變所謂的紅米2.然後又從頭來一次

產量是依據大家所預約的量.下去估算下次預定的量.所以紅米不會有庫存問題(這就是為甚麼他要用預約方式才能搶購的原因)

他的周期大概是
第1個月紅米可能是虧本或接近成本.所以量不會太多.第2.3個月已經是可以打平或小賺.然後進入穩定利潤期.然後利潤最大期.然後進入尾聲.開始降價.但還有有利潤.因為一年了.各規格成本也都在最低價了
MIUI是品牌機與白牌機最大的分水嶺,有自己的介面,證明有對手機進行調校過,才能使新規格用得更順,而白牌機都只是掛載ANDROID提供的,有些硬體可能會出現功能無法作用的情況,這才導致白牌機經常被消費者抱怨的原因之一
twjohnny42 wrote:
MIUI固定都會更新,內建的功能也多絲毫不輸大廠的
雖然是抄..但對於消費者來說好用才是重點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