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11 Ultra 日拍測試及夜拍Gcam比較測試

s3bl274 wrote:
錄影竟然比12 Pro(恕刪)


以我來說我覺得可用性高很多

主鏡頭很強不用討論, 但是廣角的錄影品質也很好
長焦端錄影....沒試過.
這棵長焦鏡頭的對焦距離很遠, 大概要一公尺以上才能對焦Orz
soulman wrote:
看你的回文,你覺得不(恕刪)

一樣上腳架PK的話,10T Pro原廠夜景只能用慘來形容...跟什麼諾貝爾獎一根毛的關係都沒有,就是一個很基礎的攝影概念:上了腳架當然就是降ISO...但是連華碩這種二線甚至三線的小廠都想得到了,小米想不到?你想看一樣上腳架的樣本,我也不是沒有,就讓你看看吧

別說Google天文模式欺負人,今天就算是只有12MP的i12PM一起放到一樣大,27MP的10T Pro還是輸,那你覺得問題出在哪?

事實上就是10T Pro原廠相機根本沒有設計到上腳架的算法,手持或腳架對手機本身來說完全沒有區別,它照樣當成你是手持所以衝ISO然後再來瘋狂塗抹...從拍攝時間就可以看得出來了,10T Pro用原廠相機拍這張,印象中是五秒鐘內完成,但用GCam開天文則是耗費兩分多鐘
就算是沒有因為加大片幅而轉為追求畫質的i12PM,原廠設計仍然以拚成功率為主(靠加大片幅的優勢去拚ISO),也確實因為偵測到上腳架而將曝光時間稍微放寬拉到了8秒,手持我最多只看過4秒...問題出在哪,很明顯了不是嗎?
featheringer wrote:
一樣上腳架PK的話,10T...(恕刪)


上腳架這樣的對比結果其實我根本不意外,早就知道原廠有幾分能耐。意外的是,有些人根本搞不懂評測對比的就是要出發點一樣,才能較客觀。
發個手持跟上腳架圖片PK對比文,對一般有玩相機的人,都知兩者是完全不能對比的,你自己也知道不是嘛,也因此才有諾貝爾獎的產生,因為諾貝爾獎得主,總是比其他人更早發現!即使原廠表現差於GCAM,那也是基於相同出發點,才有意義。不能因原廠有無針對慢快門優化有無,而不上腳架PK的道理。要比的話,要嘛手持,要嘛上腳架!後知後覺者,在下言盡於此,不再為這手持、腳架耗費時間。你想怎麼PK就怎麼PK。

同樣道理,手持開GCAM 星空模式跟原廠相機軟體 PK,可以預見星空模式根本無法贏原廠是一樣的,哪天某網友貼個gcam 手持星空模式PK 大輸原廠上腳架,我也不覺奇怪。

再來,原廠相機能不能發揮也是要看使用者,評測也只是針對無腦直拍去比較,不會去調整參數,自己弄不出來,不代表其他人也弄不出來。
soulman wrote:
上腳架這樣的對比結果...(恕刪)

我只是想說,如果你期望原廠相機上腳架能改善什麼,還是早點睡比較實在…11U的樓,我們還是多討論11U吧
說實在,11U的夜拍我個人實在是無法接受…物體邊緣大量的人工細節,GCam根本不用靠畫質來贏它原廠,光是那些刻意描出來的黑邊都不見了就贏了…另外,推薦樓主試試看GCam8.1,過去GCam夜拍時從不在乎的高光抑制,在8.1版上改善不少
另外就是11U看來還是跟10T Pro一樣,原廠用主相機拍會有裁切,GCam稍微廣一點點…不過在10T Pro上靠GCam撿回來的外面那一圈,畫質不太優倒是真的…這也算是一種偷吃步
featheringer wrote:
我只是想說,如果你期(恕刪)


我M3自己實測,上腳架還是比手持好!

ryugagotoku wrote:
小米11U有多幀合成(恕刪)


你的MI 10 ultra 在哭泣!

特地試我自己的M3,不意外Gcam仍舊是細節有優勢,但原廠相機上腳架還是會比手持好!當然,夜間對焦本來就不容易,使用者要注意。
gcam 有優勢也有劣勢,還是要看使用者怎麼使用,小米原廠相機當然要加油,提高售價的本事,比手機優化還來得勤,這不是消費者樂見!

M3 原廠相機手動模式 (調整接近現場),沒錯就是這麼暗,晚上11點40左右


M3 原廠相機手動模式 拉長時間讓整體亮度接近Gcam 星空模式,好對比

-------以上兩張照片細節,約略遜於原廠相機日拍照片細節,這樣PK 都上腳架 才是沒問題的 ------

M3+ Gcam 開啟星空,比現場亮


M3+ Gcam 開啟夜景模式,整個變很亮,必須調整,除非使用者就是要很亮。


MI 11 ultra 使用者千萬別讓11 ultra 哭泣啊 ~
請問GCam有縮時攝影嗎? 可以提供載點嗎? 我的GCamator說找不到適合的. Thanks!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