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平板微博喊話余承東:建議統一螢幕解析度

雷軍表示,目前安卓平板市場存在的最大問題在於生態鏈不完整,大量廠商生產設備,但是卻鮮有人投入精力晚上生態鏈內容、服務支持。要想安卓平有實力抗衡iPad,那大家必須“合力種樹”,最終才可以“在樹下乘涼”。

以下是文章全文:
不少米粉一直都在呼籲我們做平板,在此之前市場上的Android平板也不少。但為什麼小米創業四年後我們才開始做?因為平板是個非常難做的產品。
蘋果CEO甚至還說過,所有的Android平板都在倉庫里或者用戶的抽屜裡吃灰。

從硬件角度看,Android平板並不是很難做。市場上各類Android平板滿天飛,有的很貴要好幾千元,也有很多性能很差的平板便宜得出奇。但最後你會發現,國內外各品牌各種價位的Android平板,都賣的不好,賣出去的也少有人用。
問題出在哪兒?還是生態鏈。

手機是具有鮮明基本功能的設備,具備打電話、發短信這兩項功能,手機就能賣了。就算Blackberry的系統、微軟的Windows Phone系統,用的人不多,但不妨礙打電話、發短信,就能賣。
平板就不一樣了。作為“重內容消費型”設備,它其實沒有某種自有硬需求錨定的核心功能,可以這麼說,平板所有的功能都依託於生態鏈的內容、服務供給支持。一台沒有足夠應用和遊戲等內容支持的平板電腦跟一塊板磚沒差多少。

兩年前,谷歌第一代Nexus 7發布之前,我就跟Hugo Barra聊過這個話題。那會他還在谷歌負責這款產品,我說Android平板很難做起來,就是難在沒有優秀、足量的應用和遊戲生態鏈支持。沒有好的應用生態,就沒有多少用戶願意來用Android平板;而沒有很多用戶來使用Android平板,也就沒有多少開發者願意為Android平板開發和適配好的應用。

所以,做小米平板的核心在於建立生態鏈。只有充分重視了生態鏈的建立,才有機會把它做好。
做生態鏈也需要一定的方法:

1,一定要基於成熟的生態鏈。
首先我們選擇了Android系統,使得Android領域的一部分應用直接能用;然後,我們選擇了英偉達的Tegra K1處理器平台,這款處理器非常強大,採用的最新架構跟桌面PC級終端一致,這就使得PC遊戲很容易移植。
最重要的是,我們選用了和iPad mini Retina版一樣的屏幕、一樣的分辨率,目的就是為了方便iPad應用的移植工作。做過遊戲的都知道,最難的部分就是切圖,每次切圖每次做一遍交互都是巨難無比,但基於iPad mini的版本重新適配下就會變得很容易。至少在小米平板發布初期,移植生態鍊是整個工作的核心。
新浪科技
開始要收費了?

如果小米平版內建小米機上盒的icntv
我就買一台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