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生絕對絕對不敢再用的輪胎-BRIDGESTONE 普利司通 S001........

那絕對不是橡膠老化.胎壓不足曲折裂痕也不像。

橡膠老化例:

1.樓主損壞的部位是沒有接頭的,胎面膠跟胎邊膠的接頭不在那裡
2.品質異常且四條中出現了兩條以上,這以品保的角度來看,機率太小,四條輪胎雖裝在一台車上,但應不是 同一天出廠
3.看損壞的現況吧!要是膠料發生問題,不可能會是平整的傷口
senmautops wrote:
沒錯~台灣的路真的很爛!

不過我也沒有要申請什麼賠償,更不需什麼國賠,我只知道我叫好了4條PSS,然後想把換下的S001“請問”BRIDGESTONE這是怎麼回事,如此而已.......還有重點是希望大家重視輪胎狀況的重要性.....安全無價


台灣的路爛歸爛...但跟輪胎裂開應該沒啥關係

小弟上一套用在後輪的265/30/19 S001
不過14000就磨光(不殺彎,不燒胎...單純上下班使用為主)
樓主用了一萬多胎紋還這麼深,顯然不是個輪胎殺手(看您輪胎外側也幾乎沒啥磨耗)
255/30/20的S001,荷重係數為92 XL,就算只打36 psi,也還有560kg
以B8的身形應該不至於過低
如果四顆胎都在差不多的地方出現裂縫....看來B牌真的得正視一下這問題
就算不是輪胎供應商的問題,但以他們的專業...應該可以協助釐清真相才是
S001這顆胎的橡膠配方,似乎沒有內外區分(PSS內外膠質就不一樣)
所以比較吊詭的是...外側為啥沒有裂?
如果定位方面沒有問題,可能要懷疑一下...安裝的機器等級夠不夠or師傅的安裝方式是否符合規範
畢竟這種扁平比低的胎,不是隨便裝就裝的上滴~
還請樓主後續能把B牌的報告一併分享給大家了

順便提一下,小弟S001的上一套是RE050A....後輪用了28000km...一樣沒裂


補充一下,六月份01上的一篇文章
標題為:米其林 PSS 235/35/19四輪都裂開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97&t=3417545&p=1#44473279
可惜此篇文章沒有附上照片,事主也沒上來提供一下後續的狀況...
謝謝多位大大提供的豐富見解,雖然許多竟被管理員刪除,不過小弟我都有看到你們的回覆,心裡也有了底

一堆人在這裡猜.在這裡怪我什麼自己造成的也沒用,等到時後判定報告出來我一定會把結果放上來讓大家知道的(只是不知道他們會拖多久)

對於那些害您留言被刪除的有見解回覆,小弟深感抱歉.........

senmautops wrote:
輪胎情況概述如下輪胎...(恕刪)


小弟我也是用S001 225/45/17 使用2年半 目前跑了2萬4千公里

有些心得想跟樓主及網友分享一下:

1. 假設是輪胎橡膠老化龜裂 那麼整個胎壁 應該會有很多小小的細紋龜裂
但樓主的照片顯示只有完整的長裂痕 沒有小細紋龜裂 初判應該是異物割傷
但實際情形還是要以原廠鑑識報告為準
M牌跟碼牌的高性能胎 也是有很多台灣車友有遇到爆胎 變型 澎龜的情形
長時間停在戶外曝曬 風吹雨打 不管是什麼胎 過了兩三年 橡膠難免會老化龜裂
或許有人會說高檔性能胎很少看到橡膠老化龜裂的情形
我想會用這種胎的都是高性能車 用不到一年或是兩萬公里 輪胎也就磨平需要更換
自然也就看不到橡膠老化龜裂了

2. 樓主提供的照片中胎壁上有標示最高可承受胎壓是50psi
以台灣夏天的天氣 溫度很高 輪胎一熱了 上升3~5psi甚至更多 都是很有可能的
所以假設冷胎壓如果打40psi 則熱胎壓很容易超過45psi
長時間以接近最高可容忍胎壓值行駛 甚至激烈操駕
對輪胎的磨損肯定更大 輪胎使用壽命降低或是出現問題的機率會更高

3. B牌日系胎胎壁普遍較歐系胎偏硬 因此不需要像歐系胎那樣打高胎壓 就能有足夠的支撐性 但胎壓也不宜過低
至於有網友提到載重係數的問題 理論上要達到EXTRA LOAD的載重能力 是要打較高的胎壓沒錯
但實際運用上 車輛重量+人總重量是比輪胎的載重能力還要低上許多的
除非你要載很重的物體 不然在一般的情況下 高胎壓是用不到的


4. 台灣的路面坑坑洞洞的程度 不輸WRC的路面 非常崎嶇不平
道路上的水溝蓋每隔幾公尺就有一個 有的還蓋的不是很平 有點尖角突起
路上的異物 尖銳物 也是非常多 尤其在夜間行車時 速度一快 很難去發現閃躲
小弟的車馬力小 開不快 開車很注意 路上的坑洞跟異物比較有辦法去閃躲
但不幸的胎壁也是出現被異物割傷的痕跡 還好割的很淺 只能說真的是運氣問題
路邊停車時跟高速公路開放路肩時段走路肩也要注意
因為路邊有很多髒東西跟異物 能不走就盡量不走囉






輪胎不是看牌子

而是要看產地

有些知名品牌,可是輪胎是在一些阿里不達的國家做的,品質也不怎樣

有些阿里不達的牌子,在產地好的地方做得,輪胎也不會太差


我之前認識一個修車廠的

他都賣東洋的輪胎,還賣很貴

他就說,我這都進口的,偶而還會拿到Made in Japan的

你要不要

senmautops wrote:
謝謝多位大大提供的豐...(恕刪)


如果是胎壓不足的話,在胎壁的內胎也會有一條(帶)輕微的裂痕,你輪胎拆下來的時候,再看看輪胎內部有沒有損傷吧?

可以理解你的心情.個人認為這樣的傷痕是外力造成,應該是高速行駛中有撞擊到物品啦,或者純粹較為凸起的路面或其它東西所造成.

而這車胎原始的設計是不是該能承受這樣的撞擊?可能是爭議的焦點.相信你一定是認為當然要能承受! 但是,255/35R20車胎,胎面雖寛,但是理論上,胎壁只有76.5mm,要來支撐你的車,可能相當緊崩.這種車胎很貴,但使用壽命搞不好是2萬公里就該換了也說不定.

個人建議你,不必這麼對bs失望,其它廠牌車胎不一定會比較好,畢竟,這尺寸的胎壁這麼低,你拿尺來量一下76.5mm就知道是怎樣的高度了.

會發生在內則,個人是認為車胎定位會比較有外八,所以內側胎壁受力會比較大.個人推測.
呵呵呵!我來了!!!

senmautops wrote:
輪胎情況概述如下輪胎...(恕刪)


仔細分析一下
版大~~你的輪圈是不是裝輪胎時框面要向下?
如果是很規則的圓弧狀外力傷害,有機會造成輪胎圓弧狀外傷又在內側唯一可能就是在機器上造成的,這種框拆裝時與一般不同,通常是框面朝上,這個是不是要框面朝下組裝?
如果是有可能是組裝時的發生的機會很大。

senmautops wrote:
基本上我的車很低,而...(恕刪)

要割內側其實也不難,手伸進去就能割了,只要事先調整好刀片深度,不要割過頭
提早爆胎就不容易被發現而去調路上監視器,就不會東窗事發
只是這個看起來像是裂痕,但大廠通常不直接面對客戶,多半能夠要求輪胎行保固就不錯了
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

senmautops wrote:
對於那些害您留言被刪除的有見解回覆,小弟深感抱歉.......


請別放在心上
沒甚麼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