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1137 wrote:
這理論也是沒有錯
但是這樣的話
前驅車就不應該調胎了?...(恕刪)

不是這樣講的, 當新舊胎差異較明顯時, 新胎要放在後軸, 同時將比較舊 (例如:磨損一半) 的胎調換放在前輪.
當然有些人是勤於前後調胎的 (每5000~10000km), 這時前後兩組輪胎的胎紋差異很小, 但是仍然注意胎紋深度, 若常行駛於高速或快速道路的駕駛, 建議不要等到1.6mm才去換胎。

ee1137 wrote:
再好的胎都有極限
硬要逼到極限
新胎一樣打滑給你看
不管有沒有下雨...(恕刪)

你還是沒有弄懂, 新胎(胎紋較深)的胎放置於後軸, 主要目的是在於讓後軸對於積水等狀況有比較高的極限能力, 在車輛在行駛過程中碰到瀕臨輪胎操控臨界的時候, 讓前軸先開始產生打滑, 以造成轉向不足的車輛態勢. 由於一般駕駛的天性在面臨前軸轉向不足時會自然地降低速度來重新回復抓地力。
但倘若是後軸先開始產生打滑, 這時車輛的動態是呈現轉向過度的狀態. 對於一般駕駛來說, 這是較為難以處理的情況, 因此危險性更高.
因此, 新胎(胎紋較深)放後軸是基於車輛動態的安全性配置.
樓主的疑問重點好像是在.....

為何他前驅車, 但後輪卻磨得比較快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