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也很清楚闡釋了論點,也感謝提供這樣的嚴苛測試結果
樓主有說同樣跑完,F1A3摸起來竟沒有高溫的感受
也許這就是第一批產品黏合製程不良?或許剛出廠尚未完全膠合,就去賽道猛操有關?!
這些我們都不知道原因,所以樓主初衷也是希望原廠能有相關檢測報告等等
但........
原廠只頒了獎狀一張
以一台普通前驅140馬力轎車,能開到胎面塊狀剝落(就算車主再怎麼惡操),這是完全不能接受的
去看看甩尾後的輪胎對比就知道
因為你不能保證正常跑山路或是道路操駕,突然遇到此情況的下場
有些模糊焦點的,批評樓主開車方式啦,胎壓設定啦,底盤設定啦一堆理由.....
還有那種日胎就是胎壁硬,歐洲胎就是胎壁軟,這種"天經地義"的話,真是好笑
一般換胎不就是聽到廠商宣傳號稱性能胎,跑去嘗鮮.....又有對照組,結果卻是這麼不堪
lkk16838 wrote:
我比較期待原廠提供相...(恕刪)
在與原廠討論中有詢問到,如果4條輪胎換新,並按原廠指定胎壓值設定,再跑一次是否OK?!原廠人員回覆:不能保證&沒辦法給賽道胎壓設定值(不知道原廠是客氣還是對產品沒信心?!)。
而且原廠也提出4條胎原價購回(但要簽訂保密合約)。
原本官網賽道廣宣的影片(硬皮鯊),好像也下架了。
以上狀況(請爬文)來看,目前可能不能依您所述方式,如您所願的再一次看到樓主二次虐胎的結果。
況且前文也有提到,樓主被專業車手視為門外漢,再測一次公信力還是不如專業車手一番箴言。
不過~所幸我們出現了另一個專業對照組:2'14"的專業成績,只是目前為止,發言的專業車手尚未說明2'14"當時是使用何種品牌和規格的輪胎?!是原廠登祿普??還是...??(目前神秘未知)
現若以其贊助商所提供的性能胎王,最後成績和用胎結果究竟會如何呢......?!或許是眾所期待的吧?!
當然~期待歸期待,最後會出現什麼樣的專業流言終結者來做專業終結,可能也不是說想看就看的到的!!
只能在期待中拭目以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