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盤改爛了(裝了spoon襯套)....車子震動,小碎震變多,換哪個輪胎可以改善?

沒有安裝過,又沒上網做功課,真是花錢買經驗啊....

您的愛車可能是Lexus NX旗艦版:不必拆掉Spoon襯套套環組 (它讓底盤鎖緊而更堅實),更不必為此更換輪胎/輪圈 (效果不大),建議解法:加裝原廠前底盤的強化下拉桿組 (又稱下結構桿組),花錢同時買到經驗與享受。

優點:
- 小碎震大多被下結構桿組緩衝隔離 (沒錯!原本Spoon襯套套環組鎖緊底盤,導致太跳太脆,小碎震過多的缺點被緩和了,因為下結構桿組就安裝在雙前座腳下~)
- 過坑洞回彈更硬Q而快速一點 (由於上述緩衝,加上有Q度,雖硬一點但不會不舒適:畢竟是Lexus~)
- 行車漂浮感有降低一點 (晃動減少,比較不暈)
- 底盤感覺更穩重些 (可開更快一點而不自覺危險)
- 簡言之:變得比較有大車底盤與行路之穩重隔絕感,感覺車格放大了一點。

缺點:
- 方向盤變太穩而有一點重手鈍感,轉向比較不靈活了一點 (對女駕駛可能稍有影響 多用點力轉其實沒差)
- 剎車踏板踩踏感變重了,軟綿感增加,比較不犀利了一點 (但剎車距離其實沒變)
- 油門也是感到變重了一點,靜止起步加速感比較穩而鈍了一點 (但重踩下去其實無異)

感想:
1. 原廠前底盤強化下結構桿組讓NX底盤與路感往RX更靠攏了一點,總體而言:優點絕對大於缺點,畢竟連工帶料才四張多小朋友,CP值超高,我覺得每輛NX都應該加裝!搭配S+加強運動模式饒有操控樂趣~ (PS:若住北部,可找桃園謝大就能處理...)
2. 原廠NX為何不安裝?應是為了市場區隔,故意拉開NX與RX特性差異,別被原廠自我設限給迷惑:NX並非僅止於此,有再強化的潛力與實力,可在買車後明智改裝升級!
3. 喜歡Lexus原廠對NX輕脆靈巧,偏中小型車格設定的車主,建議無需作任何改裝,就已經很好開了:比RX底盤更活跳,路感更清晰直接,內外裝更年輕有型,更適合都會使用。(NX或RX,或GLC/GLE,或X3/X5,或Macan/Cayenne,無論長短途,其實都僅適合乘坐4個人,後座中間都不甚適合坐第5人,只是乘坐空間感與行李箱大小有別,改買正七人座SUV/Minivan才能真正有效解決載人問題。)
謝謝北國之子詳細的解說,沒錯是NX旗艦版,在謝大那安裝Spoon襯套和原廠工字樑托架補強拉桿,TOM'S 1,3號 引擎室拉桿和底盤強化拉桿.您說的"下結構桿組"是指TOM'S底盤強化套件嗎?
請問版主後來您如何處理,拆掉之後有恢復原來的舒適度嗎? 謝謝~

idea_eric wrote:
謝謝北國之子詳細的解...(恕刪)


原來如此~ "下結構桿組" 指的就是桃園謝大網頁裡物美價廉的"原廠工字樑托架補強拉桿", 大約也就在Tom's 2號桿的位置.

您改裝地如此豐富, 感覺上似乎不會在意強化底盤後, 變得更硬朗的行路感? 沒考慮把Tom's 2號 4號 與5號桿也都裝上? 以及靜音計劃的制震墊片環?

---

如果回到技大他的舒適取向需求, 我可能會如此建議:

1. 前避震塔頂與前座椅腳座, 全面加裝靜音計劃的制震墊片環.

2. 同時加裝"原廠工字樑托架補強下結構桿組".

3. 並且拆除Spoon副車架襯套套環組,

1~3 應能比原裝NX更舒適一點.

4. 不在乎犧牲些許操控感, 而要追求更舒適的行路感, 那就如北美部份NX車型配置一樣: 換裝17吋鋁圈, 以及225/65R17輪胎.

5. 輪胎選用米牌或馬牌這種軟胎質的舒適胎.

1~5 應能比原裝NX更舒適不少.

PS: Tom's 強化桿組用料比原廠強化桿組更堅實, 我擔心會讓行路感太過硬朗, 不敢貿然建議, 這就要請教idea_eric大的經驗了.
我也是NX旗艦(非F版)
我是有裝(前避震塔頂與前座椅腳座,靜音計劃的制震墊片環)
前後液壓拉桿(YAMAHA)

之前覺得不舒服有馬上開去原廠,想要拔掉
但原廠人員或許嫌麻煩,不太想拔....
原廠建議先開一陣子磨合看看
不曉得是習慣了還是怎樣
就覺得還好了...



對了
補充一下
之前某次回原廠保養,有跟業務再提起這問題
業務也滿好奇跟熱心,因為他常常跟客人開NX試乘車(他業績很TOP)
他試駕我的車
他說我的車開起來跟F版的感覺差不多
並讓我試駕F版的
坦白講,我覺得差異也不大...

就這樣了

下次換胎,換個靜音胎舒適胎好了
很訝異版主後來沒拆下Spoon襯套,目前的現況如北國之子所述的舒適取向1+2+3,但想把"原廠工字樑托架補強下結構桿組" 和 "TOM'S 1,3號 引擎室拉桿和底盤強化拉桿" 拆除開看看有什麼差異.另外請問北國之子為何如此推薦安裝"原廠工字樑托架補強下結構桿組"有什麼特別的功效嗎?
Spoon工字樑襯套不會影響舒適度,反而是讓底盤的組裝更紮實。我的車因為原廠召修汽門彈簧所以工字樑含引擎整個下來過,擔心台灣原廠的安裝品質,所以我也加裝Spoon襯套,目的就是確保工字樑孔位、螺絲以及車台能夠準確安裝。
後來因為一些因素(過程不再詳述)檢查工字樑與車台孔位發現之前安裝的店家根本沒裝好,於是重新對準安裝後發現車子一些異音消失了,車子底盤遇坑洞時比較Q。
最後建議:
1.新車不必安裝,請相信日本Lexus的組裝品質。
2.已加裝Spoon襯套的請確認安裝過程是否確實對準車台與工字樑的孔位。

idea_eric wrote:
很訝異版主後來沒拆下...(恕刪)


我也很訝異版主後來沒拆下Spoon襯套套環組 +1

很不幸地, Spoon襯套套環組用在NX上實際路試, 的確會讓細碎脆震行路感更加清晰 (也許Spoon用在其它車上不會如此?), 但也讓底盤更緊實俐落, 個人仍持正面肯定, 前提是: 同時加裝能穩定NX前底盤的"原廠工字樑托架補強下結構桿組", 讓Spoon襯套套環組繼續發揮其預設功效, 卻能大幅減輕Spoon襯套套環組在NX上小碎震副作用, 雙效合一.

為何實際路試會有如此感受? 個人判斷:
1. Spoon襯套套環組鎖緊底盤, 讓底盤剛性增加, 但並沒有增加結構桿, 路面小碎震因此一路向上傳遞到駕駛人, 而這些頻帶的小碎震, 規模大到靜音計劃制震墊片環無法過濾化解. (PS: 也不排除Spoon讓NX底盤共振特性改變, 但結果不變.)
2. 加裝的"原廠工字樑托架補強下結構桿組", 一方面增添了結構桿改變底盤共振特性, 同時原廠相對改裝廠較軟材質也許有些緩衝吸震效果, 因此把Spoon催生的小碎震給大幅化解掉了, 形成上述所謂的雙效合一: 底盤的穩定感(原廠前底盤下結構桿組)與緊實感(Spoon襯套套環組)都被強化了, 剛好是我們企求的改裝效果: 又硬穩Q彈又保有舒適, 唯一的小缺點是底盤作動噪音變大聲了一點點, 但其實很悅耳享受呀~

那麼, 加裝Tom's 1~5號桿又如何呢? 我與idea_eric大有同樣的好奇, 有待網友們實際改裝NX來驗證, 我的猜測是:
1. Tom's結構桿比原廠結構桿似乎更硬, 應該更能增加操控性, 但緩衝吸震效果"可能"較差~
2. Tom's 2號結構桿, 與"原廠工字樑托架補強下結構桿組", 功效可能類似.
3. Tom's 3+4號結構桿, 與"原廠工字樑托架補強下結構桿組", 功效可能類似, 只是是用在後底盤.
4. Tom's 1號結構桿, 就前避震器塔頂上拉桿囉~
5. Tom's 5號結構桿, 位於較遠離前後底盤的行李箱下方, 猜測比較次要, 只是補強尾廂底盤剛性?

如果要我試裝NX, 我會"依序"如此改裝:
0. Lexus 用料與組裝既精良又耐久, 不改裝的確已經很好開了~
1. 靜音計劃制震墊片環 -> 比較安裝前後感受變化. (增加行路舒適感)
2. Spoon襯套套環組 -> 比較安裝前後感受變化. (前底盤更緊實, 但增加小碎震行路感.)
3. "原廠工字樑托架補強下結構桿組" -> 比較安裝前後感受變化. (前底盤更穩定, 也仍更緊實, 卻大幅減輕小碎震行路感: 硬Q但舒適.)
4. Tom's 3+4號結構桿 -> 比較安裝前後感受變化. (後底盤? 感受不佳就拆除~)
5. Tom's 1號結構桿 -> 比較安裝前後感受變化. (前底盤? 感受不佳就拆除~)
6. Tom's 5號結構桿 -> 比較安裝前後感受變化. (後底盤? 感受不佳就拆除~)
(PS: 每加裝一個套件, 整體底盤特性可能隨之改變, 只有試過才知最後效果, 相信原廠工程師也是如此吧~)
idea_eric大您加減參考看看~

米牌或馬牌225/65R17舒適圈胎組合 (特別是可採輕量化鍛造17吋合金輪圈), 也是另一種舒適解法喔, 但大家都不愛, OS: 那有降級圈胎的歪理呀~
感謝北國之子大超級精闢的解說,改裝真的一樣一樣的試,才能感覺到每次改裝後的差異,一口氣全上真的會分不清要的感覺~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