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此文ARTC 底盤定位文章裡面有一句 增加正外傾角則需配合增加Toe-in;增加負外傾角需配合增加Toe-out請問這句話到底正確嗎?去定位, 如果外八大一點, 好像通常都會做toe-in 來配合, 用意是比較不吃胎那這樣跟上面藍字那句話, 不就剛好相反了?外八大一點的意思就是
cima5969 wrote:有關此文ARTC ...(恕刪) "增加正外傾角則需配合增加Toe-in;增加負外傾角需配合增加Toe-out"意思應該是輛胎外偏越大,吃胎邊越大,車子行走時,輛胎行走時會有向外側偏的力量,所以要增加輛胎的內束角,把外側偏的力量拉回來,左右胎才不會越開越外八(TOE-IN變小)。反之亦然。所以是對的。想想一個圈,向左偏,往前轉,圈最後會往左方前進的,輪胎也一樣,外傾當然有往外傾的方向力量,當然要靠內束力量拉回來。吃胎主要是跟外傾角有關,但通常為了車子開起來直直行,TO-IN會一點點,輛胎也可能會內傾一點點。但是畢竟車子不是都直直開有時會轉彎,會加重胎外側的磨損,剛好補償。定位也是多少考慮開車習慣的,稍調整。圖上的外八大一點的意思就是內傾大一點,外傾為負的。
c13wcl wrote:"增加正外傾角則需配合增加Toe-in;增加負外傾角需配合增加Toe-out"意思應該是輛胎外偏越大,吃胎邊越大,車子行走時,輛胎行走時會有向外側偏的力量,所以要增加輛胎的內束角 我的疑惑是越外八,越趴,越海拉風 不就是 負外傾角越大嗎?你也說這樣要增加內束角,那不就是增加Toe-in嗎?以上名詞定義沒錯吧?但那句話卻是說"增加負外傾角需配合增加Toe-out", 不是應該toe-in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