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日俱進的實力-Maxxis VS5 x 崑山試車場 深度體驗

與日俱進的實力-Maxxis VS5 x 崑山試車場 深度體驗
提到Maxxis,許多人的感覺是自行車胎很行、機車胎CP值高,汽車胎則以經濟與舒適取向見長,一旦提到性能作品,就讓人感覺與世界大廠還有段距離。

以往最為人知的性能胎代表,我想非i-Pro與Pro-R1莫屬。這兩條胎過去給包含我在內許多人的印象,就是裝在自然進氣2.5L以下的中小型車輕度熱血還行,若是裝在高性能車輛上,就會有種莫名的奪命感。

也因如此,雖然在SUV、轎車、輕卡車和機車胎上,我用過20多種Maxxis的產品,性能胎卻始終沒用過,所以本次在這安全但嚴苛的場地,我很想體驗VS5在亮眼的數據下實地駕馭的感受,抱持著毫不客氣激烈操駕的決心。


與日俱進的實力-Maxxis VS5 x 崑山試車場 深度體驗
正新集團創辦人有感於近年來中國大陸車市採倍增性成長,場內自有的小型測試場與國內ARTC皆有不足之處,便著手計畫打造一個國際級專業測試場地,除了可加快產品開發速度,也能使營運績效提高30%以上。更重要的是,汽車大廠見到Maxxis擁有此國際認證的完善測試場地,不僅看見用心與企圖心,更可大幅增加合作意願。
與日俱進的實力-Maxxis VS5 x 崑山試車場 深度體驗

本場地耗時5年、斥資1.5億美元打造,占地86萬平方公尺的測試場,面積約為120座國際賽事標準足球場,周長可達6000公尺,此為完全專注於輪胎開發與測試之場地,於2012年10月正式啟用。
與日俱進的實力-Maxxis VS5 x 崑山試車場 深度體驗

本次活動的競品胎為Michelin Pilot Sport 4(PS4),測試車輛是兩台不同世代的A5。會出現這樣的狀況,經詢問是因B8世代的A5為Maxxis自有之車輛,B9世代的A5為外租車輛,但Maxxis為了不讓大家有勝之不武的觀感,因此是將自家Victra Sport 5(VS5)裝在B8世代的A5上,舊世代的A5在性能、操控和制動力上都落後新世代,先把自己擺在居於劣勢的位置,也可顯現出對VS5的信心,以下介紹兩台測試車的資訊:

Maxxis VS5裝載車輛
車輛型號:Audi A5 45TFSI quattro (B8)
引擎性能:230hp / 35.7kgm
輪胎尺寸:245/40-18
煞車規格:前對向四活塞卡鉗+314mm碟盤 / 後單活塞卡鉗+300mm碟盤
里程車重:512XX km / 1615kg
與日俱進的實力-Maxxis VS5 x 崑山試車場 深度體驗
與日俱進的實力-Maxxis VS5 x 崑山試車場 深度體驗

Michelin PS4裝載車輛
使用車輛:Audi A5 45TFSI quattro (B9)
引擎性能:252hp / 37.7kgm、1610kg
輪胎尺寸:245/40-18
煞車規格:前對向四活塞卡鉗+337mm碟盤 / 後單活塞卡鉗+330mm碟盤
里程車重:115XX km / 1610kg
與日俱進的實力-Maxxis VS5 x 崑山試車場 深度體驗
與日俱進的實力-Maxxis VS5 x 崑山試車場 深度體驗

高速周回道 High Speed Circui

▲官方介紹影片

測試時全程將ESP關閉,以車速150~190km/h急切拉回的方式測試循跡性與支撐性,及車速80~90km/h用力扭轉方向盤模擬高速行駛間急閃情況,乘坐其中感覺到腸胃被強烈拉扯,同時也深深體驗到高速行駛時安全帶的重要性,當下若未繫安全帶,人就會在車內亂飛了,要是真的失控,身體一定會遭受重擊甚至整個人飛出去。
與日俱進的實力-Maxxis VS5 x 崑山試車場 深度體驗

由於本測試場高速周回道的彎道坡度達45°,不只比ARTC的38°更大,車速高達200km/h產生的垂直與側向G力對人類體能有極大考驗,就連不到170g的手機要舉起拍攝都變得相當困難,因此也是唯一需由專業教練駕駛的項目。兩款輪胎在乘坐四位男性成人的重量與強大G力的施加下,即使經過數趟猛烈摧殘,也不見抓地性能衰退打或出現折胎,皆順利攻克這考驗最大的周回道,而兩者最大差異在於PS4在極端操駕時荷重力較不足有些微軟腳情況,VS5支撐性明顯較佳,但兩者整體表現都相當優異。



ISO噪音測試道 ISO Noise Track

▲官方介紹影片

乘適耐久測試道 Ride & Durability Rood

▲官方介紹影片

人們總說「要舒適寧靜就別選性能胎。」的確,性能胎的舒適度只能當亮點,從來就不是重點,要支撐性好和強大抓力的性能胎擁有舒適寧靜,就像天秤的兩端,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Michelin透過獨家技術與配方,讓人津津樂道的就是即使是性能胎,也能保有一定的寧靜與舒適性,在各項體驗中,PS4回饋的Q度和減噪能力不愧承襲了Michelin的優良血統,即使在各種條件不佳的路面都能有著良好的行路質感。


我不確定兩世代的A5在隔音上是否有明顯差異,但乘坐搭載VS5的A5當下,我清楚的了解到它真的替Maxxis爭口氣了,並徹底洗刷以往品牌性能胎讓人有種性能不行、舒適寧靜也不行的虛弱印象了。由於我自己駕車時非常在意胎噪,因此體驗的非常入微,個人的感受是VS5在顆粒較大的粗糙路面及車外的高頻聲較PS4略微明顯,整體噪音抑制和PS4已有著不分軒輊的佳作。回饋感上,不同於Michelin一貫的Q柔度,VS5帶來的是較有韌性的行路感,我想喜愛明確路感的車主,應該會喜歡這樣的感覺。

煞車性能測試道 Braking Track

▲官方介紹影片

測試方式為先將車速行駛到100km/h以上,到設定位置後需將車輛排入空檔以避免變速箱產生引擎煞車影響準確度,再全力踩煞車使車輛停止,乾地截取100~0km/h的數據,濕地取80~20km/h的數據。


在車上三位成員皆相同的情形下,PS4乾地測試產生的G值為1.1,濕地1.0;VS5在煞車條件處於絕對劣勢的條件下,乾地G值竟然達到1.3,濕地同為1.0。


兩者差異最大的乾地煞車,同樣將煞車踩到整個人幾乎是站在駕駛座的情況下,先測的PS4雖然減速過程車體與方向盤表現平穩,但就在感覺到接近停下的那刻,它竟往前滑了一下,也就是整台車已被煞車系統止住了前進動能,但輪胎在最後一刻hold不住失守了。
後測的VS5,減速過程一樣平穩無任何浮動、拉扯,ABS只稍微做動幾下便像是以「立定」的方式緊咬地面牢牢停下,表現令人驚艷。

濕地操安性能測試道 Wet handling Circuit

▲官方介紹影片

濕地操駕為每台車體驗2圈,車上只有駕駛員與教練,此測試區域為低摩擦係數路面,搭配均勻的水膜噴灑,教練告知盡量將車速控制在60~70km/h間,若超過可能會衝出車道,教練有將ESP開啟,全程我皆未踩剎車。


首先體驗的PS4,我以車速約65km/h進入,在連續彎道處,每當我欲將方向盤拉回,明顯感受到後軸較跟不上,使ESP不停介入,若將車速再加快至70km/h,即使有quattro系統,但輪胎抓不住路面,武功無法有效施展,則會連前軸都抓不住滑進緩衝區,第二圈便以60km/h完成。
接著體驗的VS5,首先我立刻感受到的就是這輛B8世代的A5轉向較不靈敏,即便如此,我仍一樣以車速約65km/h進入,雖然底盤側傾較大,但後軸卻是安定的,使我更有信心提高車速至70km/h,即使低摩擦路面造成滑動與ESP介入難免,但VS5提供的安定感顯然更高。

總結來說,PS4需較高的駕駛技術才能完成操駕,否則就得靠著ESP或減速修正;而VS5顯得容易上手,可較不需技巧的隨心所欲操駕。

乾地操安性能測試道 Dry Handling Circuit

▲官方介紹影片

綜合性能測試道與乾地旋回測試區 Dynamic Platform

▲官方介紹影片

▲現場金卡納示範與體驗

濕地旋回測試區 Wet Cycle

▲官方介紹影片

水膜攝影測試區 Hydroplaning Test Area

▲官方介紹影片

與日俱進的實力-Maxxis VS5 x 崑山試車場 深度體驗
輪胎資訊
美國UTQG:磨耗指數320 濕地牽引AA 散熱性能A
歐盟EU Tyre Label:濕抓A 節能C-E 噪音72db
與日俱進的實力-Maxxis VS5 x 崑山試車場 深度體驗
與日俱進的實力-Maxxis VS5 x 崑山試車場 深度體驗
與日俱進的實力-Maxxis VS5 x 崑山試車場 深度體驗
與日俱進的實力-Maxxis VS5 x 崑山試車場 深度體驗

VS5的研發過程結合了歐美、中國與台灣多個研發中心的智慧結晶,最終成為Maxxis進入高階性能胎市場的驕傲之作,經由德國南德意志集團TÜV SÜD專業公正認證機構,VS5在各項數據不只有著與PS4不分軒輊的水準,甚至部分項目上有所超越。藉由本介紹可了解VS5的獨家創新技術與TÜV SÜD評比的詳細說明。
與日俱進的實力-Maxxis VS5 x 崑山試車場 深度體驗
與日俱進的實力-Maxxis VS5 x 崑山試車場 深度體驗
與日俱進的實力-Maxxis VS5 x 崑山試車場 深度體驗
個人開車經驗十餘年40幾萬公里,已用過Maxxis與Michelin多項產品,這次新推出的VS5是真切的令我感到驚艷,產品的實力毫無疑問相當強大,能否將優勢展現和擁有更佳的競爭力,需要行銷部門的智慧,但更讓我及許多使用者期待的是,VS5在使用一段時間後的表現。以往國產輪胎常令人詬病的,就是後期性能衰退與胎噪抑制能力較差,這也是技術門檻能否和世界大廠拉近距離的關鍵。在崑山測試場啟用後,由於可對產品進行長時間嚴格測試,我和友人皆對Maxxis新世代產品在這方面感到顯足的進步,希望VS5能更加精進。

台灣許多產業由於早期技術不足,加上部分國人崇洋心態及認為國產就是要便宜的想法,除了自行車,民生用品上很少能聽到國人對自有品牌讚譽有加或大力支持。事實上,經營品牌是相當辛苦的,「Maxxis」品牌在美國獲得成功後,正新集團逐步將品牌劃分為平價的Cheng Shin、年輕的Presa及高階的Maxxis,並於國內投資新廠房和研發中心,將高端研發技術留在台灣,溫飽無數個台灣家庭;平價產線則逐步轉移到東南亞。

試完胎後身邊有些朋友問我,這條胎如果上市,你真的推薦嗎?
我想說的是,「我無庸置疑的真心推薦」
就光是滿載四人且關掉ESP,還能以車速180km/h急切急拉行雲流水的操控,以及車速200km/h在高速周回道展現強大支撐力穩定行駛,幾趟極端操駕下還能讓我安全下車的胎已經不多了,我又怎能不推薦?

所以最後我想告訴一些寧可用歐美日大廠入門胎,也看不上國產胎的使用者,裡子遠比面子來的重要,胎壁上秀出的品牌,不會比較優越,更不會因此羨煞眾人。還有過去只用過Maxxis尚未成熟的性能胎,及一些低階原車配胎如MA-307/501/551/651的車主,Maxxis真的不同了,它現在是全球輪胎銷量第9大、品牌價值第8大的集團,誠摯推薦大家一同體驗最新世代,節能、濕抓與噪音都具水準的HPM3、HP5、S-Pro,和即將上市的VS5、VS5 SUV,為行車帶來更好、更安全的駕馭感受!
瑪吉斯平價跑胎我也有用

乾抓開起來還不錯 濕地沒有很大膽量試

缺點耐磨度不好又很吵,磨耗比米其林快得多

目前一萬公里 感覺後輪已經少一半了

無論如何以我日常加上偶爾自我感覺良好的熱血已經夠了

重點是價格僅是米其林ps4一半

有進步空間 但以它價格已經很滿意

無論再好用 也沒那麼神話啦, 就是一組入門街跑胎而已







感謝分享那麼詳細的文章
使用過VS01對於它的抓地表現是很滿意的
因為要換胎的時候VS5尚未推出
所以先行更換S001
等S001用完時再來體驗VS5的強大抓地表現
TONY1978 wrote:
瑪吉斯平價跑胎我也有...(恕刪)


真的,把輪胎看簡單點沒那麼複雜
就是消耗品,不管什麼胎都把它發揮到其該有的極限就好。

且我最近體悟到,一樣的輪胎給不同人開
抓地極限是不同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