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ver+ = XM2+ 各方面幾乎都相同,
也如同官方宣傳的一樣,
但XM2+前輪胎紋剩約2mm時,
方向盤有種拉扯感,後輪3mm調前輪, 拉扯感消失.
爬文聽說米牌胎壁容易有細紋,各種原因都有人說,決定換胎前自己測試.
停車地點固定,東曬西也曬,
通勤路線固定且不曾抹過油.
測試後發現抹輪胎油後開始龜裂.
圖片有標記時間
抹前:

抹了2次後的胎肩及胎壁:


輪胎油品質應當沒問題,因為一樣的條件, 同樣的胎油抹在普牌胎&東洋胎, 沒有問題.
.————————
有幸受到啟發,兩台車一起更換EU label 濕抓A的胎,就如同版友常說,
正常人濕抓A夠了, 用不到極限

EP胎真的挺特別:
1. Traction B但EU label濕抓A不知是甚麼原因?

2. 大部分胎結構都兩層, 一層不知有何優缺點?

求版友分享
起步: P4較黏, EP阻力較小
乾抓: P4 >= EP (也許是因為我開不到胎的極限)
濕抓: P4 = EP (前陣子常大雨有幸頻繁測試)
胎噪: 低速EP=P4, 中速EP較小聲, 高速P4=EP
省油: EP較省
操控: EP=P4 (測試上下交流道大轉彎)
滾動距離: EP >> P4 (距離長到可以改變駕駛習慣)
希望未來有機會測試Primacy 5, 好像很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