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懂,討論島嶼領土戰略戰術問題(靠近日本跟越南的那兩顆)會被網管戴上政治立場的大帽子刪掉,那我們來討論澎湖總可以吧?
題目:澎湖從二戰到現今的軍事價值意義,大家怎麼看?
leomk2008 wrote:
那是古早帆船時代需要...(恕刪)
偏偏中國目前不具備你說的兩棲作戰能力,即便是台灣海空軍盡失,中國取得制空權,還是沒能力把裝備做大量渡海,登陸船團的戰損算3成就好,中國承受得起嗎??就更別談還南北各一支兩棲登陸船團。假如兩棲作戰能量有這麼好建立,中國就不會拖了幾十年還是這種程度,就算有渡海裝備,作戰經驗呢??台海渡海海象可不是風平浪靜,就算登陸後,但後續呢?只剩陸軍的台灣經營戰場幾十年,中國有空軍又如何,也要能識別地上物才能打,還是要跟二戰一樣的進行無差別攻擊嗎??加上城鎮緊鄰的城鎮戰,中國能接受多少戰損??後續有辦法繼續支援嗎??戰事可以拖多久??
台灣幾十年來的台、澎戰場經營可不是傻子,即便軍隊再不堪,兩棲登陸作戰中國自己也要有能力做到才行,就算中國三軍、二砲再強也沒用,沒有兩棲作戰實力做渡海對台作戰都是空談。
越是自卑就越戰狼,越是戰狼就更顯得自卑!
GG柑仔 wrote:
我認為 真的很簡單~...(恕刪)
這一千多枚的飛彈的確可以讓台灣的港口或機場癱瘓,但能不能抵抗的了,就要看中國是否拿民眾開刀,這根無差別攻擊沒兩樣,對後續佔領及國際上有很大的影響。假如只用飛彈、炸彈來癱瘓一個城市或是國家的作戰意志能成功,二戰的倫敦早就投降了。
反過來看,一旦港口、機場被癱瘓而無法使用也就表示中國也無法利用此進行任何運輸,只能依靠已為數不多的登陸艦或運輸機進行運補或空投,即便剛開始登陸成功,但戰線無法推進,後繼無力也撐不久。
戰場換在中南部也是一樣的問題,不管在哪裡登陸,重點是中國需具備能將所有裝備一次性渡海成功或是能保證多次渡海成功,否則一旦出現戰損或是後繼無力,而戰線無法推進,滯台軍隊進退不得時反成中國召不回的障礙。
越是自卑就越戰狼,越是戰狼就更顯得自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