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 宜蘭艦直升機降落
海洋巡防總局所屬高雄艦、宜蘭艦下水已有一段時間,但至今遲未舉行成軍儀式,必須拖到6月,原因是艦艇驗收出現瑕疵,海洋巡防總局遲未有效解決,也不願公布艦艇現況;加上目前海域空中搜救任務,都由空軍海鷗救護隊直升機負責,海巡與空勤總隊不必擔負,若海巡與空勤完成直升機落艦機艦組合,未來勢將必須共同分攤海域空中搜救任務,不能再完全依賴軍方,勤務難度將有所增加。所以海巡署至上午為止,雖經外界詢問,仍不願公布直升機落艦細節,海洋巡防總局長龔光宇下令嚴禁有關高雄艦、宜蘭艦影象外流,支援海域空中搜救勤務規劃,也仍在空中樓閣,暫無空中搜救能量可言。
----------------------------------------------------------------------
到底在神秘什麼???
1.造艦品質不過關 繼續改進
2.軍方測試??
查到的
上面是寫"後方直升機甲板並擁有國際DNV「Heldk-S」級位認證。DNV「Heldk-S」級位是國際飛行甲板的認證標準,海巡署說明,這個級位的的飛行甲板可起降中華民國軍警HH-60黑鷹、海軍S-70C(M)海鷹直升機、空勤總隊AS-365 N3-Dolphin海豚直升機,擁有至多10噸級直升機起降操作的能力,甲板具有直升機輔降系統,並擁有直升機庫,保留遠航任務時攜帶多功能直升機同出任務的潛力"
看來是有輔降系統
一、海洋總局目前8艘巡防救難艦飛行甲板之設計,均是以海豚型AS365直升機為落艦訓練
標的,其中2艘3000噸巡防救難艦之飛行甲板,於緊急狀況時可起降黑鷹直升機。
二、「宜蘭艦」辦理驗收時,發現大軸有1條16公分長的「刮痕」,絕非媒體所稱20公分長
的「裂痕」,雖然經船級協會判定不影響航行安全,但為確保艦艇處於最佳狀態,還是更換
新軸,因而延後驗收,並已於上(1)月31日交船。
三、海洋總局8艘巡防救難艦飛行甲板,其中4艘1000噸級與2艘2000噸級巡防救難艦飛行
甲板,均已通過挪威驗船協會(DNV)「HELDK」級位及中國驗船中心(CR)「Helideck-Ⅱ
」級位之認證,另2艘3000噸級巡防救難艦飛行甲板,更獲得挪威驗船協會(DNV)
「Heldk-S」更高級位認證。
四、直升機飛行甲板及機庫空間,係以利未來需求運用規劃,機庫先設計為救難設備空間,
做為平時巡防、救難任務使用,所以飛行甲板及機庫空間功能與直升機之配合,是以「落
艦」而設計。
五、直升機於船艦甲板起飛、降落作業,是在搖晃不定的海面船艦上,與陸基直升機於固定
不動的起降場地明顯不同,故飛行員之技術要求、作業標準及限制極為嚴謹,而且起飛及降
落為各種航空器最危險的飛行階段,故在「安全」的前提下,穩步執行是首要考量。故而目
前海洋總局已委由海軍訓練指揮人員44名,且均獲認證,足堪執勤,並計畫在3月展開落艦
訓練,將在6月展現訓練成果。
資料來源:洋總局 日期:104/02/13
http://www.cga.gov.tw/GipOpen/wSite...de=2189&mp=9996
怪了 現在是....


其實只要甲板空間夠大,風平浪靜的情況下直升機要"落艦"根本不需要什麼特殊設備
很多的大型"郵輪" "油輪" "貨櫃輪" 甚至是大型遊艇都可做到所謂的"落艦"標準
這些船通常都沒有任何的輔降設施,就是一個起降平台,有些有燈號輔助而已。
但是,大型海巡艦要做到的可不是只有起降,那只能接運人員物資而已,我想外界對3000噸海巡艦操作能力的標準應該是直升機可駐艦出任務,要達到這個目的就需要很多輔助設備了,例如油料再補給能力,消防後勤維修能力,全天候操作能力。這些都需要設備輔助,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RAST或魚叉系統,而我在目前可見的曝光照片上並沒有看到這類系統在艦上甲板,所以海巡很顯然地目前只能做到"起降"接運人員物資。隨艦長途多天數任務目前應該是做不到,甚至是惡劣海象應該也是不能降。
還有中信跟海巡都很愛提"Heldk-S" 其實這個認證主要是針對飛行甲板的船體結構跟材料,跟直升機的甲板操作能力幾乎是沒有關係。簡單說拿來唬老百姓的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