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時期的第一段時期,自1895年5月的乙未戰爭起,一直到1915年的西來庵事件為止。在此約二十年內,以台灣總督府與日軍為主的日方統治,遭遇台民頑強的抵抗。除犧牲慘重外,也遭致國際社會的嘲笑,因此曾經在1897年的國會中,出現「是否要將台灣以一億元賣給法國」的言論,稱為「台灣賣卻論」。
台灣總督乃木希典於1898年對總督一職感到厭倦而辭職。他在對友人的信中抱怨日本統治台灣一事:「就像乞丐,討到一匹馬,既不會騎,又會被馬踢。」,認為台灣是塊燙手山芋,因此日本國會一度出現以一億日圓的價格將台灣賣給法國的想法,稱為「台灣賣卻論」。因兒玉源太郎強烈反對賣掉台灣,甚至向伊藤博文立下軍令狀,致使伊藤博文當即表態不會賣掉台灣且改任命其為第四任總督,乃木希典因而離開。
如果當時日本把台灣賣給法國,後來會有什麼不一樣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