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是這樣,逆向工程荷蘭的Zwaardvis-class submarine(1966年的設計,荷蘭自己的在1994年跟1995年都退役了)
新造兩艘Zwaardvis-class submarine服役後,原來的海龍.海虎取代海獅.海豹
然開發6條噸位較小的1500噸級潛艇
理論上,在2025年時,應該有兩條逆向工程的Zwaardvis-class新艦,兩條Zwaardvis-class老艦當訓練艦,一條1500噸級算中型的(???)自主艦


在2024年時,共軍有四艘Lada-class submarine(AIP+螺旋槳)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3-03/26/c_124502182.htm
12艘Kilo(傳統柴電)
17艘039A(AIP+螺旋槳)
大約8艘039B(AIP+螺旋槳)
大約8艘039C(AIP+pump jet thruster)
核動力的部分因為不太可能針對台灣使用,所以不計入
http://www.mdc.idv.tw/mdc/navy/china/039ab.htm
依照MDC彙整的資料10艘Kilo636跟可能的16艘039B/C是比較難偵測的潛艦
而在2025年,中國就已經完成它們自己的水下長城
Undersea warfare gamechangers - China building upgraded SOSUS and US upgrading sensor and fielding network of undersea robots
參考泰國潛艇採購案的報價
http://mil.news.sina.com.cn/2016-05-19/doc-ifxsktkp8983517.shtml
這4000億最後能獲得甚麼????
一出港就被偵測鎖定的傳統常規動力潛艇?????????
,專門到美國或歐洲已有潛艇技術的國家偷取技術會比較省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