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聽某些名嘴,以及某些01網友宣稱,大陸遼寧號戰鬥力幾乎等於0,無法掛彈起飛,無法夜間起降,無法搭載固定翼預警機,無法滿油滿載起飛,這麼多‘’無法‘’的能力,當然戰鬥力等於0,但是看到這幾天新聞影片,遼寧號通過台海一級戰備,發現遼寧號艦載機……殲15,已經可以實彈掛載起飛,而且可以連續放飛,看影片至少有掛載4枚空對空導彈加2枚空對艦導彈,也許還不是全掛載起飛,但是感覺已經具有一定的戰鬥力了,跟某些名嘴,網友所說的0戰鬥力似乎差異甚大,大家看法如何?
遼寧號絕對有戰鬥力... 就算訓練及經驗不足..
甚至上面樓主再提醒這些缺點也一樣..
我認為精確講 遼寧號談不上一艘能發揮戰力的航艦...
想想航艦的用途何在? 有效延伸國家的武力到陸基武力不到的地方...
所以 沒有適當偵查/預警機的航艦 連自身安全都很難確保 如何稱為戰力?
這點拿老美 甚至法國的戴高樂號來比就知道了..
艦載機數量並不是問題 而是本身跟整個戰鬥群要成為一個完整..
攻守兼備的海外戰鬥體系 甚至還要能達到完整的自給自足..
帶著手邊的補給船隻 就能獨立作戰一定時間..
這點 除了美國航艦群 沒有其他國家可以"及格"..
所以現實運作下 遼寧號對中國來講 很難說有實際意義..
因為
1. 平時中國可以以"自由航行"為名 進出第一島鏈甚至各大洋..
戰時 戰鬥群如何突破優勢兵力及飛彈的第一島鏈?
2. 艦載機能力並不比陸基能力更好 運用限制更多..
以中國攻擊台灣或第一島鏈的必備戰術來說.. 運用航艦有什麼優勢?
總之 戰時若中國海軍實力 突破不了第一島鏈
航空母艦幾乎毫無用武之力
這也是老美為了幾十年來要花費大量人力物力來建設這個島鏈理由..
理論上 只要在第一島鏈各陸地上 設置數百枚反艦飛彈 輔以一定數量防空飛彈保護..
中國根本不可能突破這樣的"陣容" 進軍至太平洋....
遼寧號現在開出來,"忍辱負重"地給大家笑,被大家用美式航艦戰鬥群的標準,指手劃腳大鳴大放講這講那,某種程度而言就是debug和找solution的過程,大家指出的問題越多,對於阿共在航艦戰鬥群的戰力培養,"說不定"越有幫助。
航母戰力來自於艦載機的打擊能量,所以艦載機運用能力和作業程序、航艦戰鬥群的編成、與護航艦的聯合作戰演練(防空/反潛/反艦這些任務,是交給護航艦執行或由艦載機執行,如何透過戰系協調)、這些那些的...很多事情要搞,這都是需要時間去摸索和建構的。一派雄壯威武的軍容,引人目光也許相對容易,但是在看不見的地方,要努力的一定更多。極權國家的特色之一,只要方向沒有偏差,進展的速度很嚇人,如果方向錯誤,離開正確目標的速度也很嚇人。主事者如果願意用務實的心態,以實驗航母遼寧號,去實作和累積航母運用的知識技能,與其討論遼寧號有無戰鬥力,個人比較關注,遼寧號對於航母戰力養成,或甚至航艦戰鬥群的戰力養成,能做出多少貢獻。
joshpls wrote:
大陸的航母,不是對付...(恕刪)
這點我認同,台海間距太短。況且開戰時航母若在台海出沒一定會成為明顯的標靶,共軍一定也清楚這點。
但,倘若第二艘,甚至第三艘新建的航母戰鬥群在開戰前先行布局在台灣東部外海,無論是做為分散我本島的防衛,或阻絕外援(美軍)的作用,對我方來說都是無法迴避的險峻狀況,我知道會有大大認為航母群目標大動開戰前動向也容易掌握之類的,但我要說的是一但共軍航母群承平時期在太平洋演訓成為常態,也有可能在某一次的演訓就「假戲真做」先行卡位,敵方戰鬥群賴在花,東外海我們又能怎樣?沒到開戰時刻我們能先射第一彈?所以我認為,即便中共不需用航母戰鬥群犯台,但犯台時刻它絕對是一個可靈活使用的戰略手段。
抱歉,樓又快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