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台灣網友我愛大白熊的文章文章中說:
三天沒拿下制空
10天沒能控制全島
你的國等於就輸了這場戰爭
還管你什麼工業產量
戰爭就是鋼鐵和機器的對決,
這不是廢話嗎
=============================================
哥真的不知道台灣人是裝糊塗還是真的無知,哥也不知道台灣人哪來的自信
竟然還以為解放軍無法掌握台海制空權
那哥今天就用台灣人的材料幫台灣人上上課

這是上世紀90年代台灣雜誌的報導,文章中稱實際上台灣只有10個大型機場,以國防部自己承認的模擬結論
(需使用50至60枚飛彈才可癱瘓一個機場)來計算,二砲部隊約可癱瘓我方四至五個機場.
這已經是台灣主要機場的50%.若解放軍採用前述的集束彈頭攻擊方法,使用其現有的240枚飛彈攻擊西岸的6個機場---
即松山機場 桃園機場 新竹機場清泉崗基地 嘉義機場即台南機場,
由於台灣戰機主要起降能量都在西岸機場,故可以將台灣空軍的空中實力削減80%以上
此時將只有在空機以及東岸機場的戰機可以升空作戰,絕大多數的戰機將只能停在強化機堡等待跑道修復
也就是說巧妙運用彈道飛彈配合其空軍的作業,將使解放軍空軍第一次能在海峽上空,甚至是台灣上空獲得壓倒性
的絕對數量優勢,而非以往的相對性優勢.而且就在開戰5分鐘之內獲得壓倒性優勢
=========================================
台灣人上世紀90年代就坦承巧妙運用彈道飛彈配合其空軍的作業,
將使解放軍空軍第一次能在海峽上空,
甚至是台灣上空獲得壓倒性的絕對數量優勢,而非以往的相對性優勢.
而且就在開戰5分鐘之內獲得壓倒性優勢
那台灣人今天糾結什麼三天沒拿下制空10天沒能控制全島
你的國等於就輸了這場戰爭這不是很奇怪嗎?

這是台灣自由時報2017-06-12的報導
報導中稱:
我國空軍為了在共軍飛彈威脅下仍能保存戰力,確定將延宕10多年的防護機堡籌建案納入「5年兵力整建計畫」,預計通過環評後於2019年開始編列預算,陸續新建具有3300磅抗炸能力的「強化機堡」。
根據《風傳媒》報導,過去國軍早在1999年就曾準備對現有抗炸能力只有5百到1千磅的機堡進行強化,但十多年來一再因預算排擠,加上內部對強化機堡的防護效益有不同意見,因此延宕至今。不過美軍在今年4月初以59枚戰斧巡弋飛彈攻擊敘利亞空軍基地引發國際關注,國軍也對此次軍事行動特別進行研究,針對強化機堡、油彈庫等機場防護措施作重新檢討。
軍方研究指出,美軍以戰斧巡弋飛彈攻擊敘利亞空軍基地,造成該機場戰損約25%,其中強化機堡被飛彈直接擊穿導致戰機毀損的有6座,但仍有不少機堡擋住飛彈來襲,顯示強化機堡隊戰機有一定的防護能力,軍方也認為新建強化機堡有其必要性。
而國軍對新型機堡的作戰需求為具備3300磅的抗炸能力,但目前這項技術仍須美軍釋出工程技術,因此每座造價高達上億元,空軍目前沒有足夠預算一次將新竹、台中、嘉義和台南等一線機堡全面換新,軍方計畫將興建機堡分為多案,首先將落實「一機一庫」政策為優先,再編列預算在機堡數量不足的機場增建新式的抗炸機堡。
另外,軍方也強調,在新型機堡上未整建完成時,空軍還有花蓮佳山基地、台東建安基地可先做戰力保存,萬一有敵情威脅時,可將部屬於西部基地的戰機撤到東部的洞庫中防護,而這部分撤離行動在近年的漢光演習都有持續演練。
====================================================================
台灣空軍現有機堡的抗炸能力只有5百到1千磅
而台灣人竟然從1999年拖到了2019年才開始編列預算,陸續新建具有3300磅抗炸能力的「強化機堡」。
台灣的軍事工程能力也爛到慘不忍睹連個3300磅的抗炸能力新型機堡仍須美軍釋出工程技術
所以解放軍只要打掉台灣脆弱的機庫堡,台灣空軍就整個廢了

當然啦,台灣人一定會說台灣的防空導彈密度是世界第二,但是防空 防空 十防九空
台灣人設想以地制空結果會如何讓我們用台灣人的材料來說明
以一個直徑500公尺的鷹式飛彈陣地而言,只要使用6枚左右攜帶輕型子彈頭的M-9或M-11
便可以確定至少能有3枚飛彈的子彈頭撒佈面積完全位於陣地範圍內,而這就可以重創甚至摧毀這個發射陣地
防空系統沒有裝甲,故只要輕型子彈頭在附近引爆便可以對其造成損害乃至於徹底破壞.因此對於飛彈陣地的襲擊
是一次性的,只要一次數枚飛彈襲擊便可以剝奪一個飛彈陣地的大部分戰力,沒有必要進行第二次的襲擊.
實際上除了飛彈陣地之外,任何露天放置的裝備陣地都是潛在的目標,但由於解放軍的飛彈數量有限,故將以防空
飛彈陣地為主要打擊對象,而這也是繼空軍之外,對於台灣防空體系的另一波打擊....
在戰術飛彈的攻擊之下,台灣的防空飛彈可能只有一種可以維持下去--也就是窖射型弓II

那只剩窖射型弓II防空,能起到多大防空能力呢?
台灣自由時報自己報導
據指出,目前天弓飛彈為固定陣地發射,採用垂直架彈箱裝填方式,
過去都用十五噸吊車進行再裝填任務,每枚飛彈需時六十五分鐘,
在分秒必爭的現代戰爭,天弓陣地形同只有一次發射的能力,很快就會失去戰力。
九十七年國防部公開預算書指出,一九九九年五月,前參謀總長湯曜明在第七次作戰會報下令,
要求飛彈部隊針對「縮短天弓飛彈再裝填時間」盡快改善,經過幾年試驗,
先在台中與澎湖飛彈陣地各配備兩部快速裝填機進行驗證,
再裝填速度已經增快到每枚二十五分鐘,成效頗令人滿意。
一枚天弓II導彈即使裝備了快速裝填機,一枚導彈的上彈時間也要25分鐘
那戰爭中最缺的就是時間,在天弓II重新上彈時台灣是打算任解放軍炸嗎?

台灣人一定會說我們還有愛國者
台灣人自己也承認
美軍換彈標準時間是六十分鐘上下彈,
就是把空的換掉,裝上新的,然後準備發射!台灣愛國者二代最快時間可在35分
(狗哥吊彈隊,堪稱美軍傳奇紀錄)。小弟我的受測成績是45分(美軍戰檢高分通過),
完成一台換彈~~~而假設我們可以在我們原始陣地而沒有進行機動變換陣地情況下,
我們會有一套備用飛彈(全數發射架可全數更換),這樣的情況下能夠重新再一次進行作戰任務的時間
~~~絕對不是八小時內可完成~~~因為光一台換好之後,我們需要把吊彈車重新先裝上飛彈,
開到下一組發射架,重新換裝!保守估計,如果以現有戰力都依舊跟以前依樣輝煌,
起碼要10小時以上~~~最快能到12小時內完成,我想又是世界紀錄~~~每個連隊只有一台車可以換!
在愛國者重新上彈時台灣是打算任解放軍炸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