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爆台灣雄風三型反艦導彈

哥偶然逛到台灣的網站,發現一篇台灣退役將領評論雄風三的文章

文章中說:

說到雄風3型飛彈,這是一種艦對艦,亦即是攻船飛彈。它是從雄風1、2型演變發展的。當然,

它增加了射程和射速,使得被攻擊者在防禦上更為困難。然而,增加了射程,隨之導致兩項大問題:

一、在超越海平面的作戰,攻擊者如何去確認目標(軍事術語稱"Targeting")。

攻擊者如果未能有效地確認目標,是不敢貿然攻擊的;二、在超越海平面作戰,

由於地球的球面限制,武器系統的雷達,無論是追尋雷達或是飛彈導引雷達,

均有距離限制。是則必須仰賴中繼平台、將雷達發射電波延伸,

雄風3型飛彈始能有效達到其遠距離目標。而此一中繼平台會是艦載直升機。

台灣海峽空優一旦喪失(可以預期的),直升機就無法升空。

而夜間作戰時(台海空優喪失後,海軍只能遂行夜戰),由於直升機無法升空,雄風3型飛彈的威力自無從發揮。

上述兩項瓶頸,是不容易突破的。

=============================================================

台灣人你們的科技資訊太落後了.你們的雄風三型超音速反艦導彈

是上世紀美國過時的產品

而我的這枚鷹擊12超音速反艦導彈,是上個月中國最新的產品價值12萬美金

那張電磁炮照片是我叫人官洩的

還有中國即將崩潰的言論是我在改革開放這40年故意說的

這樣才能削到你們這群老狐狸

C大這次我要謝謝你,沒有你我贏不了這群老狐狸

他們還以為美國將和台灣建交呢









第一 你這篇文章 由一位強國的退役將領寫的徐學海 GOOGLE 這麼方便 少在那邊 丟臉了
第二 一個1984年退役的人 早就已經跟時代科技脫軌了
第三 一個飛彈要能使用 前面會經過 很多測試 既然已經服役 代表 問題都已解決
第四 請哥別再裝台灣人 不累嗎
硬要說是台灣將領 是有多怕 雄三飛彈 按造你說的是 舊世代反艦飛彈 那幹嘛怕呢
雄三本身就是一個笑話吧,真那麼厲害早反攻大陸了啦
chrischenslayer wrote:
哥偶然逛到台灣的網站...(恕刪)

chrischenslayer wrote:
哥笑了導彈也要有載...(恕刪)

那還不趕快打出來
在等什麼

chrischenslayer wrote:
哥偶然逛到台灣的網...(恕刪)



原來只有台灣的雄三飛彈要受地球曲率限制,中國的j-12不會??原來中國已經突破物理和幾何地率了???
chrischenslayer wrote:
哥偶然逛到台灣的網站...(恕刪)

膺擊12是抄俄羅斯的俱樂部飛彈!
這個設計的是結合固態與液態的渦輪運作兼顧射程與速度!很不錯方式!
但其技術難度應不會高於雄三的沖壓引擎!

想像一下把雄二飛彈拉長在渦輪的推進段前再加上一節固態燃料火箭即可做到!
因此我建議中科院把雄二艦射型的固態加力器稍為修改變成固態火箭推進放至渦輪推進段前渦輪與液態燃料節改為可拋棄做成空射型雄二讓IDF攜帶!
當然雄三不是萬能的!但好歹也是全程超音速!
應擊12雖然不錯!但畢竟由長處也可看出其缺點!
1雖然可由渦輪推進拉長射程但因此也無法全程超音速!
2推進方式轉換多次(固-液-固)結構較為複雜!故障機率亦較高!
至於長射程導引問題!大家都會遇到!



小小的漁船被精準穿透駕駛艙, 顯示末段引導不是雷達,
而是影像識別.

使用這種飛彈的防守方,根本不需要精確而持續的雷達引導.
只要往大約的位置發射,設定為單一比對或最大威脅即可.
鷹擊12也是全程超音速,你說的那個是鷹擊18
tnt444 wrote:
膺擊12是抄俄羅斯的...(恕刪)
樓主情蒐能力那麼強,分享一下001和001a一個東倒一個西歪,j-15飛了降不下來的趣聞可以嗎?
既然有影像比對,為何還會打到自家漁船?難道是故意而為之?
hotass196 wrote:
小小的漁船被精準穿透...(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