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珍珠港事件,看美中貿易戰及美中戰爭發展可能性探討


日本帝國在二戰年代的科技發展自主比美國還強,但缺的是資源,美國是享樂主義國家,對歐洲戰爭採協調中立立場,直到美國這頭睡獅被吵醒....

回顧日本帝國年代在珍珠港前在亞洲扮演的角色與動作

日本帝國派出外務省大臣到美國進行協調演說亞洲之行為,但另一頭開啟了珍珠港事件

珍珠港事件後,日本帝國大東亞共榮圈快速實現但未能完全達到長治久安之路

觀看現在時事,由亞投行到一帶一路,南沙島到擴大軍備,金融入股到網路竊盜

衍生成現今的美中貿易戰,那未來中國會不會重赴日本帝國的老路與美國一戰

美國和中國戰爭發生後,會是什麼樣的情況,是重演日本帝國之路還是建立新大東亞共榮圈2.0

歡迎發表個人對未來動向看法



由珍珠港事件,看美中貿易戰及美中戰爭發展可能性探討

由珍珠港事件,看美中貿易戰及美中戰爭發展可能性探討

由珍珠港事件,看美中貿易戰及美中戰爭發展可能性探討

由珍珠港事件,看美中貿易戰及美中戰爭發展可能性探討

由珍珠港事件,看美中貿易戰及美中戰爭發展可能性探討

由珍珠港事件,看美中貿易戰及美中戰爭發展可能性探討

有命算到沒命專家 wrote:
日本帝國在二戰年代...(恕刪)


有可能 贸易战没有遏制中国的发展 然后发生分歧 最后在台湾岛上进行了长达十年的拉锯战 这种可能性极大
有命算到沒命專家 wrote:
日本帝國在二戰年代...(恕刪)


我認為有點不同. 二戰的根源, 源自經濟無解. 經濟無解源自大蕭條. 大蕭條源自1920年代柯立茲大繁榮的過度擴張

很多學者會擔心2008年金融海嘯也是源自20世紀1990~1999第二次大繁榮, 但我認為這是誤解. 因為2008年金融海嘯原本將帶來的大蕭條. 被貨幣政策有效的"延後"了

也就是說. 真正的21世紀大蕭條. 其實並未真正現身. 取而代之是習近平主張當今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什麼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簡而言之. 是新興經濟體因人口紅利的集體掘起交錯於老牌歐美資本強國戰後嬰兒潮退休的集體衰退之時代大衝擊

簡單說就是中東第三次世界大戰打的是美元霸權保衛戰, 因為美元天生建立在金融掠奪的本質上, 無法金融掠奪的美元, 危機之大, 也是前所未有. 共和黨經略中東與俄羅斯戰略妥協這在美國歷史來說, 也算是第一次. 美國自二戰後總統艾森豪到本屆川普. 從來都是共和黨經略中東, 民主黨經略亞太. 至於為何有第一次, 算題外話有興趣另外講了

未來是冷戰, 還是熱戰. 尚未可知. 中東第三次世界大戰打的如火如涂. 第一階段也差不多打完了. 但是剛才說的貨幣政策有效"延後"的大蕭條, 是有期限的. 期限之內能解決, 就是冷戰, 期限過了還沒有交集. 熱戰就不可避免了..

我要講的是回應版主主題. 美中貿易戰與美中戰爭其實都是這個趨勢下的一環. 老牌歐美資本強國面對後起的新興經濟體集體掘起的威脅. 美中貿易戰只是序曲

很明顯的, 目前的世界局勢是: 具有科技優勢的歐美資本強國想要一場戰爭. 但是新興經濟體國家不會上當. 所以未來發展成冷戰還是熱戰, 還很難講...

可能的好消息是失去掠奪能力的美元, 再也無力掀起人工海嘯巨浪吞噬勞動國資源國的財產. 但這點還尚待驗證

壞消息是: 夾在霸權與王道中間的台灣. 分食了美元擺脫金本位的擴張紅利一甲子. 自此轉折, 成為多事之秋,四戰之地的主角...

台灣, 夾在東亞中心點. 宜蘭外海海底金字塔. 說明了大洪水前的海路. 台灣是必經中轉站. 自古兵家必爭, 時也, 命也..
中國沒有日本一樣侵略他國的野心,所以有本質上的不同,中國的國防軍事發展都是積極防禦,而不是主動進攻,也沒有跟蘇聯一樣一定要跟美軍比個高低,比個你死我活,搶勢力地盤,中國的一帶一路本質上是大家一起合作,互利共贏,各取所需,跟帝國主義強占,掠奪有本質上的不同
有命算到沒命專家 wrote:
日本帝國在二戰年代的...(恕刪)

有命算到沒命專家 wrote:
日本帝國在二戰年代的科技發展自主比美國還強,但缺的是資源,美國是享樂主義國家,對歐洲戰爭採協調中立立場,直到美國這頭睡獅被吵醒....


這段話就有問題 日本的科技無法與美國相比 只有"部份"兵器可以..
例如犧牲了防護能力的零式戰機 或是不很可靠的氧氣魚雷..

日本工業量產能力 也與美國相去極遠.. 這就是山本五十六一開始極力反戰的理由
到美國留學過的他 直接指出:德州的油田跟底特律的汽車工業 是日本無法匹敵的
要知道他到美國那時間 美國還沒開始動員哩
如果他親眼看過美國的戰機與船艦在戰時是怎樣組裝下水的..
絕對嚇到直接推辭 死都不幹聯合艦隊司令..

美國當年只是沒充份動員 絕對不是科技不到位 或是日本領先...
別鬧了 科技必須以工業基礎為後盾 二戰才打不到5年..
美國才打沒兩年 整個兵器素質與數量就遠勝過日本..
工業實力是可以兩三年內大躍進? 這是五毛或毛澤東式思維...

有命算到沒命專家 wrote:
衍生成現今的美中貿易戰,那未來中國會不會重赴日本帝國的老路與美國一戰
美國和中國戰爭發生後,會是什麼樣的情況,是重演日本帝國之路還是建立新大東亞共榮圈2.0


習皇統治下的中國 是有搞大東亞共榮的志向 可惜他沒那個能力
中國也沒有那樣的工具及戰爭機器 可以實現其美夢..

日本可以在開戰時勢如破竹 不只因為美國與西方國家未充份動員..
亞洲地區兵力確實不足 且日本有奇襲之利(今天在先進偵測科技下 這種玩法就不可能了..)

日軍當年軍事上 早已培養大量的戰爭人才與經驗 這是今天中國所不具備的..
甲午戰爭-日俄戰爭後 日本就是海外戰爭的常客 幾乎年年都往外輸出軍隊
甚至進行戰爭 中國現在連透明化自己軍事 能夠讓各界認真檢視檢討都不可能
豈敢如日本一樣到處打仗 常吃敗仗打硬仗 來真正提升自己的戰術水平?

以空中力量來說 日本早在對蘇及對中作戰中 累積大量作戰經驗..
這才有美日開戰後 日本普遍一流的各種優秀航空兵 搭配先進戰機 橫掃整個東南亞..
與大半個太平洋... 今天中國根本沒有這等條件...

中國現在的戰爭與戰術能力 根本不可能跟上當年日軍的水平 嚴格來講..
應該是大清帝國甲午戰爭的水平 兵器一流(? 假設他們沒吹太大) 民心士氣及訓練都不怎樣..
沒上過戰場 沒吃過敗仗的軍隊 充其量只能打順手戰 絕無打硬仗能力....

中國的國力當然不是吃不起敗仗 就算新建的海空軍一場大敗損失一半以上
以中國的國力 不用五年就可以大致回復原狀..小事一件...
而是民心士氣都是靠宣傳機器勉強吹起來的 經不起一場敗仗的"考驗"
輸了 絕對是"山崩地動" 領導人沒被整下台是不可能的...
因為怕打敗仗 所以中國根本不敢打仗 不打仗 就無法累積必要的經驗及能力
中國現在的軍事 就是這副惡性循環...

除非 中國的後方第五縱隊搞得夠強夠狠 能夠補償軍隊實際戰力的不足
加上美國等西方國家過度輕敵 造成不該發生的嚴重戰略失衡 否則 想造成二戰日軍初期的戰果..
連1%機會都沒有...

對中國來講 如真欲進行類似大東亞共榮圈計畫 第一要務 就是打破第一島鏈封鎖...
否則在這種封鎖中 中國軍隊是沒有戰略擴張能力的... 沒有控制甚至佔領第一島鏈
戰時中國根本不可能突出第一島鏈 與美國進行正面決戰...
只能躲在島鏈裡招架美國的各式攻擊...
理論上 中國海空軍 只有在陸基火力能掩護範圍 才有可能與美國海空軍一戰...
甚至如此都難保證能取勝....

日本當年能橫行太平洋 就是早就控制第一島鏈大部份 並得到台灣這個戰略中樞
進可攻 退亦可守... 沒有充份動員的美英海軍根本不可能封鎖其行動...
與之決戰也沒啥勝算 今天的美國 卻只需美日海軍聯手 加上第三艦隊後援..
以第一島鏈附近為戰場...第二島鏈間為縱深...
(台灣也可以加入) 至少20年內 中國不可能有與之正面交戰的能力..
這還是美國未大規模擴軍 而中國照目前速度擴軍的最"理想"狀態...

阿斯特怒伯爵ρσπ wrote:
中國沒有日本一樣侵...(恕刪)


整天對自己不懂的事胡說八道..輕輕搧一下,你臉都會腫個半天高..

阿斯特怒伯爵ρσπ wrote:
中國沒有日本一樣侵略他國的野心,所以有本質上的不同..(恕刪)



那是農業時代, 封建專制體系才會有的國策..


只要是資本主義國家, 向外擴張是必然的選擇


目前看似太平的局面
只是各大集團相互核威嚇下的妥協.



阿斯特怒伯爵ρσπ wrote:
中國沒有日本一樣侵略他國的野心,所以有本質上的不同,中國的國防軍事發展都是積極防禦,而不是主動進攻,也沒有跟蘇聯一樣一定要跟美軍比個高低,比個你死我活,搶勢力地盤,中國的一帶一路本質上是大家一起合作,互利共贏,各取所需,跟帝國主義強占,掠奪有本質上的不同


你看過哪個國家造軍艦如下水餃 又意欲搞6艘以上航空母艦作為海軍骨幹
只為"自衛"? 這笑話有沒說太多了?

那麼 我今天扛著一挺50機槍 幾顆"芭樂"(手榴彈)
到你家面前"路過""閒逛" 你最好也相信我是想"自衛"...
你的智慧或判斷力若只有如此 那真的除了當宣傳五毛外 沒其他能幹的....

只要有點軍事素養的人都知道 航媽是戰略擴張武器..
讓自己國家具有遠程軍事投射能力 如果單只想自衛..
只要搞核彈跟戰術飛彈就夠了 以中國的飛彈技術 打到關島甚至美國本土都可以..
何須一票航媽?

習皇造航媽拿來幹什麼的? 很簡單: 奪取制海權... 而且是"遠方"制海權..
如果是護衛中國本土 何須這種能力? 看看當年蘇聯的佈署就知道了...

拼命造專為擴張 奪取海權設計的武器 說自己要和平..
這有沒太自欺欺人了些? 是否都把別人當白癡?

你覺得美國這個航艦大國 會相信中國只想自守自衛?
有本事你就去說服它們 不過我相信他們不是白癡 絕--對--不--會--相--信...

再回來看你講的"合作互利" 當然是騙局一場...

為什麼這麼講 因為 你還不到可以跟老美翻桌決戰那天 當然只能擺這種姿態..
當年共產黨不也用這套麻痺國民黨甚至西方國家? 直到自己壯大到可以翻臉的那天?
今天還想再來一次? 美國相信嗎? 台灣人相信嗎? 你說呢?
oculata wrote:
那是農業時代, 封建專制體系才會有的國策..
只要是資本主義國家, 向外擴張是必然的選擇
目前看似太平的局面
只是各大集團相互核威嚇下的妥協.


其實 任何強權擴張的極限 都是自己實力與敵人阻力下的產物..

過去感覺好像那些中世紀國家擴張有限 是因為戰略延伸工具不足..
無法支援長途作戰 保持自身軍事補給線..
像中國漢唐盛世 就是如此狀況... 向外用兵 哪怕只有10萬人.
都必須以強大國力做後盾 並有效維持其補給... 越遠消耗越慘重
哪怕是盛世國力 都無法承擔無止境的擴張...
蒙古帝國之所以能最大程度擴張 就是對補給線需求相對小得多...

同理 美國不擴張的理由 在於要向陸地擴張 必須以大規模陸軍為基礎
並要有承受大量損失的準備 這與美國的立國價值觀不合
老百姓不可能支持這種政策...
所以美國只能退而求其次 以控制海權及商業秩序 並輸出價值觀作為稱霸全球手段...
陸地與大規模陸戰 就是美國的極限了.. 以目前來說...

YC_Jiang wrote:
你看過哪個國家造軍...(恕刪)


"你看過哪個國家造軍艦如下水餃 又意欲搞6艘以上航空母艦作為海軍骨幹
只為"自衛"? 這笑話有沒說太多了?"

有看過. 美國就整天這樣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