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有知識性

彈道是直接拉升到30公里高空,大幅減低97%空氣阻力,大幅增加航程後,從目標上方高空往下打擊。預警機/戰機雷達都是往前/往下看,不會往自己背後上方看,所以不會發現有一套從天而降的掌法,,,
alanchentw wrote:
非常有知識性 彈道是...(恕刪)
這個怎麼破?這次印度算被騙到了,紅旗-9是佯攻,真正的是PL-15
好像不全然是歐 "如來神掌"這個攻擊方法是給射程兩千公里地對空導彈用

PL17才400公里 燃料比較多 多點幾次就夠了
我只有一個疑問,
打擊範圍400km,如何達到 雙向數據鏈? 導彈狹小的空間裡,一定沒有空間安裝大型天線,拉長通訊距離。

因此,可能飛出一段距離(假設,100km)後,就喪失數據鏈能力,只能推送到最後更新的目標區後,由自帶的雷達/紅外線尋標頭試試運氣。
住在台北的台中人
2000公里射程的導彈就是透過衛星來傳遞雙向訊息 不用懷疑也是用吉林衛星來追蹤與搜索目標
xjkp01
你想想,华为MATE60手机那么一点点大都可以打卫星电话了,飞弹那么大的尺寸,天线性能百倍千倍于手机。双向数据链只要关键性的目标坐标、速度、高度这些信息就行了。并不需要很大的数据量。
為什麼沒研發007那種太空聚焦武器

巨型烤螞蟻機


用東風打航母的方法 來對付飛機

確實是好主意



數據鏈... 能不能用星鏈,不要一直想用 預警機 上的天線去直接導引

接收的問題 飛彈身上金屬那麼多
alanchentw wrote:
我只有一個疑問,
打擊範圍400km,如何達到 雙向數據鏈? 導彈狹小的空間裡,一定沒有空間安裝大型天線,拉長通訊距離。


這要去問華為吧..手機都能直連衛星通話..手機也沒大天線大電池..要如何做到??

聲頻還不能斷續..這比丟數據難多了...
不用去理硬體了
你能生產出來嘛(再再顯示很多中科院的產品是技轉而來)

怎麼一直陷在死循環邏輯

主要是你的作戰方式
與整體建軍戰術思想

和怎麼活用美軍的裝備
只要你負責的去玩玩
falcon
lock on
war thounder

然後再參考實際作戰者的記錄
你就能有所體會

就怕你不會玩,也不看說明書,整天看 yu, tiktalk
這麼不負責

整天瞎掰你做不出來的硬體
oxxx wrote:
接收的問題 飛彈身上金屬那麼多

屏蔽效應,收訊特別差。
汽車天線為何要伸出一根線出車外?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