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第五縱隊?怎樣打敗第五縱隊?

2025.05.27更新:

2.為什麼投共的人下場都很慘!因為中共是不承認人民有財產權的,什麼是無產階級專政,就是老百姓不可以有財產!所以台灣境內不管藍綠一定要搞清楚這一點,共產黨才是我們最大的敵人。

棄明投暗——投共國軍將領下場(部分名單)

在共匪篡政暴亂的三年(共匪稱之為「解放戰爭」),有諸多的國軍將領,其中不乏參加過武昌起義,北伐戰爭,抗日戰爭的元勳和國軍高級將領,背叛辛亥革命精神,拋棄國父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為了保全身家,出賣國家,明珠暗投,到頭來落得個兔死狗烹,卸磨殺驢的下場。

以下僅羅列部分反叛(中華民國)的高級將領:
第一號:叛將宋鶴庚,字皋南,1883年生於湖南,湘鄉人。國軍上將,1923年隨譚延闓入粵投孫中山,被任命為湖南討賊軍湘軍第一軍軍長。不久辭職回鄉,閒居上海、長沙、湘鄉。1949年臨近大陸淪陷,宋鶴庚拿出自己私藏的槍枝,授意他的侄子組織湘鄉縣花橋警察隊,投奔中共地下武裝姜亞勳部。1950年鎮反開始時,宋鶴庚居住於上海的女兒家,被上海公安機關逮捕,押解回湘鄉。1952年1月,湘鄉縣人民法庭以宋鶴庚反抗革命罪名判處死刑,立即執行。
第二號:叛將陳春霖,別字思棣,1900年出生,四川資陽人。第四十四軍軍長,歸屬於羅廣文第十五兵團序列。1949年12月隨同羅廣文率部在川西叛變投共。在鎮反中於1951年11月9日被西南軍區軍法處判處死刑。
第三號:叛將徐經濟,字子固,1905年生,山東日照人。1949年在漢中任新編第五軍軍長、陝南行署主任兼陝南遊擊自衛軍總司令。1949年12月30日率新五軍在西南叛變投共。1951年在鎮反中被處決。
第四號:叛將尹作干,字子固,1905年生,山東日照人。1946年任整編第十五師參謀長,並參加陸軍大學將官班學習。1948年任第九師師長,9月授銜陸軍少將,10月任第二軍副軍長兼宜昌警備司令。1948年任第九師師長,1949年8月長沙兵變後尹作干逃往香港,11月返回長沙追隨陳明仁叛變投共, 1954年4月8日由南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判處死刑。
第五號:叛將葉干武,1901年出生,廣東梅縣人。甘肅省河西警備總司令部少將高參、監察官。1949年冬蘭州戰役中叛變投共, 1950年秋在鎮反中被處決。
第六號:叛將曾憲,原籍四川成都,1911年生於湖北鍾祥。湖北省保安司令部副司令。1949年初任第三兵團暫編第八軍副軍長。同年12月27日在四川新都率部叛變投共,次年10月在鎮反中處決。
第七號:內奸林伯民,原名秉彝,1886年生,廣東梅縣人。第四戰區榮譽軍人管理處中將處長。 1945年抗戰勝利後,退役回家鄉梅縣南口居住。告老還鄉後曾多次設法掩護過當時中共地下工作人員和游擊隊。1952年在鎮反中被處決。
第八號:叛將何際元,字鴻鈞,湖南寧鄉人。第四十九軍七十九師師長。1949年5月經中共地下黨策動,在湖南寧鄉率部叛變投共。1950年9月25日以歷史反革命罪行在長沙被槍決。
第九號:叛將唐伯寅,字劍椿,號劍湘,湖南省湘潭縣人。江西南豐師管區司令、浙江臨黃師管區司令, 1949年3月受中共地下組織策動,參加了中共華中局社會部領導下的江南地下第四軍,任副軍長。4月又參加了程潛、唐生智等人在湖南發起的所謂「和平自救」運動,並積極策反湘軍舊部。8月隨程潛、陳明仁在長沙叛變投共,1952年2月21日在鎮反運動中在湘潭被槍決。
第十號:內奸劉晴初,名垂霽,1894年8月生於湖南湘潭。第九戰區長官部中將高參,曾參與第一次長沙會戰。1940年因病回鄉休養,籌辦實業、學校。1949年3月加入中共地下組織的外圍工作,以後策動當地游雜武裝投共,並將保存之五萬分之一湖南軍用地圖交與解放軍第十二兵團。1951年鎮反運動中以反革命罪在湘潭被處決。
第十一號:叛將潘峰名,別字目屏,曾用名 潘國屏1899年生,江西樂安人。改任第一一三師師長,第五十一軍副軍長、代軍長,第五戰區前方指揮部副主任。參加徐州會戰、魯南會戰諸役。1946年退役。1948年出任江西省保安司令部高參,1949年叛變投共。1950年在鎮反中被處決。
第十二號:叛將方滌瑕,別號秀泉,1903年生,江西九江人。中央憲兵司令部西南區憲兵司令1948年9月授少將軍銜。1949年在成都叛變投共。1951年鎮反時處決。
第十三號:叛將王育成,字鳴琴,甘肅伏羌人。十七集團軍第十一軍少將參謀長。1947年任第十七集團軍少將參謀處長。1949年9月23日在寧夏銀川叛變投共,1951年在鎮反中被處決。
第十四號:叛將項麗源,湖北監利人。湖北省保安司令部少將參謀處長,1949年任西南軍政長官公署參謀處少將處長等。同年底在成都隨部叛變投共。1952年在鎮反中被處決。
第十五號:叛將楊健民,安徽宿州市人。九十六軍少將參謀長。1949年11月在四川金堂叛變投共, 1951年在鎮反中被處決。
第十六號:叛將周伯英,別字湘雄,1909年生,湖南東安人。國防部少將部員。1949年參加湖南兵變, 1952年在鎮反中被處決。
第十七號:叛將林芝雲,又名蓋南,湖南湘潭人第六戰區游擊挺進縱隊副司令。1947年7月授銜陸軍少將,1949年8月隨陳明仁部叛變投共, 1952年在鎮反中被處決。
第十八號:叛將糜藕池,別字濟民,1897年生,貴州畢節人。九十四師中將副師長。1949年任川黔公署獨立第一師師長,率部叛變投共。1951年7月在鎮反中被處決。
第十九號:叛將趙俊圖,1911年生,湖南醴陵人。1949年任湖南醴陵師管區少將副司令,8月率部叛變投共。1952年在鎮反中被處決。
第廿號:叛將趙鴻厚,河南懷慶人。第四十師少將師長,鄭州綏靖公署軍官總隊大隊長。1949年任長沙綏靖公署軍官總隊副總隊長,後隨程潛等參加湖南兵變。1952年在鎮反中被處決。
第廿一號:叛將曹森,1906年生,河南唐河人。第二十六軍少將副軍長,滇西師管區司令。1949年底在雲南叛變投共,後返鄉居住。1952年在鎮反中被處決。
第廿二號:叛將梁順德,別號真心,1909年生,廣東梅縣人。河西警備司令部參謀處長、少將參謀長。1947年到重慶陸軍大學特別班第八期學習。1949年冬在川南叛變投共, 1951年鎮反中被部隊判處死刑。
第廿三號:叛將彭永年,廣東揭西人。廣東省保安司令部少將秘書長,同年5月隨吳奇偉嘩變。1951年在鎮反中被處決。
第廿四號:叛將覃守一,1910年生,湖北長陽人,土家族。1949年5月任湖北綏靖總司令部長陽總隊少將司令兼代長陽縣縣長,11月11日率部叛變投共。1952年在鎮反中被處決。
第廿五號:叛將謝靈石,別號雲根,1902年生,四川簡陽人。新疆迪化警備司令部少將高參。1949年參加新疆和平叛變投共, 1952年在鎮反中被處決。
第廿六號:叛將鄧士富1900生,廣東梅縣人。第七軍暫六十師、六十一師少將師長。1948年10月,率部向解放軍叛變投共。1952年鎮反運動中以反革命罪被判處死刑。
第廿七號:叛將列應佳,別號介人,1903年生,廣東增城人。第四戰区第三游擊挺進縱隊支隊司令,1946年任廣東保安第四師少將副師長兼保安第五團團長。1948年5月17日叛變投共並接受改編。 1952年鎮反時被處決。
第廿八號:叛將馬守援,1948年任重慶綏靖公署中將高參。1949年11月任重慶衛戍總司令部副總司令,未就職。12月26日在成都叛變投共。1951年在鎮壓反革命運動中,於貴州省龍裡縣被處決。
第廿九號:叛將焦達梯,別字島松,湖南瀏陽人。1948年調任長沙綏靖公署少將高參。1949年5月與中共華中局社–會部秘密通敵,策動舊屬嘩變。 1952年冬在鎮反中被處決。
第卅號:叛將習自強,納西族,字健夫,雲南麗江人。1945年10月任雲南省政府顧問,1949年6月任雲南綏靖公署中將高參,12月在昆明叛變投共。1952年7月6日在雲南麗江被處決
第卅一號:叛將田西原(1900–1951),字應貞,湖北保康人。1949年2月任鄂西北中將游擊司令,通敵中共地下黨,暗中進行策動兵變,4月所部被解放軍改編,任解放軍江南地下第3軍軍長。1951年4月27日在湖北保康被錯誤處決。
第卅二號:叛將劉子仁(1900–1951)少將。原名俊德,河南永城人。1949年春任第127軍309師少將師長,12月25日在四川巴中叛變投共,1951年3月7日在河南開封被處決。
第卅三號:叛將甘清池(1900—1951),廣東信宜水口雙山村人。國民革命軍整編第六十九師副師長,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 1949年春任廣東省陽江縣縣長。1949年11月5日率縣保安隊、自衛隊在信宜叛變投共。1951年3月被捕,12月被處決。
第卅四號:共特李建平(1900–1951),字育之,號誠中,湖北應城人。1945年4月任軍事委員會少將高參,1947年10月退役,任湖北省國民義務勞動委員會主任委員,1948年秋接受中共指派,搜集國軍情報,1949年5月在武漢迎接共軍入城。1951年12月在湖北應城被處決。
第卅五號: 叛將李鴻燾(1894–1959),1947年3月兼任川康剿匪總指揮部副總指揮,8月改任四川省第9區(萬縣)行政督察專員兼少將保安司令,1948年4月兼任川湘鄂邊區副指揮官,1949年1月兼任川東保安司令,12月5日在四川萬縣參加叛變投共。後任共偽四川省川東人民行署民政廳長,肅反中被抓,1959年12月31日在獄中去世。
第卅六號:叛將陳俊三(1892–1952),別號廷傑,江蘇雎寧人。1949年任川滇黔邊區綏靖司令部少將參議。後叛變投共。1952年在鎮反中被處決。
第卅七號:叛將黃天玄(1896–1951),字人極,湖北薪春人。1947年任湖北省幹部訓練團副教育長,1949年任暫編第8軍少將高參,同年12月27日在四川新都叛變投共。1951年12月1日被處決。
第卅八號:叛將蕭步鵬(1906–1951)少將。字萬里,湖南郴縣人。1949年冬兼任中央軍校游擊幹部訓練班班附,12月任川西北反共救國軍副總指揮兼參謀長和第3路司令,12月底在成都叛變投共。 1951年在湖南郴縣被處決。
第卅九號:叛將曹勖(1901–1951)中將。原名維彬,字勉青,湖北京山人。11月復任湖北省第3區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1947年11月辭職,1949年9月任湖北綏靖總司令部中將副總司令,10月任第3兵團副司令官,不久離職到重慶,12月任西南第1路游擊總指揮部中將高參,12月26日在成都通電嘩變。後任共軍第2高級步兵學校教員。1951年在湖北京山被處決
第四十號:叛將曹玉珩(1906–1952)少將。原名玉朗,又名森,別號潤軒,河南唐河人。1946年任整編第26師169旅旅長,1947年任整編第26師副師長,1948年任豫西師管區司令,同年6月在豫東戰役中於河南開封叛變投共。後返鄉居住,1952年死於鎮反。
第四十一號:叛將崔世昌(1900–1953)中將。又名禹言,號宇光,河北高陽人。1946年1月任河北省第6區(涿縣)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1948年任東北剿匪總部辦公廳主任,旋任國防部中將部員,1949年任甘肅省保安司令部副司令,後任第7兵團副參謀長,1949年12月25日在四川德陽參加兵變。1953年12月7日在河北涿縣被處決。
第四十二號:叛將鄂友三(1910–1051)少將。綏遠薩拉齊人。1945年兼任綏遠省第1區(歸綏)行政督察專員,1948年任華北地區剿匪總部騎兵第12旅少將旅長,1949年9月在綏遠參加兵變。後任共軍騎兵第4師師長,1951年11月被捕,不久被處決。
第四十三號:叛將曾憲成(1911—1952),原籍四川成都,1911年生於湖北鍾祥。1946年任湖北省保安第一旅旅長,1948年任湖北省保安司令部副司令。1949年初任第三兵團暫編第八軍少將副軍長。同年12月27日在四川新都率部叛變投共,後入共軍西南軍區軍政學校學習。1952年自願回鄉定居,同年10月在鎮反中處決。
第四十四號:叛將曾繼遠(?–1950),號煜藜,四川華陽人。1949年任四川省第12區行政督察專員兼少將保安司令,同年12月在四川安縣率部投共,1950年被處決。
第四十五號:叛將彭曠高(1902–1951),又名光霽、運鴻,湖北天門人。1945年8月任湖北省第3區行政督察專員兼中將保安司令,1947年調任湖北省第6區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並兼任湖北省第3、5、6區聯防指揮官,1948年任中央訓練團辦公廳中將主任,1949年2月任湖北省政府委員兼民政廳長,10月任第3兵團副司令官,12月26日在四川金堂參加兵變。後任共軍西南軍區高參。1951年9月在湖北天門以反革命罪被處決
第四十六號:叛將彭林生(1897–1951)少將。別號雲山,湖南祁東人,生於1897年11月4日。1944年任第62軍少將高參,同年任祁東抗日自衛總指揮部副總指揮,抗戰勝利後退役回鄉,1949年6月與中共取得聯繫,任共軍湖南遊擊第1縱隊副司令員兼1支隊司令員。後任共軍零陵軍分區高參。1951年8月23日被處決。
第四十七號:叛將謝崇階(1904–1951),號升安,四川雷波人。1945年任榮威師管區司令,後任四川省軍管區參謀長,1949年12月初任川西師管區中將司令,12月底在四川樂山叛變投共。後任四川省雷波縣各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雷波縣各族各界「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51年9月10日在四川樂山被處決。
第四十八號:叛將魯堅(1910–1951),湖北枝江人。1949年任湖北省第6區(宜昌)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同年秋兼任湖北綏靖總司令部五、長、峰指揮所少將指揮官,12月4日在湖北恩施叛變投共。後任湖北省恩施「人民行署」參事兼貿易公司經理,1951年8月被處決。
第四十九號:叛將褚懷裡(1897–1951),字燮亞,河南南召人。1947年任暫編第1軍1師少將師長,1948年10月任第13綏靖區16縱隊司令,1949年春任湘鄂川邊區綏靖公署少將高參,8月任第19兵團少將高參兼河南省軍政幹部訓練班副主任,12月26日在四川巴中參加兵變。1951年3月在河南南陽被處決。
第五十號:叛將譚呈祥(1906–1951),回族,青海化隆人。1946年任整編第82師100旅少將旅長,1948年9月任第82軍100師師長,1949年9月8日在青海西寧投共,11月參與組織反兵變,1950年被迫再次投共,1951年5月25日在西寧被處決。
第五十一號:叛將蔡洪範(1901–1951),字敬賢,河南虞城人。1945年6月任國防部部員,1948年9月任第4綏靖區第5旅少將旅長兼虞城縣縣長,1949年6月在河南靈寶叛變投共。後任西安市「人民政府」第2工作組工作人員。1951年在虞城被處決。
第五十二號:叛將裴元俊(1914–1951),號侯生,四川成都人。1949年2月任第47軍125師少將師長,12月21日在四川什邡參加兵變。1951年在鎮反中被處決。
第五十三號:叛將潘壯飛(1898–1950),又名少武,湖南黔陽人。1946年任中訓團第7軍官總隊第5大隊大隊長,1948年當選制憲國民大會代表,1949年5月任長沙綏靖公署清剿第3縱隊副司令兼芝江警備司令部少將副司令,10月14日在湖南新晃叛變投共。1950年被處決。
第五十四號:叛將潘峰名(1899–1950)別字目屏,1899年生,江西樂安人。1946年退役,1948年出任江西省保安司令部少將高參,1949年參加叛變投共。1950年在鎮反中被處決。
第五十五號:叛將唐憲堯,別號再興,1899年生,四川梁山人。第三十集團軍總部少將高參。1949年12月在四川渠縣發動兵變。1951年冬在鎮反中被處決。
什麼是錯殺,八十年代都平反了?你當他們都是孫悟空呢,腦袋砍下來還能再長出來!況且,中共有什麼錯,有什麼「反」需要「平」?那是完成殺人指標,大家聽聽,戰後和平時期大規模殺戮敵方沒有任何反抗的俘虜,還要訂出殺人指標,古今中外前所未有,不是根據花名冊酌情選定,而是教主(共黨黨魁)信口開河,假如教主頭腦熱度再高些,指標再大些,恐怕連國管區的老百姓也要殺一些了。
誠然中共對待國民黨前軍政人員有不同的方法,大體如下,一、對待如程潛、傅作義、陳明仁等、盧漢等所謂「深明大義的投誠人員」,待為座上賓,以便對內繼續統戰,對外做有益宣傳;二、對待如廖耀湘、范漢傑、杜聿明、黃維、宋希濂等,雖然是「罪大惡極的首要戰犯」,但由於他們職位高,影響大,就不能殺,而對他們「進行勞動改造」,以表明共軍「優待俘虜」 ;三、對於少將以下的或影響力相對小些的,無論是「頑固不化」的,還是主動「投誠的」,一律槍斃,哪怕是下士也不放過,報「十年內戰」的一箭之仇。

若說那些叛將誤入歧途,情有可原,因為那時中共尚未建政,說的比唱的好聽,上當受騙。可如今台灣的那些匪諜們仍然不知中共是什麼貨色,就自欺欺人了。為熄滅中華民國這座民主的燈塔,可謂處心積慮,恩威並用,故伎重演,利用統獨之爭達到分化瓦解台灣民眾,進而利用匪諜欺騙台灣民眾接受一國兩制,而不是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最後招安台灣,望匪諜們及早醒悟。

來源:
https://pincong.rocks/article/5039





1.什麼是第五縱隊?怎樣打敗第五縱隊?

7:30開始,從第五縱隊的起源開始談起。

學習中共的統戰策略,用魔法打敗魔法。

*(影片)當中共發現打台灣太難, 他們改用陰招! 揭秘潛伏在台灣的中共第五縱隊, 讓人背後發涼

https://youtu.be/WiDuNBlWRHA?si=1oJimT8bL21XvHuJ
文章關鍵字
vn51 wrote:
什麼是第五縱隊?怎樣...(恕刪)

第五縱隊潛伏在內部進行破壞,與敵方裡應外合,不擇手段意圖顛覆、破壞國家團結的團體
這很明顯是指民進黨阿

隨便舉個例子
民進黨:中華民國滅亡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
完完全全和祖國一致
難怪民進黨培養那麼多共諜
顛覆中華民國、破壞中華民國團結
專門製造社會對立、彼此仇恨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紅綠一家親

既然改朝換代
我決定跟進民進黨
喜迎祖國兩岸統一
金銀俊
真的綠蛆才是真正的共匪![冷][orz][100分]蒐刮民酯民膏
顛倒是非,拖人後腳的第5縱隊拍人喝救人
vn51
[拇指向上][拇指向上][拇指向上]
金銀俊
這根本就是1450小九九來發葉佩雯[窮]
vn51 wrote:
什麼是第五縱...(恕刪)
擋民進黨財路的,就是第五縱隊.
目前沒人擋民進黨建國哦!
現在全國正在熱烈打擊第五縱隊
頒布“國安17條”
驅逐“五桶娘”
罷免潛伏份子進行中…………等

※※※全國鄉親請特別注意
最近有不明人士專門拍攝“台灣街道人、事、物”
口音明顯為“對岸人士”,以女性為多
在拍攝過程中,特意以“中國台灣省”名稱解釋影片內容

若有鄉親好友發現以上相關街拍行為
請務必立即通報110 或各治安單位處理
國安單位已經列為重點查察項目


全民用心,護衛家園!
流亡政府也是政府,重點在“政府”兩個字
只要有人支持、建設、繁榮、鞏固
那就是一個“實體政治組織”,外人就動不了

美國現在就是以“實體政治組織”稱呼台灣
否認台灣是中國的一省(本來就不是)
這是屬於“政治清晰,但軍事模糊”


最喜歡說一句話
這個世界上有人支持台灣,有人否定台灣
有人支持美國,有人趨附中共
那到底誰存在,誰又不存在!?

事實與現況
台灣與中共沒有任何鳥關係存在
兩國互不隸屬,誰也沒有權利管誰
面對現實,接受現實,活在現實

現在兩岸就是如此
不承認也得承認,不願意那就自……隨便啦
01上就很多了 整天中國好棒棒 台灣爛 綠共 獨裁
然後就會一堆出來附和
不要管他就好了 大家也是出來賺錢而已
杰夫jeff
我認為中更很爛,綠共也很爛,紅綠共都很爛。
AndyLAN999
沒有完美 是比較出來的
AndyLAN999 wrote:
不要管他就好了 大家也是出來賺錢而已



為什麼投共的人下場都很慘!因為中共是不承認人民有財產權的,什麼是無產階級專政,就是老百姓不可以有財產!所以台灣境內不管藍、綠、白一定要搞清楚這一點,共產黨才是我們最大的敵人。

棄明投暗——投共國軍將領下場(部分名單)

在共匪篡政暴亂的三年(共匪稱之為「解放戰爭」),有諸多的國軍將領,其中不乏參加過武昌起義,北伐戰爭,抗日戰爭的元勳和國軍高級將領,背叛辛亥革命精神,拋棄國父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為了保全身家,出賣國家,明珠暗投,到頭來落得個兔死狗烹,卸磨殺驢的下場。

以下僅羅列部分反叛(中華民國)的高級將領:
第一號:叛將宋鶴庚,字皋南,1883年生於湖南,湘鄉人。國軍上將,1923年隨譚延闓入粵投孫中山,被任命為湖南討賊軍湘軍第一軍軍長。不久辭職回鄉,閒居上海、長沙、湘鄉。1949年臨近大陸淪陷,宋鶴庚拿出自己私藏的槍枝,授意他的侄子組織湘鄉縣花橋警察隊,投奔中共地下武裝姜亞勳部。1950年鎮反開始時,宋鶴庚居住於上海的女兒家,被上海公安機關逮捕,押解回湘鄉。1952年1月,湘鄉縣人民法庭以宋鶴庚反抗革命罪名判處死刑,立即執行。
第二號:叛將陳春霖,別字思棣,1900年出生,四川資陽人。第四十四軍軍長,歸屬於羅廣文第十五兵團序列。1949年12月隨同羅廣文率部在川西叛變投共。在鎮反中於1951年11月9日被西南軍區軍法處判處死刑。
第三號:叛將徐經濟,字子固,1905年生,山東日照人。1949年在漢中任新編第五軍軍長、陝南行署主任兼陝南遊擊自衛軍總司令。1949年12月30日率新五軍在西南叛變投共。1951年在鎮反中被處決。
第四號:叛將尹作干,字子固,1905年生,山東日照人。1946年任整編第十五師參謀長,並參加陸軍大學將官班學習。1948年任第九師師長,9月授銜陸軍少將,10月任第二軍副軍長兼宜昌警備司令。1948年任第九師師長,1949年8月長沙兵變後尹作干逃往香港,11月返回長沙追隨陳明仁叛變投共, 1954年4月8日由南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判處死刑。
第五號:叛將葉干武,1901年出生,廣東梅縣人。甘肅省河西警備總司令部少將高參、監察官。1949年冬蘭州戰役中叛變投共, 1950年秋在鎮反中被處決。
第六號:叛將曾憲,原籍四川成都,1911年生於湖北鍾祥。湖北省保安司令部副司令。1949年初任第三兵團暫編第八軍副軍長。同年12月27日在四川新都率部叛變投共,次年10月在鎮反中處決。
第七號:內奸林伯民,原名秉彝,1886年生,廣東梅縣人。第四戰區榮譽軍人管理處中將處長。 1945年抗戰勝利後,退役回家鄉梅縣南口居住。告老還鄉後曾多次設法掩護過當時中共地下工作人員和游擊隊。1952年在鎮反中被處決。
第八號:叛將何際元,字鴻鈞,湖南寧鄉人。第四十九軍七十九師師長。1949年5月經中共地下黨策動,在湖南寧鄉率部叛變投共。1950年9月25日以歷史反革命罪行在長沙被槍決。
第九號:叛將唐伯寅,字劍椿,號劍湘,湖南省湘潭縣人。江西南豐師管區司令、浙江臨黃師管區司令, 1949年3月受中共地下組織策動,參加了中共華中局社會部領導下的江南地下第四軍,任副軍長。4月又參加了程潛、唐生智等人在湖南發起的所謂「和平自救」運動,並積極策反湘軍舊部。8月隨程潛、陳明仁在長沙叛變投共,1952年2月21日在鎮反運動中在湘潭被槍決。
第十號:內奸劉晴初,名垂霽,1894年8月生於湖南湘潭。第九戰區長官部中將高參,曾參與第一次長沙會戰。1940年因病回鄉休養,籌辦實業、學校。1949年3月加入中共地下組織的外圍工作,以後策動當地游雜武裝投共,並將保存之五萬分之一湖南軍用地圖交與解放軍第十二兵團。1951年鎮反運動中以反革命罪在湘潭被處決。
第十一號:叛將潘峰名,別字目屏,曾用名 潘國屏1899年生,江西樂安人。改任第一一三師師長,第五十一軍副軍長、代軍長,第五戰區前方指揮部副主任。參加徐州會戰、魯南會戰諸役。1946年退役。1948年出任江西省保安司令部高參,1949年叛變投共。1950年在鎮反中被處決。
第十二號:叛將方滌瑕,別號秀泉,1903年生,江西九江人。中央憲兵司令部西南區憲兵司令1948年9月授少將軍銜。1949年在成都叛變投共。1951年鎮反時處決。
第十三號:叛將王育成,字鳴琴,甘肅伏羌人。十七集團軍第十一軍少將參謀長。1947年任第十七集團軍少將參謀處長。1949年9月23日在寧夏銀川叛變投共,1951年在鎮反中被處決。
第十四號:叛將項麗源,湖北監利人。湖北省保安司令部少將參謀處長,1949年任西南軍政長官公署參謀處少將處長等。同年底在成都隨部叛變投共。1952年在鎮反中被處決。
第十五號:叛將楊健民,安徽宿州市人。九十六軍少將參謀長。1949年11月在四川金堂叛變投共, 1951年在鎮反中被處決。
第十六號:叛將周伯英,別字湘雄,1909年生,湖南東安人。國防部少將部員。1949年參加湖南兵變, 1952年在鎮反中被處決。
第十七號:叛將林芝雲,又名蓋南,湖南湘潭人第六戰區游擊挺進縱隊副司令。1947年7月授銜陸軍少將,1949年8月隨陳明仁部叛變投共, 1952年在鎮反中被處決。
第十八號:叛將糜藕池,別字濟民,1897年生,貴州畢節人。九十四師中將副師長。1949年任川黔公署獨立第一師師長,率部叛變投共。1951年7月在鎮反中被處決。
第十九號:叛將趙俊圖,1911年生,湖南醴陵人。1949年任湖南醴陵師管區少將副司令,8月率部叛變投共。1952年在鎮反中被處決。
第廿號:叛將趙鴻厚,河南懷慶人。第四十師少將師長,鄭州綏靖公署軍官總隊大隊長。1949年任長沙綏靖公署軍官總隊副總隊長,後隨程潛等參加湖南兵變。1952年在鎮反中被處決。
第廿一號:叛將曹森,1906年生,河南唐河人。第二十六軍少將副軍長,滇西師管區司令。1949年底在雲南叛變投共,後返鄉居住。1952年在鎮反中被處決。
第廿二號:叛將梁順德,別號真心,1909年生,廣東梅縣人。河西警備司令部參謀處長、少將參謀長。1947年到重慶陸軍大學特別班第八期學習。1949年冬在川南叛變投共, 1951年鎮反中被部隊判處死刑。
第廿三號:叛將彭永年,廣東揭西人。廣東省保安司令部少將秘書長,同年5月隨吳奇偉嘩變。1951年在鎮反中被處決。
第廿四號:叛將覃守一,1910年生,湖北長陽人,土家族。1949年5月任湖北綏靖總司令部長陽總隊少將司令兼代長陽縣縣長,11月11日率部叛變投共。1952年在鎮反中被處決。
第廿五號:叛將謝靈石,別號雲根,1902年生,四川簡陽人。新疆迪化警備司令部少將高參。1949年參加新疆和平叛變投共, 1952年在鎮反中被處決。
第廿六號:叛將鄧士富1900生,廣東梅縣人。第七軍暫六十師、六十一師少將師長。1948年10月,率部向解放軍叛變投共。1952年鎮反運動中以反革命罪被判處死刑。
第廿七號:叛將列應佳,別號介人,1903年生,廣東增城人。第四戰区第三游擊挺進縱隊支隊司令,1946年任廣東保安第四師少將副師長兼保安第五團團長。1948年5月17日叛變投共並接受改編。 1952年鎮反時被處決。
第廿八號:叛將馬守援,1948年任重慶綏靖公署中將高參。1949年11月任重慶衛戍總司令部副總司令,未就職。12月26日在成都叛變投共。1951年在鎮壓反革命運動中,於貴州省龍裡縣被處決。
第廿九號:叛將焦達梯,別字島松,湖南瀏陽人。1948年調任長沙綏靖公署少將高參。1949年5月與中共華中局社–會部秘密通敵,策動舊屬嘩變。 1952年冬在鎮反中被處決。
第卅號:叛將習自強,納西族,字健夫,雲南麗江人。1945年10月任雲南省政府顧問,1949年6月任雲南綏靖公署中將高參,12月在昆明叛變投共。1952年7月6日在雲南麗江被處決
第卅一號:叛將田西原(1900–1951),字應貞,湖北保康人。1949年2月任鄂西北中將游擊司令,通敵中共地下黨,暗中進行策動兵變,4月所部被解放軍改編,任解放軍江南地下第3軍軍長。1951年4月27日在湖北保康被錯誤處決。
第卅二號:叛將劉子仁(1900–1951)少將。原名俊德,河南永城人。1949年春任第127軍309師少將師長,12月25日在四川巴中叛變投共,1951年3月7日在河南開封被處決。
第卅三號:叛將甘清池(1900—1951),廣東信宜水口雙山村人。國民革命軍整編第六十九師副師長,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 1949年春任廣東省陽江縣縣長。1949年11月5日率縣保安隊、自衛隊在信宜叛變投共。1951年3月被捕,12月被處決。
第卅四號:共特李建平(1900–1951),字育之,號誠中,湖北應城人。1945年4月任軍事委員會少將高參,1947年10月退役,任湖北省國民義務勞動委員會主任委員,1948年秋接受中共指派,搜集國軍情報,1949年5月在武漢迎接共軍入城。1951年12月在湖北應城被處決。
第卅五號: 叛將李鴻燾(1894–1959),1947年3月兼任川康剿匪總指揮部副總指揮,8月改任四川省第9區(萬縣)行政督察專員兼少將保安司令,1948年4月兼任川湘鄂邊區副指揮官,1949年1月兼任川東保安司令,12月5日在四川萬縣參加叛變投共。後任共偽四川省川東人民行署民政廳長,肅反中被抓,1959年12月31日在獄中去世。
第卅六號:叛將陳俊三(1892–1952),別號廷傑,江蘇雎寧人。1949年任川滇黔邊區綏靖司令部少將參議。後叛變投共。1952年在鎮反中被處決。
第卅七號:叛將黃天玄(1896–1951),字人極,湖北薪春人。1947年任湖北省幹部訓練團副教育長,1949年任暫編第8軍少將高參,同年12月27日在四川新都叛變投共。1951年12月1日被處決。
第卅八號:叛將蕭步鵬(1906–1951)少將。字萬里,湖南郴縣人。1949年冬兼任中央軍校游擊幹部訓練班班附,12月任川西北反共救國軍副總指揮兼參謀長和第3路司令,12月底在成都叛變投共。 1951年在湖南郴縣被處決。
第卅九號:叛將曹勖(1901–1951)中將。原名維彬,字勉青,湖北京山人。11月復任湖北省第3區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1947年11月辭職,1949年9月任湖北綏靖總司令部中將副總司令,10月任第3兵團副司令官,不久離職到重慶,12月任西南第1路游擊總指揮部中將高參,12月26日在成都通電嘩變。後任共軍第2高級步兵學校教員。1951年在湖北京山被處決
第四十號:叛將曹玉珩(1906–1952)少將。原名玉朗,又名森,別號潤軒,河南唐河人。1946年任整編第26師169旅旅長,1947年任整編第26師副師長,1948年任豫西師管區司令,同年6月在豫東戰役中於河南開封叛變投共。後返鄉居住,1952年死於鎮反。
第四十一號:叛將崔世昌(1900–1953)中將。又名禹言,號宇光,河北高陽人。1946年1月任河北省第6區(涿縣)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1948年任東北剿匪總部辦公廳主任,旋任國防部中將部員,1949年任甘肅省保安司令部副司令,後任第7兵團副參謀長,1949年12月25日在四川德陽參加兵變。1953年12月7日在河北涿縣被處決。
第四十二號:叛將鄂友三(1910–1051)少將。綏遠薩拉齊人。1945年兼任綏遠省第1區(歸綏)行政督察專員,1948年任華北地區剿匪總部騎兵第12旅少將旅長,1949年9月在綏遠參加兵變。後任共軍騎兵第4師師長,1951年11月被捕,不久被處決。
第四十三號:叛將曾憲成(1911—1952),原籍四川成都,1911年生於湖北鍾祥。1946年任湖北省保安第一旅旅長,1948年任湖北省保安司令部副司令。1949年初任第三兵團暫編第八軍少將副軍長。同年12月27日在四川新都率部叛變投共,後入共軍西南軍區軍政學校學習。1952年自願回鄉定居,同年10月在鎮反中處決。
第四十四號:叛將曾繼遠(?–1950),號煜藜,四川華陽人。1949年任四川省第12區行政督察專員兼少將保安司令,同年12月在四川安縣率部投共,1950年被處決。
第四十五號:叛將彭曠高(1902–1951),又名光霽、運鴻,湖北天門人。1945年8月任湖北省第3區行政督察專員兼中將保安司令,1947年調任湖北省第6區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並兼任湖北省第3、5、6區聯防指揮官,1948年任中央訓練團辦公廳中將主任,1949年2月任湖北省政府委員兼民政廳長,10月任第3兵團副司令官,12月26日在四川金堂參加兵變。後任共軍西南軍區高參。1951年9月在湖北天門以反革命罪被處決
第四十六號:叛將彭林生(1897–1951)少將。別號雲山,湖南祁東人,生於1897年11月4日。1944年任第62軍少將高參,同年任祁東抗日自衛總指揮部副總指揮,抗戰勝利後退役回鄉,1949年6月與中共取得聯繫,任共軍湖南遊擊第1縱隊副司令員兼1支隊司令員。後任共軍零陵軍分區高參。1951年8月23日被處決。
第四十七號:叛將謝崇階(1904–1951),號升安,四川雷波人。1945年任榮威師管區司令,後任四川省軍管區參謀長,1949年12月初任川西師管區中將司令,12月底在四川樂山叛變投共。後任四川省雷波縣各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雷波縣各族各界「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51年9月10日在四川樂山被處決。
第四十八號:叛將魯堅(1910–1951),湖北枝江人。1949年任湖北省第6區(宜昌)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同年秋兼任湖北綏靖總司令部五、長、峰指揮所少將指揮官,12月4日在湖北恩施叛變投共。後任湖北省恩施「人民行署」參事兼貿易公司經理,1951年8月被處決。
第四十九號:叛將褚懷裡(1897–1951),字燮亞,河南南召人。1947年任暫編第1軍1師少將師長,1948年10月任第13綏靖區16縱隊司令,1949年春任湘鄂川邊區綏靖公署少將高參,8月任第19兵團少將高參兼河南省軍政幹部訓練班副主任,12月26日在四川巴中參加兵變。1951年3月在河南南陽被處決。
第五十號:叛將譚呈祥(1906–1951),回族,青海化隆人。1946年任整編第82師100旅少將旅長,1948年9月任第82軍100師師長,1949年9月8日在青海西寧投共,11月參與組織反兵變,1950年被迫再次投共,1951年5月25日在西寧被處決。
第五十一號:叛將蔡洪範(1901–1951),字敬賢,河南虞城人。1945年6月任國防部部員,1948年9月任第4綏靖區第5旅少將旅長兼虞城縣縣長,1949年6月在河南靈寶叛變投共。後任西安市「人民政府」第2工作組工作人員。1951年在虞城被處決。
第五十二號:叛將裴元俊(1914–1951),號侯生,四川成都人。1949年2月任第47軍125師少將師長,12月21日在四川什邡參加兵變。1951年在鎮反中被處決。
第五十三號:叛將潘壯飛(1898–1950),又名少武,湖南黔陽人。1946年任中訓團第7軍官總隊第5大隊大隊長,1948年當選制憲國民大會代表,1949年5月任長沙綏靖公署清剿第3縱隊副司令兼芝江警備司令部少將副司令,10月14日在湖南新晃叛變投共。1950年被處決。
第五十四號:叛將潘峰名(1899–1950)別字目屏,1899年生,江西樂安人。1946年退役,1948年出任江西省保安司令部少將高參,1949年參加叛變投共。1950年在鎮反中被處決。
第五十五號:叛將唐憲堯,別號再興,1899年生,四川梁山人。第三十集團軍總部少將高參。1949年12月在四川渠縣發動兵變。1951年冬在鎮反中被處決。
什麼是錯殺,八十年代都平反了?你當他們都是孫悟空呢,腦袋砍下來還能再長出來!況且,中共有什麼錯,有什麼「反」需要「平」?那是完成殺人指標,大家聽聽,戰後和平時期大規模殺戮敵方沒有任何反抗的俘虜,還要訂出殺人指標,古今中外前所未有,不是根據花名冊酌情選定,而是教主(共黨黨魁)信口開河,假如教主頭腦熱度再高些,指標再大些,恐怕連國管區的老百姓也要殺一些了。
誠然中共對待國民黨前軍政人員有不同的方法,大體如下,一、對待如程潛、傅作義、陳明仁等、盧漢等所謂「深明大義的投誠人員」,待為座上賓,以便對內繼續統戰,對外做有益宣傳;二、對待如廖耀湘、范漢傑、杜聿明、黃維、宋希濂等,雖然是「罪大惡極的首要戰犯」,但由於他們職位高,影響大,就不能殺,而對他們「進行勞動改造」,以表明共軍「優待俘虜」 ;三、對於少將以下的或影響力相對小些的,無論是「頑固不化」的,還是主動「投誠的」,一律槍斃,哪怕是下士也不放過,報「十年內戰」的一箭之仇。

若說那些叛將誤入歧途,情有可原,因為那時中共尚未建政,說的比唱的好聽,上當受騙。可如今台灣的那些匪諜們仍然不知中共是什麼貨色,就自欺欺人了。為熄滅中華民國這座民主的燈塔,可謂處心積慮,恩威並用,故伎重演,利用統獨之爭達到分化瓦解台灣民眾,進而利用匪諜欺騙台灣民眾接受一國兩制,而不是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最後招安台灣,望匪諜們及早醒悟。

來源:
https://pincong.rocks/article/5039
vn51 wrote:
為什麼投共的人下場都...(恕刪)


說不會聽的啦! 為了打倒民進黨 可以無下限的!

反正大部份人正常就好!
土炮商人要續命
當然靠賣國

臺積電,聯電只是跟對方做生意
萬一不能做就算了,人家還有很多客戶

臺灣很可悲
被一票土炮地頭蛇給玩弄,土炮還有媒體愚弄臺灣人

之前還霸占許多島內國防論談
蠻好笑的
根本沒什麼下功夫研究,去霸占做啥

就像空戰
這邊幾乎沒人去模擬空戰過,還可以長篇大論
更甚,是需要戰旗的模擬,才能檢討大型集體性空戰
對岸求務實,你就愛嘴炮

-------------------------------
這些沒啥學曆土包老闆,知道
臺灣有崩潰點嗎

當敵國越來越強
人民抵抗意志會越來越弱
而這會造成盟國對你的信任度(耽誤你的軍購)
然後進入負面循環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