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鏡烏克蘭!台灣與美軍工企業簽約「目標年產18萬架作戰無人機」這項合作由台灣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主導,計畫引進Auterion於烏克蘭戰場中經實戰驗證的無人機作業系統與集群軟體,並在2028年前達成年產18萬架軍用無人機的目標。此次合作不僅涵蓋無人機軟體的導入,也計畫在未來數年內與台灣製造商合作,建立本土化的無人機零組件供應鏈。台灣方面表示,未來兩年內將致力於完成所有無人機核心零件的在地生產,降低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
烏克蘭+俄羅斯,雙方無人機零部件全部由中國提供,他們只是買回去自己拼湊組裝。雙方年產量合計破100萬架,代表中國供應量破100萬架。烏克蘭士兵之前被訪談說,美國無人機操作介面良好,但是航程和載重嚴重虛標,加掛炸彈就飛不起來/飛不遠。(不加掛炸彈,爆炸威力非常弱)網路上根本找不到任一款美製無人機在烏克蘭打爆裝甲車/坦克的任何視頻,只有極稀少的打中單兵視頻。中國產的無人機便宜+性能高,烏克蘭狂買,美國無人機烏克蘭拒買。戰爭時,極度大量+便宜+性能堪用就好的裝備才是致勝關鍵。之前台灣買3千架美國無人機的錢,俄羅斯可以買20萬架fpv 。戰場上台灣會被立刻壓倒崩潰。
年产18万……平时OK,战时不够用。何况面对很可能没多少空间和时间来缓冲的战争形态,存量很重要。贵岸唯一假想敌光是一个深圳市的多轴无人机年产能就是四百多万(还没统计辗转出口到国外用户比如俄乌双方用于组装的零组件数量)。而全国的中大型非多轴构型无人机则根本没有详细统计数据。俄罗斯媒体最近的报道是中国无人机月产量50万,认为战时可以扩充到70万……他们大概没注意到中国的汽车月产量是300万台……战时扩充的产能不在和平时期的基础上加至少一个0都是开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