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除了山寨和仿製,還有真正的自主研究嗎?

lightwave88 wrote:
有人登月在很久很久以...(恕刪)


說的真好,德國人卡爾本次在100多年前就已經造出了汽車,所以台灣造出納智捷根本就沒什麼值得欣喜的,因為二者都是一個技術水準的東西,是這樣嗎?

美國登月時別的不說,電子元件還基本都是電子管技術,所以現在對岸的機器人登月也都是電子管技術?中共說要在未來在月球上建立一個長期有人的基地,所以他們根本就不用發射探測器,不用搞有人登月,直接在上面建立基地?

所以按照上述論點,如果一個小孩子要證明自己足夠強,不上國小國中,直接進入大學甚至直接讀博士就可以了,因為之前的東西別人都做過了。是這樣嗎?

lightwave88 wrote:
有人登月在很久很久以...(恕刪)


你看看當時美國崛起時英美之間的智慧產權問題吧,真想跳過這一枷鎖發展出來的國家都不會在乎這個所謂的智慧產權,只有他們自身很強時才會認同這個智慧產權,因為這是防止對手追上自己的很好的一個藉口。
几个月前

在大陆军事网站看到一篇文章
谈到船上近迫武器(方阵快炮)的开发改良
初期仿造的打了两百多发炮弹后
就无法发射,卡弹
原因一直查不出来
大家一筹莫展
有一位专业工程人员
一直追查
大概找了一千多项资料
以及实地测试
电脑模拟
最后才攻关成功
克服问题所在
以后问题解决了
国产化的近迫武器就有足够的可靠性

模仿 山寨说来简单
实务上要做的出来
要有足够的可靠性 好的性能 合宜的成本
尤其是军事装备
关系到国家存亡 国力强弱
有能力搞出现代化的军队
不管用什么手段
都是值得肯定的

中國花"幾千億RMB"發展戰機引擎工業..

山寨的來為何要花這麼多錢???
因為是實驗科學!!!

搞技術的
技術指標列出來
攻關項目展開
然後就是

錢錢錢
人人人
時間/時間/時間

人家的技術指標也在更新
Roadmap也一直在變~

Intel 的roadmap大家都知道
就是沒有一家公司趕的上
Intel睡覺等你超越???

用物理來說
你速度的比人慢
又落後很多
要怎麼追的上???
當然是要跑的比他快
要用加速度
加速度比他多
假以時日
而且還要一直比他多
才可能超越~

落後者
要趕上
唯一方法就是要比他更速度加速度比他多
才趕的上

沒有比美國投資大
趕的過美國???

51區,橡樹嶺,&^%$^&機構
都在睡覺嗎???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什麼是實驗科學???
我已說過了
賣給你
給你拆
給你仿
都沒用

不然中國要花幾千億來建立戰機引擎工業???
逆向工程
接觸式非接觸式
接觸式最貴的三次元
Leize CMM 的gauge級
也不用三千萬台幣
成份化驗
隨便材料系的教授都會
要得其形
真的不難
但要得其髓.....

有前例可尋???
公開的資料就不會有太多機密

除非用間諜,用美人計
偷到內部資料
才會知道~

用間諜
也不是只有中國會

美國的SR-71
目的是為了偷窺蘇聯的核爆秘密
但特殊鈦合金
蘇聯最多
美國沒有
那時美國的特工還是想辦法從蘇聯弄來足夠的鈦合金...
當時蘇聯夠封閉吧
還不是弄的到...

中國想用最少代價來拉近與美國的差距
也只有特工啦~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sking17 wrote:
几个月前在大陆军事网...
谈到船上近迫武器(方阵快炮)的开发改良
初期仿造的打了两百多发炮弹后
就无法发射,卡弹
原因一直查不出来
大家一筹莫展
有一位专业工程人员
一直追查
大概找了一千多项资料
以及实地测试
电脑模拟
最后才攻关成功
克服问题所在
以后问题解决了
国产化的近迫武器就有足够的可靠性
(恕刪)


技術發展本來就是這樣的
抄就可以?
當然還要努力~

電腦模擬
從外形看的出來嗎?
山寨可不會知道其參數設計之典故

研發部門天天都會遇到問題
重點是如何解?
對手的產品不會寫明這些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rogerkuo2001.tw wrote:
你只有在作文搞技術的...(恕刪)


你說拿出量化數據,我不是武器研製專家,怎麼可能會有相關數據?我只能說我看到了很大的變化,這足以說明問題。

rogerkuo2001.tw wrote:
技術發展本來就是這樣...(恕刪)



你說的這些都對,但是現在就是中共已經從過去的沒有,發展到10年前研製出7管方陣快炮(射速4500發/min),然後又發展出11管方陣快炮(射速10000發/min),列裝于航母,驅逐艦,巡防艦上。這本身就已經說明你所說的問題已經解決了。
那綜合各位大大的說法大陸軍事工業已有一定水平
就是卡在特殊金屬的煉製和經驗的不足嗎?

那其在武備中最重要的電戰系統還是師承俄系嗎?
因為看老俄對此還蠻敏感的

rogerkuo2001.tw wrote:
"只"看到很大變化就...(恕刪)

那也是有進步才有變化,您要求太高了。
在某些方面來說追趕進度的一方的確可以少走一些探索的過程,但是在科學發展的角度來說探索發展的過程才是最重要的,有多少技術是攻關時走到誤區才產生的?奈米物質合成技術?合金技術?少了這些錯誤的過程看起來是佔便宜了,實際上發展起來的東西只有高度而沒有廣度只是空中樓閣而已,中國回過頭來發展基礎也算是亡羊補牢。
要妨礙對手復刻自己的技術也不是只有工程機具封鎖或是提高保密能力而已,在不影響或是影響可接受的程度上增加設計誤區也是很常見的,拷貝技術在理論沒有基礎的情況下又要投入大量金錢人力時間去重新建立理論模型,否則根本無法投入應用,這樣真有佔便宜?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