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ross_sato wrote:
我們比韓國早發展軍...(恕刪)


基本上 台灣的"自製戰車" 也不過是美國技術 甚至主要組件支援的產物..
CM11戰車就是如此..

台灣論家底 真的差南韓很多...

整體經濟潛力與發展固然是主因 但也要考量整個產業型態..
就如同新加坡是當年四小龍裡發展最快的..
那也不表示他們有能力或必須養個軍工體系..

以色列只有一個 就算想學 也不是台灣說學就學的...
至少論先進軍事技術 台灣差他們 不是單單一個檔次而已.,..
想學他們 先有全民共識再說吧 那不是一張嘴說說就好...
其他不說 我們先恢復兩年甚至三年兵役吧..... 最好包括女性在內...

照我的看法 如果台灣決心向以色列看齊 完全不仰賴他國獨力對抗中國...
那以台灣海峽天險 可以大幅限制中國優勢兵力運用...
加上焦土式對抗 中國根本不可能奪取控制一個2300萬國家...
但如果台灣只計畫打有限度的仗 那麼傳統式的軍事對抗狀況 幾仗就決定勝負..
那麼 台灣就非得自行培養與中國相去不遠的軍事力量 這是很難辦到的投資...

回到現實 現在台灣最大問題是: 面臨強大的臨戰壓力..
除非不得已 像潛艦這種沒法到現貨的狀況 否則 沒太多時間讓台灣玩大量自主軍工業..
尤其是主戰武器.... 能夠越可靠 越快上戰場 就是越有利...
雖說中國短期內向台灣動手的機率極低 但台灣面臨的是國家生存保衛戰
不能排除其挺而走險 伺機出手... 另外..
還得跟老美"交待"防衛決心 不可能搞一堆無把握的計畫 等著不知何年才有的自有技術突破..
stvn wrote:
要是十年前,还会觉得这款坦克很厉害,毕竟那时候真实的作战视频很难看到。

直到最近两年,在伊拉克和叙利亚,你还会这么觉得吗?...(恕刪)


不否認現在戰車不被人重視的原因就是反坦克飛彈威力過於精準以及強大,但台海兩棲登陸戰時,我想解放軍應該沒時間架這東西。

陳小春2525 wrote:
不否認現在戰車不被..不否認現在戰車不被人重視的原因就是反坦克飛彈威力過於精準以及強大,但台海兩棲登陸戰時,我想解放軍應該沒時間架這東西。.(恕刪)


對於登陸或是空降下來的輕裝部隊來說, 這些戰車形同是最可怕的活動碉堡, 對守軍來說絕對是很有力的武器,

一定有人會拿出反戰車飛彈來說嘴, 但是總不能以為戰車不會跟著步兵進行步戰協同作戰吧 ?? 如果再加上空中的 AH-64 直升機快速支援的話, 其實守軍的上中下三路都顧到了.......




生命會自尋出路,科技也會、敗家也會....

YC_Jiang wrote:
基本上 台灣的"...(恕刪)


十幾年前 台灣家底 卻時差距南韓很多. 基本的工業用電機元件系統 不是日系 就是台系.
那時韓國人要造艦 我們還在等如何分杯羹. 整個 南韓電機工控市場台灣總佔有率最高.

最近幾則消息依序由不同派系媒體刊出 :


中科願意承製M60改
然後陸軍有意購買M1A1
捷羚機場防衛
雲豹二測試
復仇者營區防衛與中科雷達整合
國軍尋求空射地獄火改陸設以符合 灘岸殲敵

波音推出的防空史崔克車,可以安裝響尾蛇飛彈(左)和反坦克的地獄火飛彈(右)
陸軍採購M1A2 建案
陸軍尋求 史崔克車 龍騎兵
陸軍尋求替換復仇者

裡面陸軍與中科的 角力. 中科院一撤守, 損失是非同小可.

捷羚, 陸劍二, 蜂眼雷達系統整合, 雲豹二 砲塔系統, M60砲塔系統.

剛好龍騎兵還是用史崔克 舊型無V底盤, 趕了 一批去歐洲應付烏克蘭, 現在就........

十多年後, 台灣家底 差距南韓很多.



stvn wrote:
要是十年前,还会觉...(恕刪)


看單方面的影片不准 有沒有聽過交換率

macross_sato wrote:
十幾年前 台灣家底...(恕刪)


其實客觀環境條件就是此一時 彼一時..

90年代是台灣相對國力最強的時候.. 比起南韓更不消說...
那時舉國購買 換裝多少武器?
那時航發中心-漢翔-中科院這樣下來 培養多少台灣軍事研發能量?

但是2000年以後 台灣整體經濟就開始走向衰退...
雖然還是有一定實力 但比起現在國民所得已經超過3萬美金南韓來說..
那還真是落後太多了...

南韓本來綜合國力就在台灣之上 加上不計代價的發展 台灣早就不可能追上其發展..
不用再想了...

全世界沒幾個國家能自行建立軍工體系 台灣現在更不可能做到...
現在台灣的狀況是 有能用的 能上場的 先買再說 二手甚至稍舊都沒關係...
國軍不可能大量採用自製主戰兵器 就算我們真的花大錢搞出來也沒用...
就像IDF 老美要賣F-16 我們馬上把訂單幾乎對半砍.... 這還是台灣全盛時期.. 今天?
試問這樣養得起8,90年代那種研發能量嗎? 絕不可能....

我知道放棄自身優勢很可惜 不過很遺憾 形勢比人強..
台灣今天面對的狀況 非常嚴竣 中國直接以十倍國力重壓台灣...
整個軍事體系 包括研發能量...
沒有讓我們重新打理 甚至打掉重作可能...

我們沒錢搞一堆XX中心 XX武裝 實際上 我們能做的就是應急處理..
使劣勢不致於快速擴大 或能做出某種程度反制 就不錯了...
簡單講: 買得到的 能稱手立馬使用的 都是優先考慮

舉例來講 老美若現在決定賣台灣F-35 相信台灣至少會把三代機研發能量..
直接砍掉一半甚至更多... 很明顯的 60架戰機就得花上3~5000億
台灣的家底還有多少能玩的...



Frey wrote:
對於登陸或是空降下來的輕裝部隊來說, 這些戰車形同是最可怕的活動碉堡, 對守軍來說絕對是很有力的武器,

一定有人會拿出反戰車飛彈來說嘴, 但是總不能以為戰車不會跟著步兵進行步戰協同作戰吧 ?? 如果再加上空中的 AH-64 直升機快速支援的話, 其實守軍的上中下三路都顧到了.......

+1

現在買 M1A2 也只有 100輛,這種數量怎麼自製呢?

就算幾年後虎勇、M60都淘汰了

估計 M1A2 大概也只有 500輛,自製還是比購買貴多了

而且自製主坦克還很難隨著美軍升級,想升級不是搞到累死人,就是求美國人,肯定花更多錢

更何況還有飛彈、飛機、潛艇、、、要研發

台灣哪有這麼多工程師?
是的.
過去只有老美在瓜分工作, 現在加上南朝鮮, 印度, 俄羅斯.
台灣哪還需要工程師?

連三軍通用飛彈都要被打破了, 看來老一輩的努力就毀在這一代.
阿斯特怒伯爵ρσπ wrote:
幾輛坦克能改變得了什...(恕刪)

共軍的訴求是速戰速決,以免拖到最後看戲的美軍及友好第三國手癢下場一起玩樂,所以以共軍人命不值錢的特性在第一波飛彈火炮打完以後,極有可能就直接堆屍推人上岸,走星海蟲族的狗海流,這時候人類的MBT和重炮就很有用,看看艾布蘭在中東戰場和其他同期他國產品比較起來的表現和人員存活率,其他兵種看到自己人有這種超坦怪獸心裡層面也會比較踏實。
況且現在買108輛不代表”只“買108輛,當初老巴頓也是前期買個百來輛覺得好用在陸續買到400多輛
是說在2018年的現在,共軍要徹底消滅台灣的海空軍,以及陸基的防禦部隊幾乎是不可能的事,除非動用核武。
有新戰車是好事,何況是主力戰車,增加軍力是要避免戰爭,拳頭大別人就不敢亂來,打架總要算一下勝算,希望早點看到漆上國徽的新戰車,保護我們的財產生命安全~最後祝~中華民國~國運昌盛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